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 TMA-7 抵达国际空间站 , 请注意花瓣一样的对接口早期有人认为是COPY , 但据SpaceNews转发的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的说法是不兼容 , 其原文是: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 , 我国空间站是无法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的 , 当然也包括俄罗斯舱段 , 不过在IDSS标准页面引用SPACENEWS的说法称中国空间站的对接口标准比较接近于IDSS , 但只是通过目视检验 , 因没有详细结构无法对比 。
寻求这种合作仍然存在技术障碍 , 中国的空间站标准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标准不一致 。
中国下一代载人飞船原型对接系统 。(图片来源:SAST CASC)我国的对接如果是APAS-89/APAS-95系统的变体 , 但可能也存在过改造 , 即使可以对接应该也只能保持硬连接 , 比如对接标准中包含的电力、数据、命令、空气、通信等是无法保证的 。
对接系统种类那么这种情况下强行连接 , 最多也就是一个编队飞行 , 当然其意义是非常大的 , 至少空间就大了一半多 , 而且这是第一次两种不同标准的空间站对接在一起 , 如果真有这样的机会 , 临时建造一个转接口将两者真正对接起来也未尝不可 。
中国欢迎外国宇航员上天宫:其实范围很广!美俄空间站闹纷争却并不影响中国天宫空间站的继续建设 , 据《科技日报》3月3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 , 2022年该集团公司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 , 发射140余个航天器 , 发射次数将再创新高 , 当然我们最关心的莫过于空间站建设:
天宫空间站的“一期工程”是一个T字形 , 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Ⅰ、梦天实验舱Ⅱ , 未来可以扩展成十字形或者干字型 , 总重量可达120多吨 , 成为除国际空间站外近地轨道上第二大航天器 。
在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方面 , 今年将完成6次重大发射任务 , 包括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两次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次载人飞船 , 以及问天实验舱Ⅰ、梦天实验舱Ⅱ发射 , 并实施在轨交会对接、出舱活动和飞船返回任务 , 全面建成空间站 。
17国航天员被允许 , 无美国?
2019年6月12日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12日在维也纳联合宣布 , 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中 , 来自17个国家的9个项目脱颖而出:
有朋友将其解读为中国天宫空间站将欢迎这17国航天员参加 , 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 天宫空间站的这项实现项目入选表示各国可以向天宫空间站申请实验项目 , 有如下几种方式可以展开合作:
这些项目来自瑞士、波兰、德国、意大利、挪威、法国、西班牙、荷兰、印度、俄罗斯、比利时、肯尼亚、日本、沙特阿拉伯、中国、墨西哥、秘鲁等17个国家的23个机构 , 包括政府机构和私营实体 , 领域包括空间天文学、微重力以及燃烧科学与地球科学 , 还有应用技术与空间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 。
- 一是外方独立或与中方联合研制的实(试)验装置 , 安装在预留的国际合作机柜空间内 , 开展实(试)验与应用
- 二是外方独立或与中方合作提出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样品、实验单元或实验设计等) , 利用我方已规划研制的相关领域应用机柜内实(试)验装置开展实验与应用
- 三是外方独立或与中方合作研制舱外载荷 , 安装在预留的舱外载荷适配器上 , 开展相应试(实)验与应用 。
2021年12月3日 , 环球时报报道 , 空间技术专家、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12月2日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出席首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致辞时表示:
此次在空间站即将完成建设之时再次发出邀请 , 这是可望可期的事情 。 天宫空间站“一期”完工后 , 满载航天员为3~6名 , 可以预计下 , 未来或有1~2名的国外航天员将与我国航天员一期参加空间站上的科研工作 。
中国的航天发展是开放的 , 同时也是包容的 , 中国空间站在运营期间将有外国的科研项目 , 也希望有外国的航天员到空间站工作 , 为此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大量的筹备工作 。
推荐阅读
- 俄航天局断供火箭发动机怎么办?SpaceX放话:骑着美国扫帚飞起来
- NASA宇航员的太空之靴,慢跑鞋界的“劳斯莱斯”索康尼的前世今生
- 人类登陆火星两年之后才能返回地球,宇航员可能遭受各种致命威胁
- 该轮到美国难受了,中国4大领域迎来突破,比光刻机还令人振奋!
- 空间站若退役,美将被迫推迟重返月球计划,是否拥有替代方案?
- 像鱼一样的小游泳者可以用于各种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水下环境的监测和考古
- 准备回家!\太空出差三人组\计划4月返回地球
- 饮食能改变DNA?人类会变异吗?涨知识
- 不过了?俄发布国际空间站“分家”视频!西方:俄舱段或对接天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