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不去辅佐曹操而是选择了刘备呢?

虽然不完全一致,但这个问题让我想到足球圈里的著名话题:“为什么梅西不选择加入西班牙籍,那样就可以跟随西班牙斩获世界杯欧洲杯了” 。

这就是功名怪、厚黑学受害者、慕强怪们的执拗和搞笑之处 。

在他们眼里,世间只有利益,只有功名 。

很多人总是爱用什么待价而沽之类的所谓“理由”来解释诸葛亮的出仕刘备 。说诸葛亮不出仕曹操、孙权等势力,是因为害怕自己去晚了,在人才济济的大集团里没有出头的机会 。乍听起来似乎还挺有道理,但诸葛亮这人,还在布衣白身的时候,就敢和朋友们吹水聊天时,指着朋友们一个一个地说你可以当县令你可以当太守,别人问他能当什么他就笑而不语 。

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 。"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

最常常被人用来误解诸葛亮躲避北方士人的,是紧随着这段之后的一句话 。

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

确实,诸葛亮不止一次感叹过北方士人很多且很强,这也的确是当时的事实 。并且,汉末时期,确实是有这么一些士人,因为觉得自己竞争不过北方中原又多又强的世族子弟,而选择到南方欠开发地区,暂且沽名钓誉,以待时机 。例如益州地区的董扶和任安就是典型的例子 。

公府、州十辟,公车三徵,不应 。董扶、任安从洛还,过见之,曰:“京师,天下之市朝也,足下犹之人耳 。幸其在远,以虚名屡动徵书;若至中国,则价尽矣 。”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辅佐曹操而是选择了刘备呢?】他们在中原仕途遭遇不顺,就索性躲回益州老家,专门做别人的老师 。后来,由这两个人教出来的益州士人们,个个都学足了他们那一套,蜀汉政府请他们出来做官,不是装死拒绝,就是即便勉强接受官职仍然扭扭捏捏成天说些蜀汉必亡的风凉话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人的徒子徒孙里,最出名的那个人,叫谯周 。

而这个谯周,干过最出名的事,就是用他那如簧的巧舌,劝服了刘禅以最快的速度投降曹魏 。

说穿了,如果是沽名钓誉之徒,即便他们没有在第一时间出仕曹魏(或者其他占据中原的眼见要统一大势力),也终将会在未来某一个合适的时机,用最大的筹码去投降,然后换得尽可能多的荣誉和尽可能高的地位和官职 。

但是,诸葛亮和这种人是不一样的 。

他如果是为名利,又有什么必要跟随一个被人撵着打追着踹了大半辈子,而当下依旧处于分分钟被人灭的危机之下刘备?

他如果是为名利,又有什么必要在已经先帝驾崩之后,蜀汉举国军政皆在己身的情况下,一次又一次拖着那老迈的身躯,去翻越那崇山峻岭,矢志不渝地去北伐,最后把自己累死在军营中?

他如果是为名利,又怎么可能在死后只留下八百棵桑树、十五顷田给自己那八岁都不到的儿子?

不管是小说还是正史,三顾之恩的君臣之义,难道还写得不够明白吗?为什么总还是要发出这种厚黑疑问呢?

最后,还是用裴松之的话和杜甫的一句诗做个结尾吧 。

臣松之以为魏略此言,谓诸葛亮为公威计者可也,若谓兼为己言,可谓未达其心矣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其他网友观点

当时曹操麾下已有五大谋士,皆卓异善谋之士,虽一直被器重的郭嘉虽夭殁,但荀彧被之视为张良,根本不需诸葛亮,更没有他的席位 。曹魏的天空群星璀璨,不如在蜀汉的天空,孤月常明 。诸葛亮由此而舍操而事备也

其他网友观点

你好,我是国风

是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曹操是一个经营权利的人,跟随他的文武皆为一己之私利,因为曹操这有足够的狗粮,又有名正言顺的狗屋 。所以这些甘为鹰犬的东西才会趋之若鹜!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辅佐曹操而是选择了刘备呢?

文章插图

但似如司马徽,崔州平,庞德公,孟公威,石广元,诸葛亮,包括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等人,都是真正的国士 。当此乱世,隐迹藏形 。将一片拳拳忠军爱国之心赋予山水,也不甘屈身权贵为五斗米而折腰 。义士多在颖川,大可能因为荆楚之地,远离天下纷争 。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辅佐曹操而是选择了刘备呢?

文章插图

显是,如果没有刘备,倾定天下气数的这些明士都会报定一样的信念:自古以来,治乱无常 。自高祖斩蛇起义,诛无道秦,是由乱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乱;光武中兴,重整基业,复由乱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复四起:此正由治入乱之时,未可猝定也 。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补缀乾坤,恐不易为,徒费心力耳 。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但岂知会出现刘备这等逆势拯天的豪杰英雄呢:先生所言,诚为高见 。但备身为汉胄,合当匡扶汉室,何敢委之数与命?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辅佐曹操而是选择了刘备呢?

文章插图

这是何等的豪气?便是泰山压顶,自也要让他落不实诚,虎口余生,也要掰掉他两颗牙齿 。孔明也正是被他这不屈的气概感染,毅然决定放弃自己以前的信念,决然的出山 。哪怕自己注定要为这渺茫的信念呕心沥血而死,也再所不惜!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辅佐曹操而是选择了刘备呢?

文章插图

古人谓之:女为悦己者荣,士为知己者死!刘玄德草堂一拜:“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只手经纶风雷动,争得三分帝王起!孔明为这一拜,一生效犬马之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诚不负先帝之志也 。


诸葛亮为什么不去辅佐曹操而是选择了刘备呢?

文章插图

这里捎带着还要说一下投效东吴的这些名流,这些人根本没有国本之心,诚然是一群反贼,所谓的建功立业也不过是他们叛汉自立的名头,实在非天下之士,当初投效与东吴的庞士元其实也没有多少国士之心 。〈顶多强一点的还不堪屈身国贼!〉好在他命运两济,并未得到东吴的赏识投效于玄德帐下 。成就后世英名,死得其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