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 , 如果一亿年前的鳄鱼已经有了超强胃酸 , 在这具化石中 , 为什么恐龙的遗骸没有被酸蚀刻的痕迹?古生物学家进一步推测 , 这条恐龙杀手鳄鱼很可能在进食后不久就死亡了 , 并且随后迅速进入化石化的阶段 , 腹中的内容物因此免遭强酸腐蚀 。
恐龙杀手鳄鱼的头骨化石丨White et al.
这条吃完最后的晚餐就迅速丧命的倒霉鳄鱼 , 让古生物学家们都兴奋了 。 它的出现 , 直接证明了白垩纪晚期存在“鳄形类-鸟脚亚目恐龙”这样的食物链 。 也就是说 , 当时鳄鱼的食谱里确实有恐龙 。
其实 , 这种恐龙可能只是它们庞杂的食谱其中之一 。 之前的很多研究都发现 , 鳄鱼的头骨形状和它们的食物选择有关 。 如果将恐龙杀手鳄鱼的头骨形状放进已知的关联图中就会发现 , 其头骨形状和杂食类的鳄鱼头骨形状相似 。 这里的“杂食” , 并不是指它们既可以食草也可以食肉 , 而是说它们的食谱可以包含大小、行动方式等都不同的猎物 。
通过对鳄鱼头骨的几何形态学分析 , 我们可以推测它的食谱 | White et al.
鳄鱼:进化中 , 勿扰
不论它死前吃了什么 , 这条鳄鱼本身也十分值得研究 。 它的出现 , 揭开了鳄鱼的进化史 。
现代鳄鱼作为适应两栖生活的爬行动物 , 其脊椎由一种“前凹后凸状”(procoelus)的椎骨嵌合而成 。 这种特殊的脊椎既能带动鳄鱼在陆地上的拖行转向 , 不至于因为沉重身躯与地面发生摩擦而断裂 , 又能让鳄鱼在水中灵活地摆动 。
比起两端都平的椎骨 , 前凹形嵌合的椎骨可以增强脊椎弯曲时的稳定性 | Fronimos 2016
但亿万年前可不是这样的 。 当时 , 鳄鱼的祖先们还没有获得现在这种特殊的椎骨 , 而是靠着覆盖在脊椎外侧的坚硬的“外骨骼”——两排骨化表皮 , 来保证转向时的机械支撑 。 这两排“盔甲” , 让它们在水中的灵活性大打折扣 , 所以最早的鳄鱼更适合陆地上的生活 。
从原始形态(上)到部分瓦解(下)的骨化表皮 | Salisbury 2001
后来 , 经过亿万年的进化 , 长条的骨化表皮逐渐从两侧瓦解 , 成了现代鳄鱼身上一块块的角质鳞 , 支持了水中的灵活性 。
现在鳄鱼身上有着一块一块的角质麟 | Dewet / Wikimedia Commons
但是 , 骨化表皮瓦解和特殊椎骨出现 , 哪个是先演化出来的呢?恐龙杀手鳄鱼的出现 , 让寻觅答案已久的古生物学家得以补全其中一块重要的拼图 。
从化石来看 , 恐龙杀手鳄鱼的骨化表皮已经完全瓦解 , 但只有颈部的椎骨进化成了“前凹状” 。 这说明 , 至少这一进化分支上的鳄鱼 , 先舍弃了陆地生活所需的坚硬外骨骼 , 优先选择了水中的灵活性 。 它们“破而后立” , 随后才逐渐获得了能在陆地上负荷沉重身躯的强力脊椎 , 最终重新称霸陆地 。
为什么椎骨先从颈部开始强化呢?这可能也并非巧合 。 毕竟 , 吃饱饭最重要 , 强化的颈部能帮它们完成咬住猎物、摆动撕扯的动作 , 自己的头也不会因猎物的挣扎而扯断 。 回到本案的作案方式 , 恐龙杀手鳄鱼的身体结构也证明了其伏击捕食是可行的——它既可以从水中游蹿而来进行伏击 , 又能够对较小的恐龙进行撕扯 , 最终美美地饱餐一顿(虽然自己很快也挂掉了) 。
挖掘现场|White et al.
化石的背后 , 有着我们一无所知的亿万年历史 。 正如这个“案件”一样 , 古生物学的研究充满了不确定感 , 常常需要从结果倒推过程 。 我们只能管中窥豹 , 或许某一天发现一块新的化石 , 就可以轻松地推翻之前的所有理论 。
亿万年演化史的浩瀚庞大令人感到绝望 , 却又将人深深吸引 。 古生物学家只能在已有的证据下 , 根据逻辑推演出更有可能的真实 , 同时又敬畏着这种逻辑推演的局限性 。 或许 , 这就是古生物学家的浪漫吧 。
【吃完恐龙就去世还成为了“鳄鱼之神”?】
推荐阅读
- 青山集团疑似遭遇百亿美元“镍劫”背后
- 诈骗手段翻新 多地警方揭秘投资诈骗“四部曲”
- 2022年真的会是无夏之年吗?为什么?
- 印尼小哥把900多张自拍照打包拍卖,短短4天赚了百万美元!
- 印尼16岁少年娶71岁老妇,被质疑为了钱,4年后现况曝光
- 男子醉酒归家吵架后菜刀杀妻,一审死缓再伤狱友获死刑
- 教师 印尼男老师上课时竟猥亵女学生,过程全都被拍下
- 印度尼西亚 传闻中,印尼女性用来延缓衰老的7个秘诀
- 波莉 从近十年最佳和最差的操作看、唐尼·尼尔森独行侠的现况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