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打仗从不缺粮,为何花了43年才灭掉弱小的蜀汉?
魏国灭蜀之所以耗时43年之久 , 不是因为缺不缺粮的问题 , 更不是因为缺不缺兵的问题 , 而是因为有没有灭蜀之“心”的问题 。实际上 , 魏国本来就缺乏一鼓作气灭掉蜀国之心 。
魏文帝时期 , 曹魏的战略是从坐山观虎斗到死踹东吴 。

文章插图
公元220年 , 曹丕废汉建魏 。也就是在这一年 ,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被吕蒙击败 , 关羽战死 , 刘备失去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 。次年 , 刘备在益州称帝 , 并为夺回荆州 , 为关羽报仇而发动夷陵之战 , 亲率大军攻打东吴 。面对来势汹汹的蜀军 , 东吴求和不成 , 只好像北方的曹魏称臣 , 以求得外援 。
面对东吴来降 , 当时曹魏朝中也有人建议趁蜀吴相争之机出兵 , 进而一统天下 。结果 , 曹丕却选择坐山观虎斗 , 静观其变 , 白白错失了这个机遇 。

文章插图
而更让曹丕始料未及的是 , 孙权翻面比翻书还快 , 在夷陵之战中击败蜀汉后 , 他很快就重新恢复蜀吴联盟 , 再次把曹魏当成是敌人 。于是 , 曹丕从此就记恨上东吴了 , 此后便先后三次大规模伐吴 , 但都徒劳无功 。
魏明帝时期 , 由于蜀汉不断的北伐行动 , 曹魏将战略转移到对蜀作战 。但此时曹魏并没有灭蜀之心 。魏明帝时期 , 蜀汉主政人物诸葛亮频频组织北伐行动 , 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 , 不断出名进攻曹魏的雍凉之地 。此时 , 曹魏的曹氏宗亲已不堪重用 , 对外统兵御敌的重任只能依靠司马懿 。而深谙权术的司马懿 , 自己心里也很清楚“飞鸟尽 , 良弓藏”这个道理 , 明白只有蜀国这个威胁继续存在 , 自己才能不被曹氏诛灭 。

文章插图
所以 , 司马懿统兵与蜀汉对战多年 , 但不论战局是好是坏 , 都始终没有一举消灭蜀汉的决心和念头 。而这也是蜀汉得以一再北伐消耗国力 , 也没有引来曹魏倾尽全力的报复打击的原因所在 。
到了司马懿掌权时期 , 司马懿又忙于镇压内部 , 而无心灭蜀 。魏明帝死后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 , 一举诛杀曹爽势力 。此后 , 司马懿虽然掌握曹魏大权 , 但曹魏内部忠于曹氏 , 反对司马氏专权的势力 , 还不断起兵反抗 。所以 , 司马懿晚年一直都忙于弹压和诛灭曹魏内部反对自己的势力 , 根本没心思理会蜀汉 。

文章插图
直到司马懿之后 , 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彻底控制曹魏大权 , 才开始发起灭蜀战争 。
而很显然 , 动真格后的曹魏 , 并不是国力孱弱的蜀汉所能抵挡得了的 , 毕竟蜀汉的人口规模不到曹魏的四分之一 , 而且蜀地的社会生产力也都远比不上坐拥中原的曹魏 。因此 , 没几个月功夫 , 蜀汉就被曹魏所灭 。

文章插图
【魏国打仗从不缺粮,为何花了43年才灭掉弱小的蜀汉?】综上所述 , 曹魏之所以没能在短时间内消灭国力远不如自己的蜀汉 , 可不是曹魏军力和粮草的问题 , 也不是诸葛亮和姜维太厉害 , 而是因为曹魏在很长时间内 , 就没有真正动过灭蜀的心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其他网友观点
三国当中 , 魏国最强 , 蜀国最弱 。蜀国的存在 , 有其天时地利人和的特殊条件 , 我试做一下分析 。

