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行业资讯丨企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十大发展趋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随着个性化定制需求的不断升级 ,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直接参与企业设计、研发、生产、制作 , 消费者与生产者由分离走向合一 。
借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群” , 企业可以零时间、零距离、低成本、无边界地连接到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任何要素资源 。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 , 从重要特征看 , 正从“点”的爆发转向“群”的突破 , 可称之为“新技术群”;从主要内容看 , 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3D技术、5G技术、量子技术 , 等等;从发展趋势看 ,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 ,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 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 , 从物联网到智联网 , 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 , 从强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从经济效应看 , 大大推动企业降本、提效、增值 , 特别是降低“三个成本”:基于信息通信技术ICT引致的交易成本降低 ,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AIT引致的生产成本降低 , 基于“新技术群”革命引致的组织成本降低 。
或者反过来看 , 将这一问题概括为可从哪些方面推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
第一 , 去物理化
工业经济时代 , 企业经济活动只有一个世界——物理世界 。 数字经济时代 , 出现了“两个世界”并存的状况 , 企业经济活动可在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来回“穿越” 。 不仅如此 , 利用数字孪生技术 , 通过把物理世界、物体信息、业务场景映射到数字世界 , 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迁移到了数字世界进行 , 导致“两个世界”换位:物理世界沦为辅助 , 数字世界成为主体 。 这样一来 , 数字世界替代物理世界 , 包括线上替代线下、虚拟空间替代实体空间 , 即企业经济活动的“去物理化” 。 例如 , 基于“数据”的制造范式 , 可以创造出脱离土地发展的新模式 , 破解土地缺乏供给弹性的难题 , 从而大幅度地节约土地 , 即“去物理化”生产 。 再如 , 基于“线上”的办公模式 , 不仅可以大大节约通勤时间、空间 , 还可大幅度地节约办公用地 , 即“去物理化”办公 。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 , 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去物理化”发展 , 正成为衡量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发展的重要标志 。
第二 , 去物质化
工业经济时代 , 一个产品功能对应一个物质载体 , 即1+1 , 这是常态 。 数字经济时代 , 若干产品功能只有一个物质载体 , 即N+1;再发展至若干产品功能一个减量物质载体 , 即“减物质化” , N+1/m;后发展至若干产品功能没有物质载体 , 即“去物质化” , N+0 。 目前看来 , 越来越多的产品在去物质化 。 例如货币 , 支付1.0 , 现金支付;支付2.0 , 刷卡支付;支付3.0 , 手机支付;支付4.0 , 刷脸支付 。 作为货币4.0 , 字节取代实体 , 数据取代实物 , 其完全数字化、软件化了 。 除产品本身去物质化外 , 还有生产过程去物质化 。 例如 , 在APP工厂里 , 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在一起上班 , 他们都在从事APP的软件开发 , 这样的数字工厂与传统工厂完全不同 , 即生产过程的去物质化 。 这里 , 数字技术成为劳动工具 , 海量数据成为劳动对象 。
第三 , 去边界化
工业经济时代 , 企业经济活动局限于物理世界 , 由于自然障碍、地区利益、国别差异(文化特色、制度不同) , 物理世界完全被“碎片化”了 。 换句话说 , 在物理世界里 , 一切都是有边界的 。 就企业而言 , 存在产品边界、行业边界、产业边界、市场边界 。 数字经济时代 , 由于信息技术革命引致的互联互通 , 整个底层逻辑被打通了 , 客观世界由“碎片化”转向“一体化” 。 不仅物理世界在加速“一体化” , 而且数字世界更是“一体化”的 。 就企业而言 , 边界被打破了 , 企业从有界发展转向跨界发展 , 再到无界发展 , “去边界化”发展成为主流趋势 。 这样 , 企业竞争也从有界竞争转向跨界竞争 , 再到无界竞争 , 其典型是“我打败你 , 与你无关” 。 同时 , 和合、融合、协同、共生成为时代主题 。 就企业而言 , 从产品品牌发展至场景品牌、生态品牌 , 出现了生态经济、生态收入 , 其中包括生态链、生态圈、生态群等 。
第四 , 去人工化
