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没有树的城市 竟美到窒息( 三 )



当然 , 千万不要被那曲冰冷的外表给蒙蔽了 。 当你走进 , 辽阔的那曲草原 , 就会发现新天地 。

远远望去 , 一片碧绿 , 犹如一块天然的绿色地毯 。 铺在大地上 , 远方不断有巍峨的雪山闪现 , 山顶上的皑皑白雪 , 在阳光映照下格外耀眼 。

片片白云 , 像洁白的哈达缠绕在雪山腰间 , 雪山脚下便是绿色的牧场 , 成群结队的牦牛和羊点缀其中 , 像撒落草原的黑白珍珠 。

蓝天、白云、雪山、碧草、牛羊 , 构成了一幅此生从未见过的巨幅立体画卷 , 置身其中 , 恍然如梦 。


这里不是冰岛 , 却也是冷冽仙境 , 世界的第三极 , 在这里 。

普若岗日冰川 , 是除了南极、北极以外 , 世界第三大冰川 , 被誉为世界第三极 。 冰原向四周山谷放射溢出 , 50多条长短不等的冰舌 , 冰原宛如硕大的银碗倒扣在山原上 , 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熠熠生辉 。


藏北无人区
被誉为“生命的禁区”
这里除了高山、湖泊、草原和野生动物 , 几乎荒芜人烟 , 也正是因为纯净 , 这里没有任何空气污染 , 蓝天和大地的色彩对比强烈 , 空气透明度很高 , 一切看起来都很清晰 。 给人的感觉就像不在地球上 , 这里的景色已经远远超出了 , 许多人以往的审美经验 。


除了绝美的风光 , 来过那曲的人 , 都会被这里信仰的力量震撼到 , 被誉为小布达拉宫的赞丹寺 , 就在这里 。

整寺地依山而建 , 气势雄伟壮观 , 它分为红白两个建筑群 , 远看外形酷似布达拉宫 。

每次举行法会的时候 , 僧侣举着八宝经幡 , 手持法器 , 风铃桀骜 。 推开红色的木门 , 仿佛下一秒 , 就能穿越时空 。

别了
中国唯一没有树的城市
虽然那曲没有树 , 也不影响它的美 , 但是 , 让那曲有树存活 , 成了很多科研人员的奋斗目标 。 他们先从阿里地区引进树苗 , 试种高山柳、水柏枝、沙棘等 , 但成效甚微 。

2007年 , 林业人员又从西藏引进20株云杉、10株北京杨 , 从索县引进30株高山柳 , 在市区试种 。 后来 , 高山柳、云杉等 , 共存活了14棵 , 这14棵树成了那曲市区年龄最长的树了 。

本以为是好的开端 , 却还是无法施行大规模种植 。 就这样 , 那曲种树成了老大难 , 大家想尽各种办法引进各种树苗 , 但都失败了就这样10年过去了 。 很多人都要放弃的时候 , 转机出现了 。

新的项目、新的设备、新的方案、新的专家 , 重新就位 , 大家决定再为那曲努力一把 , 可前期的结果还是不如人意 , 团队在试验基地种了第一批树 , 长势也确实不错 。 结果 , 一个冬天过去 , 树死伤惨重“第一年种上 , 第二年死一部分 , 第二年种上 , 第三年又死一部分……你的信心啊!就是这么一点一点被打击没的”。 科研人员苦笑的说 。

那曲的环境确实太恶劣了 , 风太大 , 紫外线太强 。 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 , 在日头下站半小时 , 脸上就会爆皮 , 而且他们还经常需要“野外调研” , 零下十七八度是常态 , 那曲山路甚多 。 有时候遇上极端天气 , 真的是寸步难行 。 为了采种 , 他们需要淌水渡河 , 往返几次 , 手冻僵了 , 脚也都冻伤了 。

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不懈 , 他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种苗 。 可这也只是开始 , 因为那曲地理环境特殊 , 所以不能直接把种苗 , 从低海拔的地方运过来 。

而是移苗后 , 树苗需要在营养袋中原地待一年 , 这叫养根 。 然后再移到海拔稍高一点的地方 , 再适应一年 , 锻炼抗寒抗旱能力 , “修行”够了 , 才能到那曲迎接“终极考验” 。 当树终于被种上后 , 还要管护 。

总之 , 在那曲养一棵树 , 真的比养孩子还难 , 你要时刻观察它的变化 , 所以很多工作人员在这里一呆就是好几年 , 生怕这些宝贝树种出一丝差池 , 也因为他们的细心照料 。 这几年 , 那曲基地树苗接连成功越冬 , 平均越冬保存率75%以上 , 目前苗木保有量30多万株 。 如今那曲的街上 , 已经能看到树了 。 虽然不高大 , 却生机勃勃 , 让人心生喜悦 。

所以 , 如果有机会去那曲 , 看到路边的小树 , 一定要记得合张照啊!
因为 , 每一株都来之不易啊!

随着天气回暖 , 西藏也逐渐从冰封的世界里苏醒过来 。 都说不到那曲 , 不知西藏之精彩 , 所以有机会来这个外表冷酷 , 内心却很狂热的地方走一走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