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上接01版

于城市而言 , 各类低碳环保工程践行“绿色大运”理念 , 公园城市的品质与能级不断提升;于未来而言 , 更为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提供了应用场景 , 为城市发展带来科技智慧的澎湃动能 。
大运会要来了!成都的“运动特质”也被挖掘和激发出来 , 所展现出来的强大“运动基因” , 激活了城市细胞 。 作为中国最具体育活力和体育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 成都仿佛成了一个天然的“露天运动场” , 全市达成了100%的“两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覆盖率 , 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如火如荼 , 天府绿道上千处体育设施“连线成片” , 体育运动成为新的生活风尚 , 新兴的运动场景和浓厚的运动氛围 , 仿佛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大运会“预热” 。
大运会要来了!成都大运会志愿者报名注册人数已达108万 ,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成都人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精神面貌 。 大运会与天府文化的邂逅 , 市民将志愿服务精神无限延伸 , 将把成都的城市活力、文明形象展现给全世界——志愿者精神迸发于一场盛会 , 却能长久滋养一座城市 。
【文化|上接01版】大运会要来了!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将全面推进场馆化运行 , 加强活动策划和赛事营销 , 开展青春歌会走进全国高校等主题文化活动 , 进一步放大赛事品牌效应 , 吸引更多市民和企业关注、支持和参与大运会 , 共享大运机遇 。
成都成就梦想 。 风雨兼程的成都大运人 , 将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 成都大运会作为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关键一步 , 承担起了将天府文化传向世界的职责与使命 。 外联内修 , 面向未来 , 城市的发展最终会转化为市民对生活的美好体验和幸福表达——宜居宜业 , 山水人城和谐相融 。
盛邀全球:百日之后 , 共赴成都大运 。
成都日报采访人员 黄一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