数字经济时代 , 人机协同特别是大规模的“机器换人” , 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 其中 , 包括:无人银行、无人超市、无人停车、无人加油、无人驾驶等 。 大量工作要么由机器人“智能”操作 , 要么由消费者“自助”完成 。 无疑 , “去人工化”是指前一种 , 即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对普通劳动者岗位的替代 , 出现了零接触经济、非接触经济、无接触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 。 不仅如此 , 生产领域的工业机器人通常可从事“三高”工作 , 即高危险性、高重复性、高精密性 , 与人类劳动相比较 , 它们一般不会犯错也无需休息 , 生产率和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 。 需要指出的是 , 去人工化 , 一方面产生就业替代效应 , 另一方面产生就业创造效应;整体上看 , 存在就业优化效应和就业促进效应 。
第五 , 去管理化
工业经济时代 , 人们跟着流水线的“节奏”走 , 流水线对从事重复性工作的体力型劳动者而言 , 客观上具有“去管理化”的效应 。 数字经济时代 , 基于“数据+算力+算法”的人工智能技术 , 具有赋权、赋值、赋能、赋智作用 , 在对业务操作层实现去管理化的同时 , 对管理执行层、经营决策层也实现了去管理化 。 借助“新技术群” , 特别是软件替代智能、数据驱动决策 , 导致企业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去管理化 , 或曰智能管理 。 其中 , 包括“机在干 , 网在看 , 云在算” 。 这里 , 根据“数字痕迹” , 不仅即时给出生产经营信息反馈 , 还能即时作出生产经营重大决策 , 做到精准生产、精准决策 。 可见 , “新技术群”对从事创造性工作的脑力型劳动者同样具有去管理化的效应 。 需要指出的是 , 与工业经济时代员工以他组织管理方式不同 , 数字经济时代员工则以自组织管理方式为主 , 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 自我驱动是数字经济时代员工去管理化发展的本质特征 。
第六 , 去单位化
工业经济时代 , 通过雇佣和被雇佣的长期合约关系 , 员工与单位深度融为一体 。 员工以“单位+个人”的方式从事工作 , 一人一个职业、一个身份、一份工作、一份收入 。 数字经济时代 , 员工可以脱离单位关系 , 在单位外为单位服务 , 即以“去单位化”“去雇佣化”的方式进行工作 , 由“在职员工”变为“在线员工” ,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 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劳动力供需之间的即时配置 。 这样一来 , 员工可以一人多个职业、多个身份、多份工作、多份收入 。 这里 , 员工由过去的“单位人”转变为现在的“社会人” , 即由固定单位员工变为灵活单位员工 , 由被一个单位使用变为被多个单位使用 , 成为“共享员工” , 这是对人的最大解放、最大发展 。
第七 , 去中心化
工业经济时代 , 企业采用“金字塔”式垂直结构 , 官僚化、层级化是其重要特征 。 尽管后来部分企业改为“倒三角”结构 , 即高层为中层服务、中层为基层服务、基层为用户服务 , 但“中心化”程度仍然较高 。 数字经济时代 , 企业内部中间部门、中层部门被取消了 , 其重构为敏捷前台、共享中台、基础后台 , 通常称为“三台”架构;加之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 , 即企业完全市场化 , 其典型做法是 , 人人成为创客 , 十几人或几十人成为一个微经济体 。 这样一来 , 企业组织结构经历了从“帆船”(中小型企业)到“巨轮”(“大一统”企业体)再到“联合舰队”(“模块化”企业群)的演变 。 在“联合舰队”的形态下 , 其中的若干微经济体作为模块 , 可进可出;整个企业可大可小 , 柔性弹性 , 与外部环境适时契合、动态匹配 。 而实际上 , 企业变成了由一个个节点组成的价值网络 , 进而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 在这个生态系统里 , 没有中心;或者 , 任何个体都是中心 , 即“多中心化”或“去中心化” 。
第八 , 去中介化
工业经济时代 , 由于时间差、空间差的存在 , 加之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造成的信息差 , 这为中介环节的存在提供了天然土壤 , 中介环节在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实现供求总量、结构均衡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 数字经济时代 , 从时间上实现了即时联系 , 从空间上实现了即时到达 , 信息对称性、透明度提高带来的信息差消失 , 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点到点、端到端 , 直通直达、无缝对接 。 这样一来 , 中介环节的存在价值发生动摇 , “去渠道化”或“去中介化”正成大势 。 不仅如此 , 随着个性化定制需求的不断升级 ,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直接参与企业设计、研发、生产、制作 , 消费者与生产者由分离走向合一 , 即“产消者”的出现 , 导致中介环节彻底消失 。 总之 , 去中介化的实质是以一种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新模式取代旧模式 。
第九 , 去拥有化
