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难封侯是因为知道淮南王造反而不告发导致汉武帝怀疑吗?
大体上不是 。
李广本人政治思维简单,是事实,他在参加平定七国之乱时,草率接受梁王封的将军职务,是汉景帝不喜欢的原因 。但远没有达到汉武帝也不封的地步 。
汉代封侯条件严,不是皇帝想封就封 。汉武帝规定,俘虏或斩杀匈奴单于、左右贤王、乃至大将当户以上,可封侯 。
如果运气不好,逮不到这些大鱼,积累敌军的人头也可以 。
比如一次作战斩杀俘虏1000匈奴人 。但是作为将军得剔除本方伤亡,比如带4000人作战,斩杀敌军3000,结果部队全军覆没了,这其实就是作战失败,不追究你的责任就算看在拼命作战的份上,哪还有封侯的待遇呢?
纵观历史,李广就没有一次净斩杀俘虏敌军1000以上的 。
也许是运气不好 。李广的小儿子李敢,跟随卫青霍去病出战都封了关内侯(不是列侯,是最低待遇的个人终身侯) 。可是李广前后5次出击匈奴:
第一次,李广带1万骑兵出战,结果全军覆没 。李广被俘后逃回 。
第二次,李广以偏将军跟随卫青,结果6军只有李广零军功(广军无功)
第三次,与张骞出战 。4000骑兵与匈奴4万作战,全军覆没 。迷路的张骞主动承担责任,李广无功 。
第四次,没有遭遇敌人 。
最后一次,大军失期,李广没有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导致被卫青击败的匈奴人逃跑了,为不受小吏质询而自杀 。
其他网友观点两个字,军功,立功 。没功劳,封侯你以为你是皇亲国戚?
其他网友观点
知道淮南王造反而不告发这是电视剧中的情节,剧情是汉武帝由李广护驾去淮南王封地巡视 。淮南王刘安正密谋造反,席间试图收买李广,以刺杀汉武帝 。话中每每提到李广不曾封侯的伤心事,李广没有表示一丝对汉武帝的不满,说这不能影响其对皇帝的忠诚 。话不投机,拂袖而去 。淮南王叹道:“憾山易,憾李将军难!”事后李广并没有把此事上报汉武帝 。剧中汉武帝一直信任李广,只是李广的战绩达不到封侯标准 。
真实的历史上,汉武帝时期,李广为什么没能封侯
【李广难封侯是因为知道淮南王造反而不告发导致汉武帝怀疑吗?】汉武帝时期,可谓是封侯的绝佳时机,跟着卫青和霍去病的将军们,在李广看来有一些甚至是阿猫阿狗的角色,这些人居然都封了侯,可是他呢,仗打得不少,就是没有被封侯,也难怪李广感慨,那么汉武帝时期为何没有给李广封侯呢?倒不是汉武帝吝啬侯位,不舍得给李广封侯,而是按照封侯的条件,李广确实不够资格 。
汉武帝曾经让他与卫青,公孙敖等人各率1万人去与匈奴决战,结果呢,匈奴认定了打李广就是打汉武帝的脸面,所以集中优势兵力,多倍于李广兵力,结果李广被俘,后来李广逃脱,但总归是丢了脸面 。
后来,张骞奉命与“飞将军”李广,率军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地区),进击匈奴 。由于张骞没按时和李广汇合,李广所部被包围,虽然作战英勇,但是伤亡很大 。按汉朝的法律,张骞耽误了预定的日期,降为平民,李广没赏没罚 。
李广参加的最后一次大战役,卫青已经是主帅了 。因为受武帝嘱咐不能用李广为先锋,卫青拒绝了李广担任前锋的要求,而令其侧路袭击 。但是李广的坏运气再次发生作用,他居然迷路了 。这时的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自己知道这是最后一次参加大型战役了 。不仅没立成功封成侯,还要面对军法处那些笔杆子的羞辱 。绝望加羞耻,致使他引刀自刭,一代悲情名将就此陨落 。
汉武帝不给李广封侯是有道理的,李广确实不够资格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为什么现在培养一个飞行员这么难,而二战时期却有那么多飞机?
- 弯道安全行驶技巧
- 领导说有困难找他什么意思
- 康熙帝当众对他岳父佟国维破口大骂,皇帝难道不讲伦理道德吗?
- 床上畅享时总被打断真的比“死”更难受
- 零难度香脆坚果芝麻糖的做法(热菜菜谱)
- 春节开车回家,高速行车要领
- 酒驾监管:执法人员惩治意识不足,酒驾现象难遏制!
- 非法改装车交通安全隐患多,车主很难获赔偿
- 房子卖了心里难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