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1说到三角洲 , 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河流与海洋的拥抱 , 试想那气势磅礴的江河突破崇山束缚 , 或咆哮奔腾 , 或泥沙翻涌 , 或浩浩汤汤一泻千里 , 及至下游平原的末端 , 渐渐展宽而变得舒缓 , 安静地融入无垠海洋 。
如同人之垂暮 , 河流在三角洲没了闯劲 , 消了脾气 , 无奈却平和地走向自己的归宿 。 然而 , 三角洲并不都象征着殆尽的气力 , 并不都是归入海洋的缓冲 , 奥卡万戈三角洲就是一个特例 。
位于非洲博茨瓦纳西北部的奥卡万戈三角洲 , 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 。 这种内陆三角洲绝对是神奇的存在 , 它们与海洋没有直接关联 , 多为河流注入湖泊、沙漠或另一条河流而形成的地表形貌 。
每年的湿季 , 卡拉哈里沙漠为奥卡万戈河搭建了巨大的舞台 , 集中降下的雨水让小溪变成湍流 , 洪水在广袤的沙漠腹地倾泻、翻滚、漫溢 , 直到最后一滴水融入沙中 。
有别于依傍海滨的同族 , 奥卡万戈三角洲是野性的释放、不羁的洒脱 , 在终点选择了抗争 , 或说涅槃 , 用英雄般的消逝滋养了万物生长 , 一如狄兰?托马斯的诗句“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 ”
▲奥卡万戈三角洲的大象种群
02
奥卡万戈三角洲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 , 洪水泛滥时可达2.2万平方公里 , 干旱来临时则缩至9000平方公里 。 每年约有11立方千米的水流入这个内陆三角洲 。
这里有着极其鲜明的季节性特征 , 干季大概算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 大部分区域如同草原一般 , 而6月至8月间的湿季 , 整个三角洲便成了沼泽 。
在沙漠酷热的炙烤下 , 水循环无比迅速 , 抵达奥卡万戈三角洲的河水 , 60%被植物吸收并蒸腾 , 36%直接蒸发流失 , 2%渗入地下 , 余下2%汇入恩加米湖 。
据研究 , 恩加米湖曾是马卡迪卡迪湖的一部分 , 也有人说 , 是一片深居内陆的海洋 , 只是到了全新世 , 随着地质和气候的变化 , 大湖逐渐干涸 , 沙漠占据了主导地位 。
也正是沙漠 , 让奥卡万戈三角洲呈现了如今的景观 , 得益于相对平坦的地形、相对集中的降水、河流上游的水土流失 , 干湿交替、养分积淀、生命更迭赋予这里以丰富和包容的独特生境 。
▲奔跑的斑马
03最令人称奇的当属奥卡万戈三角洲的生态系统 , 这片栖息地有1061种植物、89种鱼类、64种爬行动物、482种鸟类、130种哺乳动物 , 可谓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
大象、犀牛、斑马、野牛、长颈鹿、狮子、猎豹、野狗、鬣狗、胡狼、羚羊、鳄鱼、河马、水獭等动物在奥卡万戈三角洲广泛分布 , 其中不乏濒危物种 。
世界上最大的大象种群栖息于此 , 大约有13万只 。 秃鹫、南部陆角鹭、观鹤和懒鹭等24种受威胁的鸟类也在这里找到了绝佳的庇护所 。
纸莎草和凤凰棕榈是奥卡万戈三角洲最具代表性的植物 , 丛生的草本与植株一时茂密 , 给了动物们更好的隐蔽和更丰盛的食物来源 。
动植物同样需要紧跟气候的节奏 , 干湿决定植物的繁茂稀疏 , 决定动物的行踪轨迹 。 洪水泛滥的时候 , 多数大型哺乳动物会向三角洲外围逃离 , 而常年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则向中心聚集 。
反之 , 干季会割裂出水塘和泥潭 , 原本逃离的动物趋之若鹜 , 猎手与猎物共享水塘 , 不同生物在最适合它们的方位汲取水源 , 这种和谐已是千百年来的默契 。
▲狮子出没
04世人也当深知 , 一个生态系统的构成元素越多 , 群落组成越复杂 , 就越是脆弱 。 这其中环环相扣 , 只要有一环被破坏 , 面临的可能就是毁灭性打击 。
奥卡万戈三角洲便是这样的经典模型 , 无论地貌方面的特色 , 还是生物方面的繁荣 , 都堪称罕见和珍贵 。 幸运的是 , 奥卡万戈所在的国家博茨瓦纳 , 是非洲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国家之一 , 保护工作有相对稳定的资金保障 。
同时 , 自然本身亦具备奇妙的调节和平衡功能 , 通过水资源的丰沛与否框定生物群落的密度 , 通过食物链的次第顺序架构生态系统的格局 , 甚至通过林火速生天然肥料 , 为新一轮湿季的胜景提供充足补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