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研究总院自主设计的亚洲首例300米级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海上安装在即
文章图片
“海基一号”平台是我国海上油气开发的“定海神针”与“降本利器” , 研究总院的工程师们用5年时间将我国导管架平台的应用水深从200米以内推进至超过300米 , 实现了我国在深水导管架技术从跟随向技术引领的转变 。
在此过程中 , 研究总院的技术人员们形成了多项重大创新突破与重大技术成果:
01 华山论剑 谁与争锋
以往 , 同等水深的油气田“水下生产系统+浮式生产平台”是最常用的开发模式 , “海基一号“作为我国首座应用干式井口开发的深水固定式海洋基础装备 , 大幅降低油气田开发钻完井和工程投资 , 节省油气田后续操作成本 , 持续发扬“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 。
02 强身健体 抵御风浪
南海是全球台风和内波最为活跃的海区之一 , 我承受的极端环境导致的基底剪力可达1万吨 , 所产生的基底弯矩达到220万吨·米 , 研究总院的设计团队通过创新总体规划技术 , 为我量身定制“健身”方案——优化水面结构尺寸 , 精简导管架水平层数量 , 大大提升了我对波浪力的抗性 。
文章图片
03 过五关斩六将
面对300m的巨型身高 , 通过创新独立式下水桁架结构设计 , 使我的体重“仅有”3万吨 , 比工作水深190米的荔湾3-1导管架还“瘦”930吨;
面对海底崎岖不平 , 充满沙波沙脊的复杂地貌 , 通过创新设计的阶梯式防沉板 , 让我能够完美贴合沙坡沙脊的形状 , 保证我站得稳、立得平;
面对巨大的沙波运动、恶劣环境条件对导管架在位运营安全的影响 , 创新设计应力水平级导管架在线监测方案级数字孪生系统开发;
面对复杂海洋环境条件设计团队创新采用时域波浪动力分析、谱疲劳分析及安全应对技术 , 确保我能够“健康工作20年”;
基于国内资源能力开展量体裁衣的建造安装方案设计 , 解决建造安装技术难题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03
一起向未来
导管架平台这个中国海油的老兵 , 正在走出浅水“舒适圈” , 为南海中深水油气资源经济高效开发提供重要支撑 。 “海基一号”所建立的干式井口开发模式将带动我国南海陆坡区域中深水区一大批油气田的经济高效开发 , 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图文 | 邵卫东 曾璐莹
漫画 | 源自碳客Lab
编辑 | 申辰 李佳斌
研究总院
传播总院文化 , 了解总院科技前沿
喜欢本篇内容
请给我们点个“赞”和“在看”吧
【油气|研究总院自主设计的亚洲首例300米级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海上安装在即】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可以让人用衬衫接电话的声学织物
- 最新消息|中国高安全性锂电池研究获新发现 为预防电池失控提供启发
- 电子|观想科技:积极开展电子身份证和数字货币相关技术研究
- 薄膜|我科研团队在小尺寸晶体管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研究团队|首款能“听见”声音的织物问世
- 天津|天津智能农业研究院一期今年建成 为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重点签约成果
- 安全|研究发现Linux和树莓派成为凭证黑客攻击的首要目标
- 网络|中国电信研究院发布5G用户用网感知质量测评报告
- 苹果|新专利显示:苹果在研究让Apple Pencil取代Touch Bar
- 网络|猴毛分身?柏林工业大学研究团队用一个神经元构建神经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