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的时候 , 霍金通过自己的研究 , 发现被黑洞吞噬的物质信息 , 与自己原来猜想的并不一致 , 而是会保留一部分从黑洞中释放出来 。 至此 , 霍金基于自己提出的“霍金辐射”理论而猜测出的“黑洞信息消失说” , 完全被自己给否定了 , 相当于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 转而支持宇宙信息守恒的观点 。
至于黑洞信息悖论产生的原因 , 我们可以认为黑洞从本质上是跨越了两大领域 , 一个是宏观层面的广义相对论规则 , 这个是巨大的时空;另一个是微观层观的量子领域 , 黑洞的质量坍缩到了一个无限小的点上 。 因此 , 黑洞信息悖论的产生根源 , 是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之间无法统一在宇宙中的一个体现而已 。 几十年来 , 许许多多的物理学家们 , 都试图把对黑洞的相关描述与量子力学协调起来 。
解决黑洞信息悖论的猜想
早在2016年 , 霍金提出了黑洞“绒毛层”的概念 , 认为在黑洞中 , 存在着一个由光子和引力子所构成的部分 , 这个部分可以拿来存储物质的熵 , 也就是说黑洞存储所吞噬物质信息的区域 , 就是这个黑洞的“绒毛层” , 至此 , 黑洞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称为“毛球” 。
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 , 一些科学家将“毛球”理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阐释 , 黑洞的“绒毛层”实际上是黑洞事件视界二维表面能够保存量子信息的区域 , 按照弦理论引申开来 , 黑洞的质量实际上并未完全集中在中心 , 黑洞的引力试图将所有质量都挤压到一点 , 但是进入其中的粒子被拉伸成为了“弦” , 然后开始拉伸和扩张 , 最后膨胀形成填满整个黑洞的“毛球” 。
以上这种量子力学的解释 , 实际上是一种“模糊球”理论 , 它摒弃了传统的黑洞事件视界和奇点的概念 , 允许黑洞消耗的信息作为一个凌乱的弦球分布在整个区域 。 由于摆脱了事件视界 , 因此落入黑洞的物质和粒子(包括反粒子) , 不会导致信息破坏 , 只能会不断壮大“模糊球”的力量 。 落入黑洞并“存储”的信息 , 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从黑洞中出来 , 而正因为黑洞的不可观测性 , 我们目前还无法得知信息在黑洞中的转化和传递 , 按照“毛球”或者“模糊球”理论 , 信息就摆在那里 , 只是我们不得而知 。
【什么是黑洞信息悖论?霍金发现这个悖论后,为何甘心认输?】不知道当年自己承认失败的霍金 , 如果能看到现在应用量子力学的解释 , 会作何感想?不可否认的是 , 从整体上来看 , 黑洞信息悖论现在仍然尚未完全被解决 , 无论是“绒毛层”还是“模糊球” , 都只是猜测而已 , 在非常长的时间里 , 甚至最终我们人类也无法证实 。
推荐阅读
- 中科院院士称相信外星人的存在,已收到神秘信号,霍金曾发出警告
- 可怕的地球监狱假说,我们无法探索宇宙,是因为外星人干扰?
- “不速之客”奥陌陌,横穿太阳系加速离去,是外星文明的产物吗?
- 悉尼惊现“外星生物”?两所大学的教授均表示:从未见过
- 俄断供发动机,美反而崛起?NASA:35亿让SpaceX实施三次载人任务
- 外星人有信仰吗?
- 地球位置已暴露?天眼47天内收到1652次神秘信号,或来自30亿年前
- 瑞士预言家比利迈尔,对未来做出预言,这真的可信吗?
- 东北男子自曝跟外星人苟合,60年内会生外星混血儿,成功通过专家测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