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娶媳妇有多简单?
六七十年代娶媳妇简单不简单 , 城市里我不太清楚 , 但农村我知道一些 。
六七十年代 , 正值文革时期 , 广大农村处在特定时期的大气候之中 。破四旧 , 立四新 , 婚事新办 , 是那时的潮流 。当年 , 农村普遍提倡晚婚晚育 。女青年们为了响应这一号召 , 一般都是先找好了婆家 , 但迟迟不过门 , 大都会等到二十六七才结婚 。不然 , 会被人视为落后分子 。
不仅如此 , 广大女青年们还积极打破旧风俗 , 树立新风尚 , 纷纷表示不要彩礼 , 婚事简办 。这种观念和行动 , 一时成为农村婚嫁的新时尚 。
下面我讲讲七十年代中期农村最简单的婚礼是什么样子的 。
七十年代 , 结婚是不能搞大操大办的 , 叫“节俭办婚事” 。男女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后 , 由双方家庭商量定好日子 。并做到“三不” , 即不下请贴 , 不请客 , 不办酒席 。双方家庭象征性地买点糖果和置办简单的生活用品等 。结婚那天 , 家里门上贴上喜联 , 内容全是适时的政治口号 , 如“夫妻双方同革命 , 一心一意搞生产”等等 。男方没有接亲队伍 , 也不布置婚礼现场 。那时候 , 唢呐班子早已没有了踪迹 , 就连个喇叭音响都没有 , 更不允许燃放鞭炮 。所以 , 村子里静悄悄的 , 像没事一样 。
一大早 , 新郎穿上新衣服 , 借辆自行车 , 亲自到丈母娘家 , 高高兴兴地把新娘接到家里来 。然后 , 再请位村干部(一般是妇女主任)主持一下革命性的婚礼 , 简单地讲讲话 , 向新人提提要求 , 就完事了 。第二天 , 新娘就出工劳动 。这觉悟 , 够高吧?
想想那个年代 , 儿女结婚既省钱 , 又省事 。看看现在 , 孩子结个婚 , 双方父母既累心、又损财 。办完一场婚事 , 足以让人脱层皮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六十年代五莲的光棍拿二十斤地瓜干就换胶南一个大姑娘 。胶南人为了活命 , 把姑娘嫁给五莲人 , 对方用二十斤地瓜干做聘礼 。我堂姐换了十几斤地瓜干 , 远嫁六七十里山村 。到现在六十年了再没见过面 , 如果还活着今年八十八岁了 。
其他网友观点

文章插图
听我老爸说 , 六十年代 , 他从农村老家自己跑到沈阳 , 进了一家大工厂工作 。稳当下来之后 , 就把我妈接来 。我妈把铺盖卷一夹 , 跟我爸铺盖卷一摞 , 俩人就结婚了 。第二天 , 邻居家挨个屋送点糖块 , 这个婚就结完了 。
我哥结婚也贼简单 , 我家十七平米房子 , 中间一扎 , 一铺床就是一个屋 , 脱鞋就上床 。一个挂钟 , 一个梳妆台 , 俩自行车放走廊 , 就结婚了 。那时 , 有点钱的人家 , 到附近饭店开几桌 , 也就几十块钱 。

文章插图
到了八十年代 , 稍微讲究点 。俺就那时娶得如今亲老婆 , 但也没咋破费 。她家陪送一辆大二八飞鸽自行车 , 我老爸把六百块钱“啪”往桌上一墩 , 对亲家说:“下礼拜就把俩孩子婚办了” , 霸气冲天 。
就我家那时的水平 , 搁现在 , 我和我哥都得打一辈子光棍 。要房子没房子 , 要车没车 , 我俩还都是工厂黑波溜湫的工人 。
如今 , 社会变化太快了 , 得亏那时我俩连滚带爬、鸡头酸脸地把老婆整到手 , 稍微往后腾一腾就毁了 。
【六七十年代,娶媳妇有多简单?】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是老婆重要还是父母重要?
- 六七十年代,国人看的“小人书”有哪些?为什么那时很受欢迎?
- 长寿的男人离不开六大健康原则
- 坐飞机的六大注意事项
-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春节怎么过的,你有印象吗?
- 家庭装修常识:厨房六个地方要把好安全关
- 史上最强禁烟条例六一来袭 你找到靠谱的戒烟方法了吗?
- 小孩六个月发烧了怎么办呢
- 夏季装修注意六点 既安全又保质量
- 想实现环保家居生活 最好坚持环保装修六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