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关|科技创新助力减碳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 产业结构偏重 , 能源结构“富煤贫油少气” , 工业化、城镇化仍在发展过程中 。 因此 ,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 , 不可一蹴而就 。
碳达峰碳中和的深层问题是能源问题 , 能源转型是实现“双碳”的根本保障 。 众所周知 ,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占比高 。 要减碳 , 必须在能源领域降低煤电比例 。 在用电总需求仍较快增长的情况下 , 减少煤电 , 就要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 。 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 煤电仍是主力调节型电源 。 因而 , 实现“双碳”不是简单地退煤 , 而要实现“多能互补” , 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 进而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低碳绿色电力系统 。 这一过程中 , 科技创新无疑是关键一环 。
首先 , 通过科技创新 , 可突破若干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 , 探索支撑碳中和的颠覆性、变革性技术 。 比如 , 明确碳汇机理 , 形成碳源汇监测、核算的科学方案 , 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其次 , 通过科技创新 , 可大力发展新能源 , 逐步提升新能源总量比重 。 可通过开展低成本高效率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关键技术 , 以及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等核心技术攻关 , 加快安全可靠储能技术研发与应用 , 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提供支撑 。
同时 , 通过科技创新 , 还可实现煤炭等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 。 例如 , 结合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 , 煤电同样有望实现零碳排放 。 开展煤炭清洁燃烧与灵活发电 , 煤与生物质、光热、新型储能耦合发电等关键技术攻关 , 助推煤炭产业链清洁化转型 。
【攻关|科技创新助力减碳】可以说 , 高水平的“双碳”科技创新就是未来新兴产业的主导 。 要以解决关键核心科技问题为抓手 , 促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 为我国“双碳”目标高质量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徐 达)
推荐阅读
- Cat|广和通LTE-A模组FG101&FM101系列率先通过GCF和PTCRB认证,助力FWA快速出
- 华为|华为城市智能体助力城市生命体更聪明、更智慧
- 示范区|智能机器人继续助力冬残奥会
- 过程|飞象星球创始人李鑫:人工智能可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 伶仃洋|深中通道助力跨海集群工程技术新跨越
- 苹果|苹果发布会全汇总:iPhone 新装上阵,M1 Ultra 助力 Mac 阵营史上最强
- 科技创新基金|深圳:女性就业人数突破510万 科技工作者女性三成多
- 个性化|人工智能可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助力
- 帮手|南县:“新帮手”无人机助力 春耕生产精准摸排
- 新机|OPPO Find X5 Pro天玑版首销临近,实机跑分出炉,百万跑分为旗舰新机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