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前,央视播了一段保护国宝的节目,马上就有警察被盗墓贼报复


7年前,央视播了一段保护国宝的节目,马上就有警察被盗墓贼报复


文章图片


7年前,央视播了一段保护国宝的节目,马上就有警察被盗墓贼报复


文章图片


7年前,央视播了一段保护国宝的节目,马上就有警察被盗墓贼报复


文章图片


7年前,央视播了一段保护国宝的节目,马上就有警察被盗墓贼报复


7年前的5月27日早上 , 央视播了一段保护国宝文物的节目 , 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 当天晚上10点多 , 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文物保卫分局局长王红岩家中的玻璃 , 被人用钢珠打碎 , 落了一地 。
很显然 , 王红岩知道是谁干的 。 因为他在事后 , 说了这样一句话:

“他们在山上都能找到墓穴 , 要找到我家当然也很容易!”
原来 , 胆大妄为、挑衅文物保卫局长的 , 正是当地盗墓贼 。 而这一切 , 都跟央视当天播的新闻有关系 。 因为 , 节目讲得正是震惊全国的“11·26特大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 。
此案 ,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追缴被盗文物最多、单案抓获犯罪嫌疑人最多的案件 。 此案的告破 , 令大量盗墓贼瑟瑟发抖的同时 , 也让一些人对参与侦破工作的警察们恨之入骨 。

而该案的主犯 , 正是纵横盗墓界30年的“盗墓祖师爷”姚玉忠 。
想当年 , 姚玉忠风光时 , 硬是被当成“中国盗墓第一人”、“关外第一高手” 。 甚至 , 他还曾放言:我有自己的一套 , 瞧不上洛阳铲 , 100个考古专家都没有我一个人厉害 。
那么 , 王红岩和他的同事们 , 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让这位“盗墓祖师爷”落网 , 一步步破获这起大案的呢?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一切都要从2014年开始说起 。
一:2014年立案王红岩局长是2008年 , 被调到朝阳市牛河梁分局来工作的 , 早前他曾在消防部门工作 。 多年的部队化工作经验 , 让他练就了一身好本事 。
牛河梁这个地方 , 最让全国盗墓贼惦记的就是红山文化遗址 。 每一年 , 都会有大量外省盗墓贼偷偷潜入 , 让当地警方是防不胜防 。
说起红山文化 , 也确实是非常了不得的发现 。
一直以来 , 咱们都认为中华文明基本在长城以南 , 长城以北应该没什么文物 。 但后来 , 考古学家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等地 , 发现了距今约5500 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等 。
这一发现被誉为“东方文明的新曙光” , 甚至被认为是将中华文明提前了1000多年 。
于是 , 从2008年起 , 牛河梁文物部门就对红山文化进行了宣传工作 。 这样一来 , 以前在当地老百姓眼里 , 那些只能用来垒猪圈的“破石头”、“破罐子” , 就都成了几千年前的文物 , 很值钱 。 一些农村人 , 甚至有意识地跑到山上去捡这些东西 。
只是在当时 , 还没有人发现有盗墓贼的出现 。
2012年的一天 , 牛河梁博物馆开馆了 , 吸引了大量人员进来参观 。 当时 , 负责文物保护的王红岩和同事们 , 就已经发现了不对劲:人群里可能有盗墓贼 。

常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他们 , 进博物馆参观的共有3类人:
一类是游客 , 这些人一般都是走马观花式地看 , 什么漂亮他们就看什么 , 很少仔细研究;
一类则是专业考古人士 , 他们看得很全面、很认真 , 什么年代越久、越有考古价值 , 他们就看什么;
最后一类 , 则是盗墓贼 , 他们看东西针对性很强 , 什么值钱看什么 , 有考古价值的陶罐他们看得不多 , 价格高的玉器是他们最为在意的 。 而且这类人 , 往往因做贼心虚 , 行为举止都异于普通人 。
通过细细地观察 , 王红岩和同事们明白:牛河梁地区的盗墓高峰即将到来 。 为此 , 他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 工作人员也一增再增 , 以期严防死守 , 保证该地区文物的安全 。
然而 ,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 , 到2014年年底 , 他们最不想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地出现了多次盗墓痕迹 , 多个古墓葬群和遗址遭到了破坏 。 而且 , 周边文物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来路不明的红山文物 。
这其实就意味着:该地的盗墓已经非常猖獗 , 作案团伙也绝对不止一个 。 在这种情况下 , 一个专案组成立了 , 这就是:“11·26”专案组 , 其负责人正是王红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