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你感受到了吗?

感受到了,街上人少了 。

其他网友观点

美元搞量化宽松大量放水,充裕的资本先是推涨了金融资产,接着推涨了大宗商品,也就是资源端,生产端就必然承受巨大的成本上涨压力,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分工下的世界工厂,最主要的商品生产制造者,就不得不被动接受这种输入性的通胀 。

有人说,你可以提高商品出口价格啊?是的,但是不要忘记,那是美国的消费市场,美国主导的贸易体系,一件商品从标准到设计到定价都是美国说了算,不接受价格,你不做有人做,东南亚做,印度做,墨西哥做,投资、设备、技术、工厂就会朝别人那里转移,朝更便宜更听话的地方转移 。由于在全球化分工中的弱势地位,让中国的企业和劳动者不得不“自愿接受剥削” 。

所以没办法,作为中低端商品的生产国,不论是原料价格,还是商品价格,都没有很强的议价能力 。在当今产能过剩存量竞争的大环境下,不愿意失去客户市场,只能拼命压榨自己,忍受因成本上升带来的利润降低,忍受工资不涨还要996 。当成本上升到完全覆盖掉利润归零的时候,才不得不提价,有时甚至会选择牺牲本国市场来补贴国外市场,在国外降价,国内涨价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同样的中国商品,在美国反而比在中国便宜,就是这个原因 。为什么美国拼命印钞票,他自己不通胀,反而中国通胀了?这个问题就触碰到了当前物价上涨下的中国之痛了 。

【物价上涨,你感受到了吗?】中国自2000年加入WTO以后,就成为了美国主导的全球产业链分工下的一环 。个全球产业链主要分为三个构成部分,一是消费国,美国、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二是生产加工国,中国、东南亚、印度、墨西哥做技术含量低的中低端,德国、日本、韩国做技术含量高的高端 。三是资源国,沙特、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等 。

美国作为全球化分工体系的最顶端,向全球提供消费市场,对外输出需求、流动性、制度与技术的标准和协议,用美元主导的定价体系和交易体系承担全球化的统筹与组织,并以强大的政治力量、金融力量和军事力量保证体系的运转 。

也就是说,全球产业链分工将商品的生产加工制造这一块分配给了中国,而中国从此就过上了几亿劳动力拼死拼活加班加点出口创汇挣美元的好日子 。但是在商品的整个财富创造过程,除了生产加工制造这个中间过程,其它两端,一是消费端(市场),一是资源端(大宗商品),最终都是美国说了算 。

其他网友观点

是的!我感到物价一直在很温和的上涨!你们感到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