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死海”正在复活,4亿年前碧波荡漾,如今以另一种方式新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综述生命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供养 , 地球虽然是一颗蔚蓝的海洋星球 , 但实际上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并非所有水资源都可以使用 , 而且随着地质条件的变化 , 很多原本淡水资源储备丰富的地区 , 因荒漠的来临逐渐干涸 , 最终演变成死海的模样 , 再也没有了任何生机 。
新疆就曾有这样一片死海 , 它曾在4亿年前碧波荡漾 , 但因种种原因导致河川干涸 , 植物凋零;可如今这片“死海”正在“复活” , 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这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罗布泊曾盛极一时新疆位于我国大西北地区 , 其省内河流湖泊众多 , 有养育一方家人的伊犁河、赛里木湖 , 也有象征着地域文化的博斯腾湖 。 但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并非这些珍贵的水资源 , 而是位于新疆东南部的一个具有4亿年的古老历史 , 曾一度沦为死海的“罗布泊” 。
据地质学家检测 , 早在人类文明出现之前 , 罗布泊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中出现 , 它本是一片辽阔且深邃的水域 , 这里碧草如茵 , 大量的野兽聚集在附近 , 直到人类文明的到来 。
罗布泊是西域文明的发源地 , 虽然我们不清楚这西域文明的早期祖先到底是从哪里移居到罗布泊 , 但可以肯定的是 , 他们借助罗布泊这片“茂盛”的水源发展出了灿烂的文化 。 在汉代开通丝绸之路后 , 我国史书上首次对这里的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
史书中提到:罗布泊附近是整个西域最繁华的地区 , 这里有古老的王国“楼兰古城” , 还有热情好客的楼兰人 。 楼兰人依靠着罗布泊的滋养而生存 , 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与文物传承 。
但史书对罗布泊的记载并没有延续下去 , 到了东汉时期 , 罗布泊因河流改道逐渐干涸 , 当时不管是楼兰人还是中原人都曾想了很多办法去阻止罗布泊的干涸 , 甚至出动军队给罗布泊引流;可是在自然环境面前 , 当时人类的力量终究是过于弱小了 。
罗布泊的消失导致了原有的楼兰文化也彻底灭绝 , 再到后来就没有人管这片曾经茂盛无比的湖泊了 。
明代时罗布泊的水源又曾丰富起来 , 但明朝统治者对罗布泊的利用程度很小 , 况且当时新疆地区多战乱 , 明政府也不可能为一个湖泊派人专门治理 。 所以到了晚清的时候 , 罗布泊又成了一片洼地了 。
到了现代 , 罗布泊本已经彻底干涸 , 这里就像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那样荒无人迹 , 许多人将罗布泊称为“死海” , 这倒也是对它最好的诠释 。
外加上当年我国在建国之初将原子弹的实验和研究场所定在了罗布泊区域 , 这就意味着它很难获得生机 。
但那次的原子弹试爆也让罗布泊的名声响彻大江南北 , 即便是已经成为了荒漠地貌 , 但罗布泊仍然在以其独特的方式保护着我们 , 养育着我们 。
“死海”已经“复活”了一转眼60多年过去了 , 现在罗布泊变成什么模样了?还是和往年那样 , 没有半点儿生机吗?当然不是!如果通过无人机去俯瞰罗布泊的景象 , 那大概就是碧波万顷 , 仿佛是一块块洁白无瑕的镜子 , 那里的景象一定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 因为罗布泊已经“复活”过来了 。
但这次罗布泊的复活并不是有了河水的重新注入 , 即便是真的有河水倒灌而来 , 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罗布泊的生机;眼下不过短短的60年间 , 罗布泊能够重现生机靠的可不是河流注入 , 而是其地下埋藏的丰富钾盐资源 。
我们都知道 ,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肥料的灌溉 , 钾盐是天然形成的含钾矿物 , 其主要用途是制造钾肥 , 而钾肥正是农业化肥的重要组成部分;罗布泊发现钾盐的消息对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来说 , 确实是一种惊喜 。
推荐阅读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荐你走一趟S101省道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0000亩杏花盛放,只开7天,错过要再等一年!
- 成都|成都市内“人气”樱花林:三大公园,姹紫嫣红,地铁直达!
- 松鼠|明日之后:关于我转职后在营地里做“青天大老爷”这件事
- 马尔代夫|中国版“马尔代夫”!满满干货一定要看!
- 庐山|2022年“三八女神节”年满18周岁的女性公民来庐山游玩免门票
- 如梦|春节“赏花游”成爆款
- 自驾|号称“中国最富庶的小镇”,中西合璧的建筑很多,安静古朴景色美
- 西藏|四川有个避暑小城,年均气温只有7度,因风景优美被誉“小春城”
- 江西|江西有个“低调”的千年古城,风景不输周庄,却很少有游客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