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千亿智能家居赛道,为什么渗透率却不足5%?

时至今日 , 智能家居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 , 越来越多的人在家装时选择配备智能家居 , 比起传统家电 , 智能家居所带来的便捷性显然更有吸引力 。
企查查的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12月末 , 我国智能家居企业总数高达64万多家 , 大小资本都以狂风席卷之势进驻这个行业 。
据相关数据统计 , 目前我国智能家居市场的规模已超5800亿元 , 然而与巨大的市场规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有4.9%的渗透率 。 实际上早在两千年初国内市场就开始出现智能家居的雏形 , 如今近20年的时间过去 , 市场发展却似乎不见起色 , 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消费者|千亿智能家居赛道,为什么渗透率却不足5%?
文章图片

从智能家电到智能家居 , 场景化打造成品牌争夺下个十年关键
若要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智能家电与智能家居之间的关系 , 个体与整体是最贴切的形容 。
智能家电是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 , 与传统家电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可以联网远程操控 , 比如 , 使用者可以在回家路上提前通过手机软件打开热水器 , 到家即可享受热水 。
智能家居则是由多种不同的智能家电组合而成的生态系统 , 甚至不止局限于家电 , 还可能包含家装部分 , 如三翼鸟的智慧家庭全场景解决方案 。 打个比方 , 住户在回家开门的时候使用了指纹锁 , 指纹识别成功的瞬间不仅是锁收到了指令 , 还能同时传达给智能家居系统指挥中心 , 实现开门的同时灯光、电视同步打开 , 窗帘自动合上 。
智能家电与智能家居就像是一辆车的车轮和车身 , 没有轮子跑不起来 , 没有车身框架轮子同样无法发挥出最大作用 。
前瞻院认为 , 目前智能家居行业的头部企业有小米、美的和海尔 , 其中小米算是互联网企业跨界 , 而美的和海尔则是由传统家电企业转型 。 但无论是跨界还是转型 , 既推智能家电又搭建智能家居场景是这些头部企业的共识 , 甚至场景建设的优先级还要高于产品创新 。
有意思的是 , 小米和美的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发展路径不谋而合 , 同采用“双向开放”的模式 , 既向市场输出可适配其他智能家居生态的家电 , 自己本身的生态也允许不同品牌的家电进入 。
而海尔则选择了另一种业务模式 , 即三翼鸟的智慧家庭全场景解决方案 , 不仅为消费者按需搭配智能家电 , 还提供了家装设计服务 。 可以理解为 , 三翼鸟就是一家装修公司 , 不过与普通装修公司不同的是 , 三翼鸟家装建立在智能家居的场景之上 。
头部企业的选择证明相比于单纯做家电 , 家居场景的灵活度更高 , 收益也更大 。 然而始终低迷的市场渗透率却仿佛在嘲讽这些企业的选择 , 在市场竞争中 , 智能家居的优势真的那么大吗?
高利润驱动企业投入智能家居场景建设
就电器产品而言 , 智能化趋势势不可挡 , 其实 ,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 智能家电的生产已经不再有很高的技术壁垒 , 联网几乎已经成为了大部分电器的出厂“标配” 。
但有实力的企业仍然选择搭建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 , 毕竟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说 , 做场景所带来的收益要比做单个产品更高 。
置于智能家居场景中 , 用户对智能系统的使用频率将会更高 , 这意味着品牌方有条件收集更多的使用数据 , 一方面利于提高自身的消费者洞察能力 , 通过了解、评估、预判消费者喜好 , 不断的进行创新 。 另一方面 , 在品牌方不断的优化中 , 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也会变得越来越完善好用 , 又反向吸引消费者 , 加强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生态的依赖程度 , 扩大品牌效应 。
消费者|千亿智能家居赛道,为什么渗透率却不足5%?
文章图片

