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消灭了陆逊东吴军,孙权是选择逃跑还是死战?

首先要说一下 , 刘备即使在夷陵之战击败了陆逊 , 也很难全歼对方 。而在陆逊之后 , 孙权还在江陵有第二道防线 , 手里的兵也比刘备多 , 远没到要逃跑或是死战的地步 。而在最不利的情况下 , 孙权还可以退守江东 , 刘备很难取得全胜 。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消灭了陆逊东吴军,孙权是选择逃跑还是死战?

文章插图

因为国力有限 , 夷陵之战蜀汉参战的兵力其实很有限 , 按照史书记载 , 刘备伐吴的总兵力大约只有4、5万人加上五奚蛮夷约万人 。到夷陵之战前 , 蜀汉大军已经深入吴境数百里 , 沿途留下了不少驻军 , 加上驻守江北预防曹魏的黄权所部 , 刘备在一线的部队最多只有4万人的样子 。

而东吴的实力显然要比蜀汉强的多 , 仅陆逊在夷陵的部队就有大约5万 , 此外在江陵还有诸葛瑾的2万大军 。在夷陵前线刘备的兵力还弱于陆逊 , 加上陆逊本身也是名将 , 因此即使刘备取胜 , 也不大可能全歼吴军 。陆逊有机会大部分部队撤到江陵继续抵抗 。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消灭了陆逊东吴军,孙权是选择逃跑还是死战?

文章插图

江陵是荆州的第二大城 , 仅次于襄阳 , 城墙高大 , 易守难攻 。当年赤壁之战以后 , 周瑜挟余胜之威 , 带着孙刘联军围攻江陵 , 都花了差不多1年时间才打下 。陆逊在和诸葛瑾会师以后 , 兵力还是和刘备相当 , 刘备想夺取江陵没这么容易 。

此外东吴的实力远不止这些 。孙权几次攻打合肥出动的兵力都在十万左右 , 因此他还有余力增援江陵 。因此刘备在江陵还有很大一场恶仗要打 。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消灭了陆逊东吴军,孙权是选择逃跑还是死战?

文章插图

即使刘备侥幸夺取了江陵 , 孙权也没到无路可走的地步 , 还可以退守江东 。在夺取江陵以后 , 刘备在荆州就处于曹魏和东吴的两面夹击之中 , 不可能冒险全力东进 。所以孙权一样有机会继续割据 , 并不需要考虑逃跑或者是死的问题 。

当然 , 实在不行的情况下 , 孙权肯定会投奔曹魏 。毕竟一旦刘备胜利 , 曹丕和刘备之间的矛盾会激化 。此时孙权会是一个很有用的棋子 , 曹丕会加以善待 , 结局肯定比落刘备手里好很多 。

其他网友观点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消灭了陆逊东吴军,孙权是选择逃跑还是死战?】夷陵之战表面上是刘备发动的一场复仇大战 , 实际上是刘备政治生涯最后的放手一搏 , 刘备想趁自己人生最后的时机为他所建立的政权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 打着为关羽复仇的旗号 , 想要夺回荆州 , 拓展蜀汉的战略纵深和政治前景 。

荆州对于蜀汉来说 , 就是发展的命脉所在 , 没有荆州 , 蜀汉只能偏安一隅 , 失去争夺天下的资本 , 刘备是绝对不会允许荆州丢失的 , 即使冒着曹魏虎视眈、渔翁得利的风险 , 也要发动这一场夷陵大战 , 刘备是势在必得的 。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消灭了陆逊东吴军,孙权是选择逃跑还是死战?

文章插图
刘备

可惜历史上的夷陵之战 , 刘备战败了 , 刘备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他太急躁了 , 放弃了水军 , 同时让蜀军全部驻扎在密林中 , 才被陆逊寻找到了战机 , 刘备败得心不甘、情不愿的 , 事实上 , 刘备也并非没有取胜的可能 。

如果刘备不要放弃水军 , 如果刘备不要让军队全部驻扎在森林中 , 如果刘备不要急于决战 , 而是利用孙权与曹丕之间的矛盾 , 无法攻下夷陵后暂时退兵 , 等到秋收和天气转凉快后再开战 , 如果刘备从南边的武陵郡入手 , 另派出一支军队攻击陆逊的话 , 那么刘备还是有可能在夷陵之战取胜的 。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消灭了陆逊东吴军,孙权是选择逃跑还是死战?

文章插图
孙权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中 , 击败了陆逊 , 那天下形势会如何发展?

首先 , 孙权是绝对不会投降的 , 要是想投降的话 , 赤壁之战孙权早就投降了 , 孙权的选择只有对抗到底 , 以孙权的特点来看 , 陆逊只是前线抵抗刘备的第一道防线 , 在陆逊身后 , 显然还有荆州江陵城第二道防线对抗刘备 。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消灭了陆逊东吴军,孙权是选择逃跑还是死战?

文章插图
孙权与陆逊

江陵城是整个荆州的核心 , 城坚墙固 , 易守难攻 , 当年周瑜率军攻打曹仁镇守的江陵城 , 打了一年 , 还是曹仁主动弃城 , 周瑜才占领江陵城 , 可以攻城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 可是如果刘备不能拿下江陵城 , 就无法继续攻击孙权 , 不过攻城战是陆战 , 对于刘备来说 , 还是有把握的 。

而江夏郡就是孙权的第三道防线 , 这是险要的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口 , 是孙权利用水军所长阻击刘备的最好位置之一 , 刘备手下的水军实力怎么也是不如孙权的水军实力 , 所以刘备能不能攻下江夏郡 , 是能否最后击败孙权的原因 , 如果前面两道防线孙权都败了的话 , 江夏郡可能也守不住 , 因为军心已失 。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消灭了陆逊东吴军,孙权是选择逃跑还是死战?

