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苹果发布会力的妥协与藏锋,新面孔在浮现?
王如晨/文
文章图片
凌晨举行的苹果2022年春季发布会 , 既有着眼短期业绩的妥协 , 也有丰富长尾效应的意图 , 更有觊觎更大蓝图的藏锋与野心 。
所谓妥协 。 当然更多指向iphone SE三代 。
有篇文章标题说 , “苹果进军五环外” 。 颇形象 。 苹果中国过往一季 , 首度购买其产品的用户大增 。 不过 , 此刻所谓下沉 , 有短期目标 。
一重原因在于 , 上半年尤其第一季通常不是旺销季 , 苹果重磅iphone通常都在秋季 。 每年这个周期 , 不是强化软件与服务就是强化手机外终端 。
而另一原因 , 则在于平衡供应链压力 。 苹果牛逼 , 且日益于终端内强化自身要素 , 但毕竟诸多种类的零部件都处于供给不稳定周期 , 非旺销季节 , 它需要更为稳健的产品策略与出货目标 。
iphone SE三代从设计感、硬件配置上说 , 除了自家A15、低端5G平衡配置 , 其他确实谈不上出色 。 但它要的就是这样 。
这也是此前2022Q1财报(非自然年)分析师电话会上库克强调的一点 。 要知道 , 乔布斯时代 , 他本人就主抓苹果全球供应链 。
前次 iphone12发布节奏上紊乱 , 后续一度被小米超越 。
iphone SE承担着下沉、平衡淡季出货的用心 。 你可能觉得 , 过往两季 , iphone出货强劲 , 已重新反超小米 , 此刻似乎用不着刻意拿iphone SE来强化吧 。
文章图片
这跟2016年首推iphone SE时的背景有点不一样 。 那个财年Q2 , 苹果业绩大幅下滑 , 形势紧迫 。 中国军团创造了一个高点 。
但你实在应该注意今日下沉的中长期意图 。 那就是长尾效应下的苹果服务业务 。
上季 , 这块营收已超过195亿美元 , 同比增24% , 为整体营收增幅的两倍以上 。 这块营收占比已近15.8% , 较3年前提升了6个百分点 。 而这块毛利率高达72.3% , 为整体综合毛利率的1.6倍 。
几年来 , 苹果品类并未增加多少 , 但SKU扩充显著 。 除了强化整体营收增长 , 其实更有利于壮大服务 , 尤其覆盖新增用户群 。 iphone SE这类所谓低端 , 虽非自家主力机型 , 但在一个外部环境变迁显著、存量与增量必须兼顾以平衡利润结构的周期 , 此刻再祭新一代 , 就有明显的意图了 。
仔细阅读过往4季苹果财报 , 它对终端SKU多样性、服务内容的多样(云、音乐、视频、广告和支付服务)、应用下载量、付费用户数的强调 , 远较过去密集 。
上季 , 它的付费用户增长两位数 , 每个地理大区都达到历史新高 。 其中平台服务付费订阅量已超过 7.85 亿人 , 过去一年新增1.65 亿 。 这种增量 , 比本地互联网企业用户增长更猛 。 而且 , 人家可是付费订阅数量 , 不是MAU 。
硬件、软件及服务的深度集成 , 它们互为犄角 , 一直是苹果商业模式的核心 , 也是它强大的综合竞争力的标志 。 每当外界嘲笑或者担忧它走下坡路时 , 通常只是看到一角 , 甚至一个产品 , 没有看到整体的演进 。
人们说 , 苹果产品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 其实 , 整个苹果也是技术、商业、复杂运营高度平衡的艺术 。
过去几年 , 外界老说它是“微创新” , 研发投入不多 。 就前者来说 , 有上述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复杂交织 。 它玩的确实是整体 。 小米早期称“铁人三项” , 其实更近复刻苹果 。 当然现在新铁人三项有所差异 。 这也是一种系统 。
凡是系统 , 不可能只就一端发力而不重视整体 。 而且就会打破平衡 , 产生巨大的熵增 。 所以 , 苹果产品的革新速度显得慢 。 不过 , 一旦进入新的变革期 , 由于它是独立的iOS生态 , 加上近年来日益强化的元器件、多元终端、内容及服务 , 当然也有隐秘的制造影响力 ,
只要整体完整 , 你想打破苹果于全球电子产业链中的利润结构 , 是相当困难的事 。
安卓阵营的玩家 , 崇尚的更多是局部的速度与效率 。 当然近年来 , 也都走向了差异化 。 有的强调纵深 , 有的延续类苹果模式 , 有的甚至进一步走向制造 。