工业经济时代 , 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是建立在所有权理论上的 , 一切要素资源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等 , 都要归于企业所有 。 企业基于要素资源供给驱动 , 有什么要素资源就做什么产品产业 , 要素资源内部集聚、独占 。 这样一来 , 企业成本很高 , 总体发展缓慢 。 数字经济时代 , 资源配置优化从所有权理论转向使用权理论 ,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 即“去拥有化” 。 企业基于用户需求变化驱动 , 没有什么要素资源也能做什么产品产业 , 要素资源外部整合、共享 。 借助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群” , 企业可以零时间、零距离、低成本、无边界地连接到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任何要素资源 。 这里 , 连接胜于拥有 , 连接替代拥有 。 通过连接 , 要素资源不仅集聚范围更广、集聚成本更低 , 而且集聚速度更快 , 因连接的即时性可在全社会范围内快速整合要素资源 , 从而实现企业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 , 即非线性、指数型增长 。
第十 , 去确定化
工业经济时代 ,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变化缓慢、变动较小 , 企业是基于确定性情景对一系列经济活动作出决策 。 这里 , 企业在连续性的框架内讨论未来走向 , 将未来看作是今天趋势的线性变化 , “同道追赶”是其思维逻辑 。 数字经济时代 , VUCA成为常态 。 V , Volatility , 指易变性;U , Uncertainty , 指不确定性;C , Complexity , 指复杂性;A , Ambiguity , 指模糊性 。 总之 , “去确定化” 。 这里 , 企业在非连续性的框架内讨论未来走向 , 将未来看作是今天趋势的非线性变化 , 断点、突变、颠覆成为常态 , “换道发展”是其思维逻辑 。 也就是说 ,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 , 企业是基于不确定性情景对一系列经济活动作出决策 ,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群”的涌现 , 既是加剧不确定性的原因 , 也是解决不确定性的手段 。 借助“新技术群” , 一方面 , 企业可以根据过往数据对经济活动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预防;另一方面 , 企业基于“数据+算力+算法” , 可对经济活动即时、实时作出处置 , 以与场景适时契合、动态匹配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END
改变世界的创新社区【物理|行业资讯丨企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十大发展趋势】沈阳国际软件园微信公众平台将会在每个工作日与您分享园区快讯、企业交流、深度专访、园区福利、园企招聘、本地动态、行业讯息等方面的文章 , 期待您“关注”我们!希望我们的分享能让您更加了解园区及与您企业相关的信息 , 并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 同时也期待您的反馈和分享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 将您感兴趣的官微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关注 , 这是对朋友的帮助!也是对我们的支持!感谢您!
世界级商务社交集群
SISP孵化器简介:
2018年沈阳国际软件园在浑南区
政府 的大力支持下 ,
整合了昂立集团、
国际软件园产业服务集团、
盛京基金小镇、
德鸿资本等内外部优势资源 ,
打造出以“办公+孵化+产业”
于一体的孵化基地 ,
为初创企业全方位提供资金、
市场、人才、技术和免租场地等
专业、系统化的孵化加速服务 。
目前SISP孵化器可实现自主
支配场地面积3万平方米 ,
在孵企业60余家 ,
主要为新一代 信息技术、
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数字新媒体
等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初创企业 。
http://www.sisp-china.com
官方微信:sisp-china
园区地址
沈阳市浑南新城沈本大街
服务热线:024-2365 2577
孵化器招商热线:024-3117 3333
园区招商热线:024-3121 7777
轻轻点个“在看” , 让更多小伙伴
推荐阅读
- 建设|行业 | 湖南电信:借“数”之力践服务初心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 物理学|参考封面秀|物理系的黑人危机
- 房地产市场|刘登榜:《2022集成灶行业营销洞察》
- 张朝|硬核推导E=mc2的由来 张朝阳的物理课线下开讲
- 试卷|中考复习模拟小金卷 |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专项冲刺试卷
- 模块|易能时代发布行业首款 60kw 充电桩模块
- Huawei|华为新机或许采用“物理外挂”手机壳实现5G通信
- 电子|消息称飞利浦将进军内存条行业,首款产品曝光
- 推导|《张朝阳的物理课》“新春第一课”收官 现场推导“世界上最著名的物理公式”
- 量子|(转)物理学家为确认霍金辐射的量子起源开辟了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