文章插图
夷陵之战

柴桑(今九江)就是孙权是第四道防线 , 这可是孙权最后一道防线了 , 如果柴桑丢了 , 整个江东再也无险可守 , 孙权就会开始向东南沿海逃走了 , 如果不逃 , 孙权将会被刘备俘虏 。

同时 , 孙权也会不断地向曹魏求援 , 如同当年曹魏被孙权攻击襄樊时向孙权救援一样的道理 , 孙权长袖善舞 , 善于利用各方政治势力寻求平衡 , 如果刘备壮大了 , 曹魏也不想看到 , 所以孙权会拼命向曹魏示好 , 以换取支援 , 哪怕把他的儿子送到曹魏去当人质 , 孙权也不会犹豫的 。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消灭了陆逊东吴军,孙权是选择逃跑还是死战?

文章插图
曹丕

所以大概率孙权就会这么做 , 在刘备一面攻击孙权时 , 孙权一面向曹魏送子为质、寻求支援 , 一面积极抵御刘备 , 至于投降 , 孙权的字典里应该没有这个词 , 他也不可能会投降 , 但是天下的形势如果这样发展的话 , 那对曹魏统一天下来说 , 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 当然前提是曹丕足够聪明 。

刘备与孙权打越热闹 , 对曹丕来说越高兴 , 因为曹魏就是螳螂捕蝉身后的黄雀 , 曹丕如果能在刘备吞并孙权的过程前利用机会大举进攻 , 那将是曹丕统一天下的绝佳机会 , 这个机会连曹操都没有 , 只有曹丕有 , 但不管形势如何发展 , 只要刘备在夷陵之战取胜 , 孙权都是输家 。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消灭了陆逊东吴军,孙权是选择逃跑还是死战?

文章插图
刘备、孙权、曹操

孙权最好的结果就是战败逃走 , 最坏的结果就是战败被杀 , 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刘备赶出江东 , 很有可能会来到今天的台湾岛 , 度过孤苦的一生 , 而刘备则和曹丕划江而治 。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 孙权无须逃跑 , 也无须选择死战 , 原因如下:

一、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目的不是灭吴 , 不仅仅是为关羽、张飞报仇 。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消灭了陆逊东吴军,孙权是选择逃跑还是死战?

文章插图

《三国演义》本是小说 , 不能当历史看 。刘备称帝后 , 为什么要发动夷陵之仗?绝不仅仅是手足情深 。事实上 , 刘备和关羽、张飞私交甚厚不假 , 但并没有结拜一事 。即便刘、关、张真的结拜了 , 刘备也不可能仅仅为关羽的死 , 置江山、社稷于不顾 。刘备是卓越的政治家 , 绝不会过分感情用事!文友们不要被罗贯中骗了!

二、刘备要打这一仗 , 是因为荆州对蜀汉政权同样重要 。

荆州一失 , 刘备疼到心里 。一是大量人才、兵员、土地丧失 。二是刘备和孔明定下的两路夹攻中原的北伐计划会流产 。荆州一失 , 孟达、申耽投魏 , 上庸、房陵、西城尽失 , 这一条北伐的路断了 , 蜀汉只能选择后来孔明从汉中出祁山的北伐路 , 道路崎岖 , 运粮运兵都甚为困难!

三、刘备已经伐吴夺回荆州是有把握的 , 最多不分胜败 , 没想到会被火攻而惨败 。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消灭了陆逊东吴军,孙权是选择逃跑还是死战?

文章插图

东吴的周瑜、鲁肃、吕蒙三大都督 , 刘备均有所忌惮 , 在刘备伐吴前 , 已死了!刘备刚刚打了赤壁大仗 , 在荆州也曾攻城略地 , 三家分荆 , 成鼎足之势 。刘备攻益州 , 沒费太大气力!和曹操夺汉中 , 又大胜 , 耗退曹操 , 还干掉曹操的族弟夏侯渊 , 刘备得意洋洋 , 找到了军事家的感觉!加之 , 刘备当时手下纠集了四海精锐 , 虽关、张已亡 , 但他认为以水军见长的东吴 , 在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将情况下 , 远不是自己对手!孙权曾亲率十万之众、挟赤壁大胜余威 , 仍没能拿下合肥 , 怕他作甚?在逍遥津 , 孙权被率八百之众的张辽差点活捉 , 张辽竟吓得江东小儿不敢夜啼!所以刘备伐吴时自信心爆棚!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消灭了陆逊东吴军,孙权是选择逃跑还是死战?

文章插图

四、刘备明白:曹魏在侧 , 想坐收渔翁之利 。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消灭了陆逊东吴军,孙权是选择逃跑还是死战?

文章插图

刘备和东吴开打 , 双方都有后顾之忧 , 不可能拼光所有血本 , 都知道鹬蚌相争 , 渔翁得利的道理 。所以 , 无论谁得胜 , 都会适可而止 。刘备想打一场胜仗 , 逼迫孙权还回荆州!孙权、陆逊想打胜一仗 , 逼刘备承认荆州易主的事实 。所以 , 刘备打败了东吴 , 会逼迫孙权返还荆州!东吴胜了 , 仍留有余地 , 并没有乘胜活捉刘备!刘备作战 , 也就七八万 , 估计是当时蜀汉全部兵力的二分之一!当然 , 刘备如孤军深入 , 被苏轼赞为“亲射死 , 看孙郎”的孙权绝不对投降!当年曹操十几万大军扑来 , 他都没怕 , 还怕老打败仗的老兵油子刘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