但也不要忽视苹果更大的蓝图 。 凌晨的发布会里 , 有藏锋 , 有野心 。
我反而转向局部的所谓芯片了 。 很多人都注意到 , 系列新品都搭载了苹果自身的处理器 。
增加了个苍岭绿的iphone13不必说 。 5G版iPhone SE内置A15 , iPad Air装载M1,Mac Studio直接高大上的M1 MAX、M1 Ultra , Studio Display则是A13仿生芯片 。
文章图片
你可能觉得不过如此 。 毕竟基于ARM的苹果A系列早已自用多时 。
但要意识到 , WWDC 2020上 , 它正式强调过 , 2020 年底开始 , 将在平板、笔记本、台式机等品类逐步从英特尔处理器过渡到自家M系列 。 M1轰动一时 。
此前 , 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 mini和iMac阵容均已配备 。 而今Mac Studio涉入 , 且有系列升级 , 则标志着苹果全系列正加速抛别英特尔 。
表面看 , 这种动向很自然 。 正如库克凌晨说的 , 苹果注重软硬件、服务一体的体验 。 芯片战略有利于强化终端多样性背景下的一致性体验 。 这将直接撬动服务的长尾 。
还有 , 眼前的供应链波动周期 , 苹果强化独立的布局 , 更是有利于稳定供应链 。 它可以更为独立自主地决定新品上市周期 。 英特尔最近几年实在不给力 。 如果不是疫情给了它成熟工艺的产能机会 , 掩盖了一些业绩 , 承平周期可能会非常难堪 。
昨日英特尔股价倒未因此大跌 。 帕特.基辛格此前强调 , 将努力将苹果重新拉入自家处理器合作体系中 。 不过 , 这种表达充满机巧:你是有能力让苹果回头采用你的处理器 , 还是其他?恐怕是想接苹果处理器的代工订单吧?但这背后 , 你得先突破台积电、三星们的代工铁幕 。 尤其前者可是ARM阵营前沿工艺的制造重镇 。
但我真正想表达的 , 还是在最后 。
那就是 , 苹果的芯片战略乃至整个未来商业模式 , 恐怕也不止于今日硬件、软件、服务于一体的模式了 。 下一个周期 , 它可能走向兼容2B的端到端的全栈服务 。因为 , 苹果的芯片不是孤立的AP 。 而是全系列涉入 。 从基带、射频以及各种SOC化的组件、AI系列等 。 M1本就不是孤立的AP 。 前不久 , 苹果自行研发的5G基带、配套射频IC已完成设计 , 开始试产、送样,预计今年会与核心电信运营商进行场域测试,不排除2023年的iPhone15全面采用.
这还不够 。 你觉得 , 未来 , 它会不会进一步涉入基础设施层面?
我个人认为 , 这是概率极大的事 。
因为 , 5G、数字化、智能化时代 , 2C端的手机、平板、笔记本、台式机、多元电子等应用场景虽会进一步走向丰富 , 所谓智能物联网 。 但真正左右产业链演进的架构 , 不止在于端 , 还有云、网、边(边缘计算) , 更在于2B的服务 。
如果苹果只深耕2C品类及服务 , 它当然还是王者 。 但未来的数字化体验 , 可不是今天所谓硬件、软件、服务一体生成的体验了 。 仅仅局限于这个自足的结构 , 远远不够 。 因为 , 很多体验将受制于“云网”、“端边”的协同与融合 。
若没有哪怕其中一面的能力 , 只在端的部分布局5G , 很难有真正的效应 。
每一轮变迁 , 产业链的利润结构都会随着幕后基础设施的架构形成而变化 。
苹果不可能漠视这种挑战 。 它一定在等待机会 。
它当然不会冒进 , 立马抢进服务器、边缘计算等领域 。
一是缺乏很多能力 , 尤其是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 , 在服务器领域发出关键的声音 , 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
ARM多年来野心甚浓 。 10年前 , 创始人就喊出未来5年要抢得全球服务器市场20%以上的市占 。 显然已落空 。 但你必须正视它的存在与演进 。 此前 , 软银以及操作收购ARM已失意的英伟达 , 都在这一维度流露了意图 。
二是即便涉入 , 自身场景不够 , 缺乏摊薄巨额成本的能力 。
此外 , 贸然涉入 , 一定也会影响此刻的产业链与基础合作关系 。 要知道 , 截至目前 , 苹果的基础设施服务 , 更多依赖亚马逊与谷歌 。
但谁敢否定说 , 苹果未来不会在2B领域持续发声呢?
