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时间:光之传说》:回到童年再玩一局“课桌RPG”吧

小的时候没有游戏机 , 即使有 , 也不方便带到学校里来 , 害怕让老师看到 , 可是又想在课间玩游戏 , 想抓紧仅有的一点点休息时间享受在魔幻世界里的冒险 。 我大概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想法的小学生 。
没有电子游戏可以玩怎么办?那就发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在笔记本上画出场景和角色 , 一边编故事一边画 , 用橡皮擦来擦去都是常有的事 , 有时还要用课桌上摆的文具拼接出想象中的武器和装备 。 当然 , 这种游戏称不上严谨 , 随着游戏进程推进 , 任何破天荒、天马行空的展开都可能出现 。 在无法用电子游戏满足课余时间的娱乐需求时 , 这种“课桌RPG”曾经是我为数不多的快乐源泉 。
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时间:光之传说》:回到童年再玩一局“课桌RPG”吧
文章插图

一根铅笔、一个笔记本 , 就能创造一个世界
如此的快乐是不分国界的 。 日本独立制作组DeskWorks的作品《角色扮演游戏的时间:光之传说》(RPG Time: The Legend of Wright , 以下简称为《光之传说》)就是一次对“课桌RPG”的完美回顾 。 开发者把这部作品归类为“手工笔记本冒险游戏” , 这个描述着实贴切:整部游戏都由笔记本上的铅笔手绘和课桌上的各种剪纸拼贴手工构成 。 小时候我肯定不会想到 , 十多年后会有这样一天 , 打开电脑、插上手柄 , 只为了回到过去 , 再在教室里和同学一起玩一次这样的“游戏” 。
笔记本里的世界
很多时候 , 真正能让人过目不忘的游戏画面不一定有多精美 , 但一定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特质 , 《光之传说》就是如此 。 游戏中的一切都发生在一本小小的笔记本中 , 在带有横线的页面上用铅笔勾画出黑白世界 , 粗糙却又不失可爱 。 每一处涂色都恰到好处地不那么饱满 , 让我想起自己在笔记本上画角色时 , 也是这样在处理阴影时有些焦急和不耐烦 。 华丽的城堡、高大威猛的魔王 , 以及那个持剑的勇者 , 饱含着我们童年RPG幻想的要素都汇聚在纸面上的铅笔画里 。 《光之传说》用最简单质朴的方式还原了童年玩“课桌RPG”时最真实的画面 。
《光之传说》的概念最早诞生于2007年 。 3位游戏专业学校的毕业生制作了一款游戏《勇者的战斗》(バトルクエスト) , 以教室中的“课桌RPG”为主题 , 用铅笔画的漫画风格展现少年想象中的冒险故事 。 在作品介绍中 , 他们形容《勇者的战斗》是“每一次翻页都能带来惊喜的、不知为何能让人感到温暖的作品” 。
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时间:光之传说》:回到童年再玩一局“课桌RPG”吧
文章插图

《勇者的战斗》的战斗依然保留了传统的回合制
这部作品参加了当年的日本游戏大奖评选 , 用铅笔涂鸦构筑的世界观和橡皮擦过后留下橡皮屑等细节打动了评委 , 作品最终获得了业余组的头等奖 。 《勇者的战斗》的成功最终催生了《光之传说》 , 在经历了6年的正式开发后 , 《光之传说》于3月10日上市 , 终于得以完整地呈现在玩家面前 。
比起当时只有纸笔和橡皮的《勇者的战斗》 , 《光之传说》的布景更完整 , 除了笔记本上丰富的手绘 , 游戏中还出现了许多手工制作的桥段 。 在小情景剧里登场的勇者小人是把纸片用订书钉固定在吸管上制作而成的 , 勇者的血条用卷尺的刻度来表示 , 桌子上贴满了用便签纸写下的游戏记录 , 道具和装备全都是拼豆做成的小挂件 。
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时间:光之传说》:回到童年再玩一局“课桌RPG”吧
文章插图

卷尺上用拼豆表示当前的最大血量
在《光之传说》里见过这个充满瓦楞纸、彩纸、胶水和拼豆的场景后 , 我不自觉地会想 , 是否真的能在现实中把这个场景还原出来?事实上 , DeskWorks的成员们也真的在现实里用彩纸和瓦楞纸制作了一个游戏中的场景 , 告诉我们《光之传说》里的“课桌RPG”真的可以发生在所有人身边 。
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时间:光之传说》:回到童年再玩一局“课桌RPG”吧
文章插图

在现实里玩一把《光之传说》应该也挺有趣的
《光之传说》之所以能让人感到“莫名的温暖” , 在于其中有太多令人不免会心一笑的、让玩家体会到真实感的细节 。 比如用橡皮擦掉的怪物总是擦不干净 , 在涂过重阴影的地方总会留下一些铅笔的痕迹;翻过太多次的笔记本 , 纸张总会皱皱巴巴 , 而用铅笔做剑在纸上挥砍时 , 触碰的那一下一定会留下小小的黑豆子印记 。
《光之传说》活用这些文具的特点 , 创作出了有趣的敌人和关卡 。 比如需要用转笔刀来强化铅笔做成的剑 , 化学课上用到的烧瓶能模拟怪物的胃 , 就连笔记本上咖啡滴留下的污渍也能成为游戏破局的关键 。 为了加强演出效果 , 课桌对面的同学还会自己扮演游戏中的角色 , 为角色们“配音” 。 不知各位朋友小时候玩“课桌RPG”时 , 是否也曾有过这样为了游戏卖力表演的时候呢 。
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时间:光之传说》:回到童年再玩一局“课桌RPG”吧
文章插图

