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存储芯片行业还有超车的可能吗?

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

其他网友观点

在芯片产业里,我国最有可能超车的就是存储芯片 。

整个半导体产业可以分成几大块 。首先是逻辑芯片,像英特尔,英伟达,arm这样的企业 。逻辑芯片不仅是造出更快的处理器就行,而是需要上下游的配合,包括标准制定,软件企业支持等,在目前标准和操作系统生态都掌握在美国的大背景下,我国逻辑芯片短期内想超车非常困难 。

然后是以台积电为代表的半导体代工 。这方面主要是制程工艺和投资的竞争 。由于美国阻挠,我国中芯国际订购的EUV光刻机始终无法到货 。没有最先进的光刻机,先进工艺无从谈起,而我国自己的光刻机技术差距太大 。关键设备的缺失如果一直持续,这方面超车也很困难 。

另外还有传感器,功率半导体等小领域,这些市场小,无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意义比较有限 。

最后是存储芯片,包括dram和nand,是一个产值近2000亿美元的大产业,有三星,镁光,海力士等企业 。这是我国最可能超车的领域,而且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我国存储企业最近都传出了技术方面的好消息 。存储芯片在企业技术达到要求之后,竞争无非是更大的投资,更低的成本 。主要对手三星这样的财团虽然实力强大,但毕竟韩国整体国力不如中国,而且未来韩国还面临迅速的劳动力老龄化问题 。如果我国能长期坚持投入,完全能在未来击败三星等成为赢家 。

芯片产业能否突破是中国产业链升级的关键,而存储芯片是最好的突破口 。目前应该集中人力物力重点投入半导体存储器行业,用十年以上时间坚持投入实现超车和产业链突破 。

其他网友观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制造了全球超过七成的手机,其他PC、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也有很大比例在中国生产,因此中国对芯片的需求极大,据悉中国采购的芯片占全球芯片市场的份额超过五成,采购的芯片金额甚至超过石油 。

存储芯片正中国进口的主要芯片之一,估计中国采购的存储芯片占全球存储芯片的比例超过五分之一 。然而在2019年以前,中国几乎没有生产存储芯片,全球的存储芯片主要由韩国、日本、美国生产,中国对全球存储芯片的依赖性非常高 。

为改变这一局面,中国努力推进存储芯片的研发和生产,2018年长江存储生产出第一代NAND flash存储芯片,2019年合肥长鑫生产出DDR内存芯片,中国终于在存储芯片行业迈出了第一步 。

长江存储虽然在2018年开始投产NAND flash存储芯片,然而其时它生产的NAND flash存储芯片仅是32层,而当时全球主流的NAND flash存储芯片技术为64层,长江存储也认识到自己在技术上的落后,因此32层NAND flash存储芯片并没有大规模生产,而仅为锤炼生产技术,并提升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 。

2019年长江存储研发出64层NAND flash存储芯片,追上了全球NAND flash存储芯片的主流技术水平,它开始大规模投产NAND flash存储芯片 。此时中国才真正实现了部分NAND flash存储芯片的自给,不过其时由于长江存储才开始规模化生产,国内市场的NAND flash存储芯片还是主要由国外供应 。

目前长江存储研发出128层NAND flash,预计该项技术的NAND flash存储芯片将很快投入量产,而目前海外存储芯片也正在推进128层NAND flash存储芯片的量产,这意味着中国的NAND flash存储芯片在技术上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

推动长江存储快速提升NAND flash存储芯片技术离不开国内企业的支持,其中就包括华为 。2019年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美国存储芯片企业美光与华为的合作受阻,华为迅速与长江存储合作研发NAND flash存储芯片,早在数年前华为就已研发SSD控制芯片,在存储芯片技术上有一定积累,而且它是全球第二大手机企业、前五大服务器厂商,对NAND flash存储芯片有很大的需求,华为的支持也加快了长江存储研发更先进的NAND flash存储芯片技术的脚步 。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依靠来料加工的方式发展经济,直到2007年之前加工贸易占中国贸易的比例还超过五成,自那之后加工贸易占中国贸易的比例逐渐下降至近年的三成左右,机电、通信等高技术产品占中国出口的比例逐渐提升,凸显出中国制造正逐渐往高端制造业爬升 。

【中国在存储芯片行业还有超车的可能吗?】中国在NAND flash存储芯片技术上仅仅数年时间就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无疑是非常重大的技术进展,代表着中国制造在数十年的努力下终于形成高度完善的产业链,拥有了深厚的技术积累,厚积薄发,迅速突破,代表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再上层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