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之智子迷思一


《三体》之智子迷思一


文章图片


《三体》之智子迷思一



 《三体》智子定义:1.智子是三体人利用粒子加速器对质子进行二维展开 , 然后在其表面进行集成电路蚀刻 , 将展开后的质子变成智能计算机 , 编程之后得到可控的最小的人工智能物 。 2.可以通过控制智子的维度来控制智子的大小 。 3.一个原子核内部有两个质子 , 它们相互之间会遵循一定的运动规侧 , 比如自旋 , 可能两个质子的自旋方向必须是相反的 。 当这两个质子被从原子核中拆开 , 不管它们相互之间分离到多大距离 , 这个规则依然有效;改变其中一个质子的自旋方向 , 另一个的自旋方向也必然立刻做出相应的改变 。 当这两个质子都被建造成智子的话 , 它们之间就会以这种效应为基础 , 构成一个相互感应的整体 。 4.智子对空间的性质了如指掌 , 它们可以从真空中汲取能量 , 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高能粒子 , 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航行 。 5.智子可以自我修复 , 被撞击分裂之后可以快速恢复成原来一模一样的整体智子 。智子迷思一:将质子二维展开 , 需要很高的技术 。 将质子从十一维的架构开始 , 一路拆开维度支柱 , 并保留复原结构 , 展开到二维 。 而质子变成智子之后又可以随意复原到三维以上最高十一维的结构 。。。。。。
首先问题是能量 , 展开质子需要粒子加速器给予质子能量 , 我们可以理解维打开(断开)维度支柱需要能量 。 那么复原维度支柱同样也需要能量 。 智子又可以自我重新展开到二维 , 不再需要粒子加速器 , 自身可以随意收缩放大 。 在这个过程中 , 智子从真空里汲取能量就足够了?可以代替粒子加速器的功率输出?两个对撞加速管中的质子 , 各具有的能量为7TeV(兆兆电子伏特) , 总撞击能量达14TeV之谱 。 智子可以瞬间在真空中取得这么大的能量 , 那么岂不是可以作为永动机来使用?还需要什么核聚变之类的能量来推动飞船?
1TeV = 10的12次方电子伏特 。 单位换算为:
1TeV = 10的12次方eV
【《三体》之智子迷思一】1TeV = 10的3次方GeV
1eV = 10的-3次方KeV
1eV = 10的-6次方MeV
电子伏特(eV)代表一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C的负电荷)经过1伏特的电位差加速后所获得的动能 。
电子伏特与SI制的能量单位焦耳(J)的换算关系是1 eV = 1.6021766208(98)×10^-19 J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