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乘上空间望远镜的“时间机器”
文章图片
美国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顺利发射入轨
如果在离地球足够远的某一个星球上有智慧生命 , 他们透过望远镜看地球 , 中国有可能还在宋代?
《环球》杂志采访人员/彭茜
浩瀚的星空、神秘的宇宙一直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 , 也激发人类不断探索的好奇心 。 2月13日 , 人类历史上最庞大、最复杂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在开始自己的太空旅程一个多月后 , 首次拍摄到星光 , 还传回了一张自拍照 。 而在中国青海的冷湖天文观测基地 , 这个被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表面的地方 , 多个大型望远镜的建设项目也在火热进行 。
千百年来 , 人类从未停止过仰望星空 , 但仰望星空用得到这么多望远镜吗?透过各类空间望远镜我们是否能看到外星人的印迹?如果在离地球足够远的某一个星球上有智慧生命 , 他们透过望远镜看地球 , 中国有可能还在宋代?空间望远镜会变成“时间机器”带人类看到宇宙从哪来?带着这些问题 , 《环球》杂志采访人员采访了清华大学天文系副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蔡峥 。
寻找外星生物
《环球》杂志:大型空间望远镜是天体物理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装置 。 既有在地面上的地基望远镜 , 也有发射到太空中的空间望远镜 ,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种望远镜?
蔡峥:首先 , 不是所有的电磁波都能传播到地球表面上 , 我们可以在地面观测可见光 , 但要接收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就得去太空 , 依靠韦布这样的空间望远镜进行观测了 。 而地基望远镜也只能接收可见光和部分(0.7~2微米)红外线 , 以及微波、亚毫米波等 。
《环球》杂志:韦布望远镜未来还可能会拍到什么样的照片?它会有哪些新的发现?有没有可能发现外星人?
蔡峥:我不知道外星人是不是能发现 , 但发现外星生命是很有可能的 。 因为韦布望远镜有超高的空间分辨率 , 可以在我们已经确定的一些宜居星球上 , 即太阳系外的“第二地球”上 , 首次探测它们的大气变化 。 有些大气的变化是必须要有生命参与才会呈现出的形态 , 而非自然态变化信号 。 韦布望远镜给人类提供了捕捉到这种信号的可能 。
再有 , 太阳系内实际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 比如土星的那些卫星可能也有一些生命存在 。 韦布也可能会拍到前所未有的清晰照片 。 但是最令我期待的是韦布还将告诉我们宇宙的起源 , 比如它能拍到宇宙的第一代恒星和第一代星系 , 拍到从宇宙尽头经过130多亿年传到地球来的光子 。 这有可能为人类解开宇宙起源、星系演化的奥秘 。
看到人类起源
《环球》杂志:为什么这个望远镜可以拍到已经发生过的事 , 它是时间机器吗?
蔡峥:它就是一个时间机器 。 因为光速是有限的 , 我们现在探测到的光实际上是从特别远的星系传过来了 , 它可能130亿年前就发出来了 , 到如今才被望远镜捕捉到 。 而130亿年前宇宙就是一个婴儿 , 我们就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到宇宙婴儿时期的样子 。
《环球》杂志:那是不是说 , 如果在离地球足够远的某一个星球上有智慧生命 , 他们望向地球 , 有可能看到宋代的中国?
蔡峥:对 , 假如这颗行星离我们有1000光年远 , 就很有可能 。 实际人类挺孤独的 , 离地球最近的比邻星 , 距离地球大概4.2~4.3光年 , 就是说如果我们跟那边的“人”打个电话 , 来回需要约10年的时间 。 这给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 , 比如银河系有10万光年大 , 我们就可以看看为什么四五千年前 , 人类文明能出现一个大的突破 , 到底1万年前有没有亚特兰蒂斯(传说中的古代文明)?智人到底是怎么起源的?
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 就是一切的信息只要我们留下了 , 在宇宙里就已经无法删除了 , 因为这些光子带着我们的信息快速飞向宇宙 , 有一天就有可能被捕捉到 。 我们说过的每一句话 , 做过的任何一件事 , 在宇宙里都留下痕迹 , 这很有趣 。
顶天立地的天文学
《环球》杂志:天体物理学是以大设备驱动的 , 但设备却是越来越昂贵 , 技术也越来越复杂 。 比如说韦布望远镜造价高达100亿美元 。 这样的发展态势对于天体物理研究来说是可持续的吗?
