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液的更换周期


防冻液的更换周期

文章插图
防冻液需要具有防冻性,防蚀性,热传导性和不变质的性能 。现在经常使用乙二醇为主要成分,加有防腐蚀添加及水的防冻液,防冻液还有一个名字叫冷却液,是由防冻添加剂及防止金属产生锈蚀的添加剂和水组成的液体 。说到这里,小编就给大家普及一下防冻液的更换周期吧 。
不同的车厂对原厂防冻液的建议更换周期会有所差异,但其中绝大部分厂商建议车主每2年更换一次车辆防冻液,也有部分厂商表现其原厂防冻液更换周期为4年或5年 。但不管怎么说,总之都要换,无非是更换周期长短罢了 。
防冻液的功能是防止在寒冷冬季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或盖 。其主要指标是防冻液的冰点 。在选择或配制防液时,其冰点应该比该地区最低温度低10℃ 左右,以确保在特殊情况下防冻液不会冻结 。防冻液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其主要指标是沸点 。沸点是指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与外界大气压相平衡的条件下,冷却液开始升温到沸腾的控制温度不再升高,保持发动机在正常温度下工作 。防冻液还具有防腐蚀功能 。腐蚀是金属处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化学反应、电化学过程及物理何用而遭破坏的远程 。目前主要防腐的金属有六种,即:钢、铸铁、紫铜、焊锡、黄铜、铸铝 。现代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大多采用铸铝和铝合金件,所以要求防冻液防腐性的重点也要转向对防铝的腐蚀,同时还要考虑冷却系统中的非金属材料如橡胶、塑料的溶解、鼓胀、老化等 。腐蚀抑制剂就是能阻止或减缓上述过程的物质 。防水垢是防冻液的另一项重要功能,结垢是在散热器表面上附着有不溶性盐类或氧化物晶体所致 。产生水垢后不但影响散热器的正常散热,而且更容易造成冷却系统的循环管道的堵塞,水温过高而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 。在冷却系统中可产生水垢的主要物质:硫酸钙和碳酸钙、碳酸镁等,还有因使用不当而产生的褐色磷酸钙等 。钙、镁离子主要来源于冷却液中的水,为此,必须严格控制配制冷却防冻液的水质 。
选择汽车防冻液要尽量选择原厂或者品牌的防冻液,原厂或者品牌的防冻液能有效防沸和防腐蚀 。无需稀释 。直接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 。质量一般都过硬 。不含其它杂质,可以放心使用 。如果帮友常跑高速或单次远途,小帮强烈建议各位常备当前使用的防冻液作为备用,高速公路上很多维修店的防冻液来历不明,而且混用后患无穷 。
谢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的车辆保养小知识课堂为大家讲解如何为爱车选择防冻液,有心了解这些车辆保养知识的朋友,欢迎前来收看 。
【防冻液的更换周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