事实上 , 早在2011年 , 它就描述过云计算的一些目标 。 尽管截至目前 , 它的所谓云服务 , 更多就是基于内容、应用的在线存储 。
不过 , 你也要注意 , 最近几年 , 苹果研发投资侧重2B更重 。 2018年以来 , 它还不断挖角谷歌、微软的云计算人才 , 并大量招募同类 。 它的全球数据中心的布局日益完整 。
最近3年 , 有关苹果的云战略探讨与报道 , 持续不断 。
苹果未必会走向亚马逊、微软、谷歌、阿里云等云计算服务模式 , 但它一定会生成独立的路径 。
这凌晨的发布会 , 苹果正加速抛别英特尔 。 但绝非只有英特尔感到紧张 。 届时 , 那些与它合作紧密的、并无龃龉的诸多类别的巨头们 , 芯片公司啦、云计算巨头啦 , 可能要小心些 。
在我这里 , 它不是幻想 。 这一幕一定会到来 。 只是苹果的面孔未必那么突兀 。
多年来 , 总有人质疑苹果没有革命性产品 。 上季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 , 库克说 , 苹果的产品、方案只有在成熟或接近成熟时才会公布 。 有的公司不是这样 , 但多年来 , 这种机制带给苹果甚多 。
这是商业模式决定的风格 。 但也是一种长期以来的藏锋 。
当很多公司每推新品必提苹果或拿它PK时 , 它们可能觉得未来的苹果就是今天的样子 。 事实上 , 当你真正追上今天的苹果时 , 它可能已经跃迁到另一个高度 。
当然 , 回到这淡季 , 这眼前 , 妥协与藏锋的逻辑里 , 当然藏着压力面 。 一个如此不确定性的周期 , 疫情、供应链、产业升级、竞争、战争、区域国家监管 , 当然更有自身的创新力、增长与高企的市值 , 实在需要托底的信号 。 但资本显然比绝大部分人更能率先感受到这一切 。
此刻北京时间晚8:26 , 苹果上一交易日股价157.44美元 , 跌1.17% , 市值2.6万亿 。 看年K , 壮观的模样 。 好他妈吓人 。
文章图片
凉风习习 , 光鲜许久的商业帝国 , 大概也会高处不胜寒 , 及时来一些妥协吧 。
【系列|苹果发布会力的妥协与藏锋,新面孔在浮现?】但它的另一张面孔也在浮现 。
推荐阅读
- 芯片|M1 Ultra 版苹果 Mac Studio 比 M1 Max 版更重
- Apple|苹果已将第三代iPhone SE的内存容量从3GB提升到4GB
- Apple|苹果自研芯片M2曝光:有望现身Mac mini中 效能超越Intel
- 苹果|M1 Ultra发布,“拼接”起来凑数,感觉是别人玩剩的?
- Apple|苹果全新显示器为何要搭载A13手机芯片?
- 游戏主机|索尼在俄罗斯停售PS系列主机和游戏 或将承受巨大财务损失
- Apple|外界对苹果三月八日新产品发布会采用女性主持人褒贬不一
- Wi-Fi|苹果 tvOS 15.4 和 HomePod 15.4 RC 预览版发布
- 电脑|苹果 Studio Display 标准版显示器不免费赠送145元抛光布
- 系列|苹果“旧瓶装新酒”!用户会买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