老人坚持锻炼保持健康 老人运动时的八种禁忌

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 , 对老人来说 , 锻炼是保持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 , 哪些运动对身体好呢?老人希望自己健康 , 普遍都会去运动 , 因为只有运动才会让全身的血液更加快速的流淌 。但是老年人的体质已经不能跟年轻时候比较了 , 所以有些运动并不适合老人做的 , 在平时的运动过程中要注意 。那么 , 老人运动时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吗?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1、戒负重练习
由于老年人的肌肉有所萎缩 , 肌肉力量明显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 , 协调能力差 , 对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 , 因此老年人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 , 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 。
2、戒屏气使劲
平时我们的胸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 , 称胸腔负压 , 这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 。而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 , 使血液回心不畅 , 心输出量减少 , 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 , 故易发生头晕、目眩 , 严重者可发生昏厥 。
而屏气完毕时 , 血液骤然大量回心 , 会使心输出量骤增 , 血压上升 , 脑的血供也猛然增加 , 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因此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自然 , 切忌屏气使劲 。
3、戒激烈竞赛
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竞赛对老年人不适宜 , 一方面 , 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 , 体力运动减慢 , 协调反应能力差 , 易发生运动损伤;另一方面 , 激烈的竞赛易使情绪过分激动 , 诱发意外 。


4、戒急于求成
活动量过大或增加过快往往是老年人发生意外损伤的原因之一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 , 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 , 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 。30岁以上的人 , 年龄每增长10岁 , 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 。
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 , 对一定的运动负荷适应后再慢慢增加活动量 , 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过大 。
5、戒头部位置变换
如前俯后仰、侧倒旁弯、各种翻滚、头低脚高、脚朝上的倒立等 , 都是属于头部移动的动作 。这些动作会使血液向头部流动 , 老年人血管壁变硬 , 弹力又差 , 一旦经受不住发生血管破裂 , 就会造成脑溢血 , 重者危及生命 。
6、忌患病时运动
中老年人生病或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不要运动 , 过多的运动会使病情恶化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发烧、咽喉痛、咳嗽、咳痰、排尿疼痛、肌肉和关节疼痛 , 请暂停运动数天 。运动时发生心绞痛或心律不齐 , 胸痛或胸闷 , 手臂、脖子或下颌疼痛 , 头晕或眩晕 , 心悸 , 恶心 , 视力模糊 , 气促 , 软弱无力应立即停止运动 。任何原因引起的体温升高 , 心、肺、肝、肾、胃等内脏疾病的急性阶段 , 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结核咯血及消化道出血等) , 急性软组织损伤或骨折未愈合等的病人绝对不能进行运动锻炼 。


7、冬季晨练不宜早
严寒的冬季 , 一般来说 , 太阳出来半个小时后 , 寒冷才开始缓解 。科学研究证实 , 冬季清晨地面空气中氧的含量是全天最低的时候 。太阳出来后 , 随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吸碳吐氧 , 地面上空气的含氧量方得以逐步增加 , 才有利于人们的呼吸 。清晨地面上的空气污染也最重 , 如工业排放出来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 , 还有人和动物排放的二氧化碳等 。上述有毒有害气体 , 因受夜间温度的下降而沉降于地的表面 , 只有待太阳出来 , 地表温度升高后 , 才得以升向高空散去 。老年人抗寒、抗毒害能力日益下降 , 冬季晨练“必待日光” , 赶迟不赶早 。早晨起床后 , 先喝杯白开水 , 同时 , 吃点如面包、豆浆、牛奶、饼干之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 避免空腹锻炼 。然后在室内走动走动 , 活动一下关节、肌肉 , 为晨练做准备 , 待太阳升起半小时后再外出晨练 。动则生阳 , 静则生阴 。冬季里运动宜迟不宜早 , 但最忌拥被长卧 。应常在阳光下练功 , 如太极拳、五禽戏等 。
下午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锻炼 , 不仅可以增强体质 , 而且可使身心得到调整 。下午进行运动锻炼时 , 运动强度可大一些 , 老年人可打门球、跑步等 。对心血管病人来说 , 下午运动最安全 。医学研究表明 ,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心肌劳损的发生率均在上午6~12时最高 , 所以 , 为了避免这一“危险”时辰 , 运动医学工作者认为 , 心血管病人的适宜锻炼时间应在下午 。
8、运动忌憋气
老年人心肺功能减退 , 憋气用力时 , 会因肺泡破裂而发生气胸 。憋气也会加重心脏负担 , 引起胸闷、心悸 。憋气时因胸腔的压力增高 , 回心血量减少引起脑供血不足 , 易发生头晕目眩甚至昏厥 。憋气之后 , 回心血量骤然增加 , 血压升高 , 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因此像举重、拔河、硬气功、引体向上等这些须憋气的运动项目 , 老年人不宜进行 。
老年人保健适当的运动是有好处的 , 但是老年人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以上几点 , 毕竟自己的身体已经没有年轻人那么强壮了 。


老人养生运动原则
运动养生的方法有很多 , 我国传统的健身术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 , 现代普遍应用的散步、慢跑、游泳、舞蹈等运动都可以达到养生健体的作用 。但是不论应用哪一种运动方法来养生都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
1、循序渐进 , 量力而行
运动养生是通过锻炼来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 。锻炼时一定掌握好运动量的大小 , 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 太大则超过了机体的耐受限度 , 又会使身体因过度疲劳而受损 。因此 , 运动养生强调循序渐进 , 量力而行 。那么如何掌握合适的运动强度呢?目前 , 一般是根据运动后即测脉搏来判断的 , 它的计算公式是:
170-年龄=合适的运动心率
例如 , 一个40岁的人 , 运动后他的脉搏如果是130次左右 , 表明运动量合适 , 若明显超过130次说明运动量过大 , 反之则运动量不足 。
2、持之以恒 , 坚持不懈
锻炼身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 要注意经常坚持不能间断 。名医华佗那句“流水不腐 , 户枢不蠹”一方面指出了“动则不衰”的道理 , 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经常、不间断锻炼的重要性 。因此 , 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进行适当的运动 , 才能收到养生健身的功效 。
3、有张有弛 , 劳逸适度
【老人坚持锻炼保持健康 老人运动时的八种禁忌】 运动养生 , 并非指要持久不停地运动 , 而要有张有弛、有劳有逸 , 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紧张有力的运动 , 要与放松、调息等休息运动相交替;长时间运动 , 一定要注意适当地休息 , 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 , 导致精神疲惫 , 甚至影响养生健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