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有蹄类动物犀牛


装甲有蹄类动物犀牛


文章图片


装甲有蹄类动物犀牛


文章图片


犀牛是一种大型的装甲有蹄类动物 , 原产于非洲和南亚 。 它们的鼻子上有明显的大角 , 皮肤由胶原蛋白层形成 。 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动物之一 。 例如 , 雄性白犀牛重达五吨 。 犀牛是草食性动物 , 它们的饮食因物种及其栖息地而异 。 白犀牛大部分时间都在非洲草原上度过 , 主要以草为生 。 它没有牙齿 , 只是用它又大又结实的嘴唇来啄食 。 相比之下 , 大部分时间都在东南亚的森林和沼泽中度过的爪哇犀牛会吃掉在这个栖息地发现的各种小树、灌木和水果 。 对于这种纤维含量更高的食物 , 这些物种保留了它们的门牙 。       


犀牛通常独处 , 有时会组成小团体 。 这些群体通常由雌性和她们的孩子组成 , 在怀孕18个月后一次出生一个 。 成年犀牛几乎没有天敌 , 尽管鳄鱼和狮子等大型动物对它们的幼崽构成威胁 。 现存的犀牛属可分为三类:非洲黑犀牛和白犀牛、印度和爪哇犀牛和苏门答腊犀牛三大类 ,所有这些物种都是古代血统的一部分 。非洲白犀牛

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 , 但在大约1400万年前的中新世中期 , 该物种出现了分化 。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嘴巴的形状:黑犀牛的嘴唇很长 , 用来采摘树叶 , 而白犀牛的嘴唇又宽又平 , 主要在草上吃草 。 白犀牛有两个亚种 , 体型巨大 。 它们有巨大的身体和头部 , 脖子短 , 胸部宽 。 雌性体重1600公斤 , 雄性体重近2400公斤 , 最长可达4.6米和2米高 。 它们的前角比其它角大 , 最长可达150厘米 。 白犀牛实际上并不是白色的 , 但颜色从黄棕色到灰色不等 , 并且有一些体毛 , 主要集中在耳朵边缘和尾巴的鬃毛上 。非洲黑犀牛

黑犀牛的命名如此简单 , 是为了将其与名称不佳的白犀牛区分开来 , 但它实际上并不是黑色的 , 颜色也不是这两个物种之间的区别特征 。 相反 , 最容易让人将它们区分开来的是它们嘴巴的形状 。 黑犀牛也更小 , 成年雄性达到约1600公斤 , 长3.9米 , 高1.75米 。 像白犀牛一样 , 它们有两个角 , 前面的最大 。 然而 , 它并没有像白犀牛那样长得那么大 。由于狩猎和非法偷猎 , 所有犀牛种群急剧减少 。 白犀牛的数量实际上正在增加 , 但它们仍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近危” 。 野生黑犀牛的数量从1970年的约70000头大幅减少到1995年的2410头 。 由于保护工作和公众对危机的认识 , 这些数字一直在缓慢增加 。 然而 , 它们的数量仍然减少了1970年水平的90%以上 。 它们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 。
印度和爪哇犀牛
犀牛属有两个活着的成员 , 印度犀牛和爪哇犀牛 。 这两个物种在大约1000万年前彼此分离 。 印度犀牛有时被称为单角犀牛 , 因为它有一个长角 , 可以达到60厘米 。 它几乎和白犀牛一样大 , 有厚厚的褐色皮肤和镀金或装甲外观 。 它的体毛很少 , 大腿和肩膀上布满了疣状特征 。 它们曾经居住在从巴基斯坦到缅甸的地区 , 但后来在印度和尼泊尔已经减少到只有几个保护区 。 印度犀牛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 。
尽管爪哇犀牛曾经在亚洲广泛分布 , 但它是世界上最濒危的哺乳动物之一 , 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野外仅剩约60头 。 它比印度犀牛小 , 但具有相似的镀层外观 , 只有一个角 。 它们更喜欢茂密的雨林栖息地 , 以及高草和漫滩 。
苏门答腊犀牛
【装甲有蹄类动物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出现在大约2000万年前的中新世早期 , 是现存最小的犀牛物种 , 体重可达700公斤 。 它有两个角 , 前一个是最大的 。 现在只生活在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的高海拔地区 。 由于栖息地丧失和偷猎 , 它们的数量已大大减少 , 使其成为所有犀牛物种中受威胁最大的物种 。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 , 犀牛不仅仅栖息在非洲的草原上 。 有些物种喜欢沼泽、森林和茂密的丛林 。 在探索犀牛的古老血统时 , 我们可以看到它们过去是如何占据更加多样化的生态位的 。
在世界各地 , 保护工作旨在利用不断发展的生态旅游产业来保护物种和生态系统 。 通过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 有可能让这些物种摆脱人类的压力 , 其中许多人是受金钱利益驱使的 。 犀牛是此类努力的有力候选者 , 因为它们是具有超凡魅力的巨型动物—一种人们似乎普遍关心的大型动物 。 因为归根结底 , 我们必须说服这些越来越稀有的物种 , 如果它们想要有任何生存机会 , 那么活着对我们来说比死去更有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