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何时能与新冠共存?两个问题不解决,“躺平”后必将严重反弹


人类何时能与新冠共存?两个问题不解决,“躺平”后必将严重反弹


文章图片


人类何时能与新冠共存?两个问题不解决,“躺平”后必将严重反弹


文章图片


人类何时能与新冠共存?两个问题不解决,“躺平”后必将严重反弹


文章图片


不知不觉 , 新冠病毒已出现两年多 , 此前有专家预测 , 随着确诊人数增多以及新冠疫苗普及 , 人类将实现与新冠病毒共存 。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 , 截至目前全球累计确诊人数已超过4.5亿人 , 累计治愈人数超过3.9亿人 。

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解除“口罩令” , 放弃防控措施 , 选择躺平 。 这是否意味着人类现在已经能和新冠病毒共存了呢?这么说恐怕言之过早 , 原因有二 。 当人们能够着手解决以下两个问题时 , 或许才能真的说一句与新冠共存吧 。
其一 , 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 , 会出现纷繁复杂的后遗症 , 这是最不该被忽视的一点 。
在以往的实验中 , 研究人员发现 , 新冠康复者在出院后的1年内还遭受各类后遗症困扰 , 比如失眠、脱发、头痛、呼吸困难、记忆力减退、嗅觉以及味觉失灵 , 同时还出现诸如大舌头症、失忆等疑难杂症 。

随着研究的深入 , 近日牛津大学的专家们发现 , 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患者 , 不论症状轻重 , 脑部都会受损 , 同时加速大脑的萎缩 , 新冠病毒对大脑认知能力的损害提前了1-10年 , 简单来讲就是 , 一个人原本在50岁时出现认知能力的损伤 , 但由于感染了新冠 , 40岁可能就出现了此类症状 。 这类后遗症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被修复 , 但修复的程度未知 。 也可能永久伴随 , 不可逆 。

除了上述后遗症外 , 新冠病毒还能导致肺部纤维化 , 使康复后的正常运动成为一种奢侈 。 还可能损害男性功能 , 英国伦敦大学有研究发现 , 约5%的成年男性康复者遇到了此类情况 , 诸如睾丸体积减少以及勃起障碍等 。
3月12日 , 来自俄罗斯的传染病专家称 , 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还将出现1 型和2 型糖尿病 , 众所周知 , 糖尿病是一种只能控制而不可治愈的慢性病 , 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

其二 , 新冠病毒正出现异常免疫 , 或导致二次或多次感染 , 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
目前大家知道的有德尔塔毒株 , 以及取代德尔塔在全球肆虐的奥密克戎毒株 。 近日 , 法国科学家证实“德尔塔克戎”真实存在 , 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这个病毒不一般 。 研究发现 , 一个人感染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新冠病毒 , 病毒在人体内交换遗传物质后重组出新的病毒 , 即“德尔塔克戎” 。 目前欧洲多地、美国等地均发现了该变异毒株 。

新冠病毒在变异中 , 传染性可能会越来越强 , 致病性越来越低 , 如果进化成流感的水平 , 即便与人类共处问题也不大 。 但如果新冠病毒出现严重突变 , 导致二次感染或多次感染 , 甚至无视新冠疫苗提供的抗体 , 情况则很复杂 。
从当前最新的研究能发现 , 新冠病毒传染性强 , 出现免疫逃逸 , 一个人能多次感染病毒 。
总而言之 , 目前并不是与新冠病毒共存的好时机 , 除非新冠病毒不再具有后遗症或者不会出现二次或多次感染 。

假使人类以后真的与新冠病毒共存 , 那也是寻找到了一种平衡 , 或者新冠病毒进化得不再有致命性 , 而非简简单单躺平 , 等待每个人都感染一遍 。 别忘了 , 新冠病毒致死率不低 , 新冠肺炎还会引发各种后遗症 。 选择躺平的德国、韩国等已经面临严重的反弹 , 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急剧飙升 , 已经说明了问题 。
逃避不是解决方法 , 认清现实才是关键 , 希望在不久的未来 , 人们能够战胜新冠疫情 。
【人类何时能与新冠共存?两个问题不解决,“躺平”后必将严重反弹】【本文转载自原创作者:海空视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