随着5G等新兴技术的发展 , 消费者本身也对家电智能化提出了需求 , 比起传统电器 , 功能更为丰富的智能电器已经成为消费者新的心头好 。
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 , 2020年1-11月 , 在整个电视产业销售情况下滑的背景下 , 海尔智家的智能电视销量和销售额分别逆势上涨23.2%、18.5% 。 可见 , 即使电视产业受到便捷数码产品和视频软件的冲击日渐萎靡 , 智能电视在市场上依然有不错的竞争力 。
事实上 , 不仅是电视产业 , 其他家电也有着类似的境遇 。 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家居 , 是为了让智能电器发挥出“1+1>2”的效果 。
【消费者|千亿智能家居赛道,为什么渗透率却不足5%?】智能家居场景的搭建虽然不易 , 但带来的好处也与拓展难度成正比 。 美的去年的三季度财报显示 , 三季度末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 , 净利润同比增长6% , 毛利率保持在20%以上 , 疫情带来的影响已经基本消除 。 而在这其中 , 智能家居场景的增长功不可没 。
数据显示 , 截至21年6月 , 接入美的IOT开发者平台的产品品类超过100个 , 美的智能场景执行近2亿次 , 美居APP也已服务超过3700万个家庭 , 同时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美的家电产品已达到102款 , 搭载腾讯小微的所有硬件产品可以通过美的智能家居系统进行控制 。
美的已经织就一张庞大的智能家居网络 , 但智能家居的优势远不不止双向开放 , 其结构还可以更灵活 。 据统计 , 海尔旗下的三翼鸟上海体验中心在2021上半年销售额破亿 , 其中家电销售额4964.5万、家居销额3629万、工程端销额2230万 , 非家电销售额占比超5成 , 场景客单均价28万元 , 最大单366万 。
这些数据直观的讲述出了智能家居的两大优势:一是不拘泥于电器使用场景 , 甚至可以不以电器销售为主 , 收入结构更灵活;二是与传统电器销售相比 , 智能家居场景的客单价大大提高 , 这意味着利润收入也得以同步上升 。
高利润 , 是企业明知市场渗透率低 , 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市场培育的情况下 , 仍然坚持加大力度投入智能家居场景建设的最主要原因 。 但如今企业又面临着另一个问题 , 对于消费者而言 , 家电是刚需而智能家居不是刚需 , 纵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 企业又能从中挖出多少呢?
市场潜力与发展难题并存 , 智能家居尚未迎来高速增长期
整体而言 , 虽然智能家居市场的潜力巨大 , 但摆在企业面前的仍有不少难题 。
从技术层面来看 , 不同智能家电产品之间的共同共融实际上还未完成 。 当前市场上的智能家居生态多以APP或者智能音响等产品为入口 , 看起来是将智能家电融合到了一个场景中 ,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 这些家电之间还是彼此独立无法联动 。
比如 , 消费者或许可以通过软件单独控制冰箱、燃气灶、抽油烟机、烤箱、洗碗机 , 进行开、关或预约等动作 , 但却无法通过启动其中一款电器联动控制其他全部电器 。 当然 , 随着技术发展 , 一些品牌已经打破了这种局限 , 如三翼鸟全屋智能场景中就可以通过操纵冰箱联动烤箱、燃气灶等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这种联动仅限于同一品牌旗下的电器 , 换言之 , 如果消费者用的是海尔冰箱、美的烤箱 , 大概率是无法联动使用的 。
消费者|千亿智能家居赛道,为什么渗透率却不足5%?
文章图片

这意味着不同品牌之间不仅存在技术壁垒 , 还存在生态壁垒 , 而这恰是阻碍智能家居进一步融入消费者家庭的关键 。
此外 , 价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 与传统家电相比 , 智能家电的价格普遍偏高 , 可以说智能家电主要面向的是中高端市场 。 据《创业最前线》报道 , 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要想实现智能家居功能 , 仅房屋装修的前置环节就要耗费至少10万元 , 这意味着加上硬装、家电等最终的花费可能高达四五十万元 , 而多数人的装修预算可能就在20万元左右 。
作为消费者来说 , 选择智能家居主要有两点原因 , 一是为了解放双手 , 享受更便捷的生活 , 二是充分利用家里的每一寸空间 , 扩大房屋实际使用面积 , 增加设计美感 。
实际上 , 若单论智能家电的普及率 , 那么不少家庭都已配备 , 如今主流品牌的空调、热水器等家电都具备联网功能 。 但由于单个智能家电带来的体验感有限 , 无法为消费者制造冲击感 , 且不同品牌的电器难以完全融入同一个智能家居生态 , 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使用难度 , 消费者很难真实感受到智能家居的便利 。
简单来说 , 不是消费者没有需求 , 而是受价格、联动性等因素影响 , 当前的产品还不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 。
企业想要提高智能家居渗透率扩大影响 , 就势必要解决技术、价格等难题 , 这也是如今的智能家居市场尚未出现绝对领先的头部品牌的原因 。
而在笔者看来 , 在所有品牌中 , 三翼鸟的竞争力又相对较强 。 不仅是因为三翼鸟整合了家装家居场景 , 以前端家装作为入口 , 在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 , 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需求 。 还因为与美的等品牌的智能家居相比 , 三翼鸟的产品价格并不高 。
比如 , 在三翼鸟官网内挂出的冰箱价格跨度非常大 , 从千元到几万元的都有 , 这意味着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更加主动 , 能根据自己的预算与实际需求进行搭配 , 也进一步说明三翼鸟的性价比相当高 。
不过 , 智能家居市场如今还处在成长期 ,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未来可能会出现新的变数 。 企业需要不断的革新技术、创造新产品 , 或许再过几年技术瓶颈得以突破 , 智能家居也能如传统家电一样成为消费者家装“刚需” 。
来源:小谦笔记
参考资料:
【1】创业最前线:一年新增近18万玩家 , 市场规模超5800亿 , 智能家居离爆发还有多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