蔡峥: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天体物理学的发展 , 得出的结论就大不相同了 。
比如哈勃望远镜催生了一些什么技术呢?它催生了最早的CCD(电荷耦合器件 , 构成数码相机的核心器件)的产生 。 以前我们用胶片拍照片 , 但胶片只能拍到很亮的天体 , 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需要捕捉那些暗弱的信号 。 所以CCD最早在NASA测试 , 就是为了给天文学拍照片 。 如今 , CCD的日常应用已经发展出一个庞大的产业 。
所以天文学是一种顶天立地的学科 , 顶天是回答顶天的问题 , 但用的技术是立地的技术 。 再比如说现在我们每天都在用的WiFi , 则是探索霍金辐射发展出来的技术 。 互联网这种大型电子对撞机 , 则是从粒子物理项目管理中发展出来的 。
包括清华现在推动的MUST望远镜 , 它也有很多外溢的效应 。 比如 , 它推动了中国大型凸面加工制造检测技艺及技术的发展 , 它也可以用在国防上 。 此外 , 它推动了微纳光谱仪的发展 。 未来光谱仪还有可能集成在手机里 , 人们只需自拍一下 , 就可以检测是否患有皮肤癌 , 或是辨别货币的真假 。 未来就要通过这种“顶天立地”的项目 , 一方面进行人类最顶尖的科学探索 , 另一方面外溢出改变世界的技术 , 这或许才是天体物理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在冷湖仰望星空
《环球》杂志:提到MUST望远镜 , 为什么选择在冷湖这个地方建?
蔡峥:冷湖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 第一次去冷湖 , 给人的感觉还是相当震撼的 。 首先那边的土地偏红 , 完全没有植被 , 就像外星一样 。 2020年11月份 , 我们经敦煌去冷湖 , 由于是隆冬时节 , 一路上风雪交加 , 但是翻过当金山 , 汽车驶出30公里之后气候完全变了 , 风和日丽 。 冷湖四周有比较高的山 , 把风雪都挡在外面 , 每年的降雨量只有10毫米左右 , 特别干旱而日照又十分充足 , 冷湖是欧亚大陆日照最多的地方之一 。
当晚 , 我们在距离冷湖约300公里的大柴旦落脚 , 把车窗摇下来 , 银河就从地平线的一端跨到另一端 , 就像一扇天然的拱门 。 在冷湖的山上 , 到了夜晚有些星星就像灯泡一样 , 特别的亮 , 银河包括太阳系里头一道暗红的尘埃带 , 你甚至都能拿肉眼看见 。
我以前去过美国夏威夷、亚利桑那以及智利等的很多天文台址 , 我的感觉是冷湖台址甚至强过美国本土最好的亚利桑那台址 。 从统计数据来看 , 智利冷湖的晴天数比我们的冷湖稍多一些 , 夏威夷的空气视宁度也比我们的冷湖要稍好一些 , 但都不能改变它是欧亚大陆上能找到的最好台址这一事实 。
《环球》杂志:天文台的台址为什么要选在沙漠或者高原、海岛一类的地方?
蔡峥:台址的选择要满足一些条件 。 首先 , 雨水要少;其次 , 空气的稳定度要特别好 , 像夏威夷这种海岛 , 在高山上 , 雨都停留在半山腰 , 山顶在云层上面 , 而且海风特别均匀 , 视宁度就很好 , 不会出现星星“眨眼睛”的情况 。 满足这种条件的 , 才是最优的台址 , 但中国这种地方非常少 , 因为中国沿海岸线很少有很高的山 , 而冷湖恰好符合这些要求 , 而且因为冷湖人口稀少 , 光污染几乎为零 , 这为中国做一流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支撑 。
【地球|乘上空间望远镜的“时间机器”】一起去看宇宙的长城
《环球》杂志:人类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 当初哪些机缘巧合让你成为了这种仰望星空的人?
蔡峥:原因特别简单 , 我高中时候看过关于宇宙的片子 , 开始心有所往 。 当时读《爱因斯坦传》 , 觉得整个宇宙、时空特别有意思 , 希望穷其一生可以知道多一点宇宙的奥秘 , 正所谓“朝闻道 , 夕死可矣” , 就是这样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
有时候我在想 , 人脑由近1000亿个神经元组成 , 这些神经元一直靠电信号相互联系 , 产生了智能 , 才让人类如此强大 。 银河系里就有2000亿颗恒星 , 宇宙里估计有超过1万亿个星系 , 这些恒星靠引力和光相连 , 星系跟星系之间有暗物质组成的网相连 。 有时候看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 我觉得它也是一种高度智能的存在 , 但我们现在对宇宙的认识还是太少了 。
一直以来 , 中国对于基础的学科研究 , 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 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 , 建成更多类似于MUST这样的大型望远镜 , 一起看到宇宙的长城 。 也能让中国的孩子将来读书的时候 , 能够读到中国人对探索人类文明所做出的贡献 。
来源:2022年3月9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5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 , 其他媒体如需转载 , 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推荐阅读
- 冰下|探索深海:从地球到外太空
- IT|新冠自测开闸 带来多少想象空间?
- 极端|地球上地表温度最高的地方,为什么会出现在伊朗的卢特荒漠?
- 中国|2022年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2次载人飞行的航天员乘组已选定
- 最新消息|微型小行星“Sar2593”今日撞击地球 距离天文台发现仅2小时
- 最新消息|今天凌晨有颗小行星“Sar2593”撞击地球:所幸破坏力不大
- 安全|怪异视频显示俄罗斯模块从国际空间站上分离的场景
- 安全|怪异视频显示俄罗斯模块从国际空间站上分离
- IT|挪威首家岚图空间将于6月开业 年内实现新车交付
- 地球|3月观星有“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