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链再创纪录,欧洲制定太空交规,胡延平:我们不用急( 二 )


刻不容缓 , 我国也需“星座组网”近地轨道可容纳的卫星大约为6万颗 , 根据预测 , 到2029年左右 , 地球近地轨道就将存在57000颗卫星 。 也就是说很可能在2030年之后 , 发射低轨卫星看得不是技术 , 而是有没有位置了 。 星链计划的不断推进正在挑拨各国航天的神经 。 欧洲已经坐不住屁股 , 站起来开始反制星链 , 那我国呢?

2020年 , 我国“新基建”迎来新成员:卫星互联网 。 这说明我国并不是没有看到星链背后的危险 。 “观察者网”最近报道了有关我国相关星座组网计划的进程 , 目前我国还没开始真正的星座组网 , 此前发射的卫星大部分属于试验星 。 不过 , 在2022-2015年 , 我国将大规模发射卫星 , 届时星座组网也会步入正轨 。
好消息是 , 未来智库专家胡延平表示 , 我国一箭多星技术成熟 , 近地轨道发射能力也达到了25吨以上 , 未来一箭百星只是时间问题 。 更重要的是 , 支撑星链发射4万颗卫星计划的“火箭重复使用和回收技术” , 我国也有很大进展 , 没有无法攻克的门槛 。
总结来说 , 我国未雨绸缪 , 早早开始了星座组网工程 。 目前 , 星链卫星的发射数量超过2200 , 距离4万颗还有很大距离 。 在这期间 , 我国也将会建立自己的星链 , 保护我国的近地轨道资源 。 最后 , 我国未来的卫星互联网星座完全可以代替星链 , 保护我国的网络和信息安全 。 (蓝草)

星链再创纪录 , 欧洲制定太空交规 , 胡延平:我们不用
【星链再创纪录,欧洲制定太空交规,胡延平:我们不用急】星链把位置占完了怎么办?胡延平:我们一箭一百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