文章插图
蜀国的建立 , 从天时上说 , 赤壁之战 , 孙权为了联合刘备共同抗曹 , 就把荆州要地借给了刘备作为根据地 , 从此刘备摆脱了四处流浪寄人篱下的生活 , 在刘备诸葛亮的苦心经营下 , 刘备借助赤壁之战的胜利 , 与孙权瓜分胜利果实 , 趁机开疆拓土 , 先后占据了四川与汉中 , 自己在成都称帝 , 让关羽驻守荆州 , 经过诸葛亮的尽心辅佐 , 蜀汉初期 , 人才济济 , 天时地利人和占尽 , 达到极盛 。但是此时的曹魏 , 东吴都是刚刚建立 , 国力强盛 , 蜀国也没有任何可乘之机 , 只能鼎足而立 。

文章插图
盛极必衰 , 在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 , 蜀汉疆域顿时缩减 , 接下来张飞被杀 , 刘备不自量力起兵伐吴 , 夷陵大败 , 损失惨重 , 自己病死在白帝城 , 托孤诸葛亮 , 此时的蜀国已经进入了防守形势 , 魏国扔然强大 , 东吴夷陵之战后彻底站稳了脚跟 , 大形势已经不利于蜀国了 。诸葛亮辅佐昏庸无能的刘禅 , 南平孟获 , 东结孙权 , 继续奉行联吴抗曹的外交政策以求自保 , 而且六出祁山 , 以攻为守 , 均以失败告终 , 究其原因 , 蜀国实力根本不具备吞灭魏国的条件 , 但诸葛亮却表现出强势的进攻姿态 , 与东吴两边遥相互应 , 让曹魏两面受敌 , 疲于奔命 , 如此一来 , 曹魏虽然强大 , 却顾此失彼 , 不敢轻易主动对东吴与蜀国发起进攻 。

文章插图
诸葛亮死后 , 姜维继续奉行诸葛亮以攻为守的政策 , 但因东吴此时发生内乱 , 无暇配合蜀国两面骚扰魏国 , 所以曹魏能集中兵力 , 与姜维相持 , 但因蜀国地势险要 , 魏国内部司马氏想自立门户 , 根本腾不出来手 , 全力组织强大的力量对付蜀国 , 所以前期姜维与邓艾尚能相持 , 互有胜负 。但是在司马昭彻底掌控魏国局势之后 , 而且此时的东吴内乱持续发酵 , 只能自保 , 终于在邓艾与钟会的联合进攻之下 , 攻破了蜀国 , 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 进而形成了实力悬殊的南北晋吴对立 。这就是魏国灭蜀的整个形势发展变化过程 。蜀国与吴国两弱联合抗一强曹的战略决策 , 得到了孙权与诸葛亮的高度认可 , 并形成了共识 , 被诸葛亮与孙权彻底的贯彻执行 , 这就是蜀国与吴国制衡曹魏达到三国共存的根本原因 , 一旦这种制衡被打破 , 吴蜀两国必有一国被灭 , 唇亡齿寒 , 剩下的一国被灭也就是迟早的事了 。魏国虽然国力强盛 , 打仗不缺粮 , 但困于吴蜀两面牵制 , 一直无法施展拳脚 , 所以只能拖了四十三年 , 吴蜀联合的形势改变了 , 才能破了这个局 。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魏国粮食丰富?有证据吗?若说吴国鱼来之地还说得过去 。曹操打仗 , 无非抢江南物丰人智 , 难道曹魏准备打下江南吴 , 蜀 , 发粮救济?连盐 , 鱼米都奇缺 。所以意在抢夺江南 , 鱼肉百姓 。[发怒][酷拽][捂脸][打脸][大笑][哈欠][吐血]
推荐阅读
- 古代没有罐头压缩食品,那行军打仗都吃什么?
- 王熙凤总是夸耀王家的地位显赫,为何却从不提自己的父亲?
- 魏国和吴国的分界为什么不是长江?对此你怎么看?
- 为什么银行工作人员,从不把钱存进银行?
- 《红楼梦》里,贾雨村他受人恩惠,却从不回报,算不算忘恩负义之人?
- 古人下完馆子,丢一锭银子就走,店家为何从不阻拦?不怕给少吗?
- 为什么感觉古人吃完饭不问多少钱,放下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阻拦?
- 为什么电视剧里打仗时是团长带兵打仗?
- 士兵不打仗也会吃粮草,可为何一打仗,就会出现粮草不够的情况?
- 久处不厌,闲谈不烦,从不敷衍,绝不怠慢。身边有这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