快瞄准巨龟的……“咖啡味”的角!
异想天开的冒险
从剧情的角度来看 , 《光之传说》的故事并没什么特别的 。 某天放学后 , “我”课桌对面的同学仿佛变魔术一般 , 拿出一个画满角色和场景的笔记本 , 邀请我来玩一局“游戏” 。 游戏中基本上还是“勇者斗恶龙”那一套经典叙事:勇者莱特为了拯救被魔王绑架的公主展开了冒险 , 一路过关斩将 , 打倒拦路敌人的同时 , 结识了许多新的伙伴 , 最终和伙伴们齐心协力击败强敌 , 从魔王手中救出公主 。 这几乎是在每个日式RPG中都能看到的、最经典的勇者冒险故事 。
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时间:光之传说》:回到童年再玩一局“课桌RPG”吧
文章插图

对魔王使用必杀技吧!
《光之传说》的故事又不只是如此 。 如果只是为了讲这样一个俗套的故事 , 你的小伙伴也不至于花这么大力气画上一整本笔记本 , 拉着你玩这样一出“课桌RPG”了 。 在这位富有想象力的同学的笔下 , 《光之传说》里有太多严肃和“正经”的奇幻冒险作品中无法出现的角色和桥段 , 比如用拳击玩具来和勇者一决高下的独眼巨人 , 把玩家的铅笔骰子变成黄瓜、让玩家只能一次走一格的巫女 , 会被从操场抓来的青蛙吃掉的苍蝇人 , 以及需要玩家把扭蛋扭出来的小苏打倒进酸液里 , 再通过气球逃离的怪物大嘴……《光之传说》中几乎每一分钟都能看到一个新的创意点子 。 正是这些在电子版RPG作品中难以登场的搞怪角色让游戏变得尤为特别 。
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时间:光之传说》:回到童年再玩一局“课桌RPG”吧
文章插图

救命 , 骰子变成黄瓜了!
当年 , 我们因为想玩电子游戏 , 所以在课间玩起“课桌RPG” , 而如今 , 我们为了回味那段“苦中作乐”的时光 , 在电子游戏中还原出我们曾经在教室里的想象 。 这种从数字到现实 , 再从现实到数字的转变也多少代表了一种玩家审美和观念的变化 。
一方面 , 这种更加不拘泥于单一的表现形式、加强现实和游戏联结的所谓“元游戏”概念 , 在这些年的作品中越来越常见 , 《光之传说》里 , 现实中的教室、课堂与笔记本里魔幻的世界结合起来 , 相当巧妙而合理;另一方面 , 伴随着游戏玩家年龄层的更替 , 怀旧风格的游戏越来越热门 , 《光之传说》这种对旧时代游戏体验和生活经历进行还原的游戏也层出不穷 。
虽然大家小时候想象中的游戏大体相似 , 但这些奇幻冒险故事该怎么进行下去 , 每个人总归有自己不同的想法 。 《光之传说》没办法还原我们当年脑子里想出来的那些神奇技能和夸张的装备 , 也不可能一五一十地再现我们自己在笔记本上画下的那些奇奇怪怪的角色们 , 但《光之传说》还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 它代表了一种自发进行创作的热情 , 代表了曾经总是有着无尽的想象力的我们 。
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时间:光之传说》:回到童年再玩一局“课桌RPG”吧
文章插图

随机必杀技的演出很欢乐
属于我们的《光之传说》
作为一个售价近200元人民币的游戏作品 , 《光之传说》谈不上完美 。 这部用了6年时间不断完善的作品不仅流程不长 , 系统上也仍然有一些问题 , 例如界面有时会显得过于混乱 , 手柄和键盘、鼠标操作各自都有不舒服的地方 , 更重要的是没有办法手动存档 , 也无法在游戏里通过正常方式结束游戏 。 这些问题对一款上架销售的游戏来说是不应该存在的 。
不过在我眼中 , 这些缺点很难掩盖这部作品本身的优秀之处 。 《光之传说》力图还原“课桌RPG”的情景 , 能够让有过这种经历的玩家会心一笑 , 这已经足够了 。 看到游戏笔记本上的勇者一步步前进 , 而游戏外 , 课桌对面的同学正眉飞色舞讲解的样子 , 我的心思已经飞回了十多年前 。 我知道在我柜子里的哪个角落 , 还放着当年我涂涂画画的本子 , 里面有个铅笔画构成的魔幻世界 , 记载着一段勇者冒险的传奇故事 。
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时间:光之传说》:回到童年再玩一局“课桌RPG”吧
文章插图

那个为你编过故事的同学也用这样的特殊事件“坑害”过你吗?
【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的时间:光之传说》:回到童年再玩一局“课桌RPG”吧】但是我大概已经找不到那个本子了 。 所以我更加这样觉得 , 能玩到一款像《光之传说》这样 , 属于过去所有“课桌RPG”玩家的游戏 , 真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