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狮子和老虎不吃大熊猫?是因为打不过它吗?( 二 )



奔跑的狮子
如此一看 , 狮子和老虎这两个物种在自然栖息的状态几乎不会和熊猫有碰面的机会 。 即便是东北虎这种 , 活动范围也不会扩张至四川一带 。 所以它们虽然在自然界中表现强大 , 但要想互相捕食对方是没可能的 。

东北虎
不过我们可以把话题延伸一下 , 要是它们哪一天真的碰面了怎么办?毕竟想象中的情景 , 怎么都是有可能的 , 那我们接下来再细致地将它们进行比对 , 来瞧瞧到底谁更厉害?
大熊猫够厉害吗?大熊猫作为熊科中的大型成员 , 自然在体型上不会表现得太弱 。 成年大熊猫身长能长至1.9米 , 雄性体重能够达到160公斤 , 雌性体重稍轻 , 但也达到了120公斤以上 。 厚实的皮毛不仅能够为它们提供保护 , 黑白的色调还能帮助它们很好地隐藏在自然界中 。

成年大熊猫
大熊猫经过百万年的进化 , 已经表现为以食草习性为主 , 主食以竹子为主 。 由于竹子的能量非常少 , 所以大熊猫一天多个时候都在进食 。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大熊猫的基因出现了一种缺陷变异 , 这种变异科学家们认为是在始熊猫上开始出现 。

正在吃竹子的大熊猫
大约在2.4万年前开始出现异化 , 通过大熊猫的基因测序显示 , 这种饮食差异的转换可能是由一种T1R1/T1R3鲜味味觉受体缺失所导致 。
具体应是由T1R1外显子内的两个移码突变引起的 , 它能够感知到肉类中的高水平谷氨酸 。 失去对肉类的味觉感知 , 使得大熊猫开始转向食草 。 化石证据表明大熊猫的这种变化起始于7万年前 , 完全转化为草食大概在2万年左右 。

大熊猫演变
尽管大熊猫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素食主义者” , 但是它们体内仍然保留着肉食消化系统 。 也就是说肉对它们来讲也许不好吃 , 但能消化 , 而消化竹子中的纤维素则要归功于肠道中的微生物群 。

竹子
另外一点则是 , 大熊猫的咬合力其实并不差 , 成年大熊猫 犬齿的咬合力在1298牛顿 , 用于碾磨咀嚼的肉牙在1815牛顿 。 这么说可能没有什么对比感觉 , 如果要加一个对比 , 那就只有北极熊才能够突破这个咬合力 。 要知道现今体型最大 , 最凶猛的熊科动物就是北极熊了 。

北极熊
所以说不要小看了大熊猫 , 就算整天啃竹子 , 牙口也不赖 。 这个时候我们将老虎和熊猫进行一个比对 , 算上尾巴 , 老虎体长能够超过2米 , 体型变化较大 , 最高能够达到300公斤 。
在咬合力方面 , 老虎能够达到420公斤左右 , 这使得它们能够捕杀像水牛这种大型动物 。 而狮子的咬合力远不如老虎 , 从这一点来讲 , 狮子想要通过撕咬来对大熊猫进行伤害恐怕还很难 。

老虎则在这方面要强大得多 , 而且老虎作为独自捕猎的动物 , 其灵活性也比一般动物更厉害 。 它的爪子能够拍碎水牛的头骨 , 猎物选择方面老虎也偏爱较重的猎物 。 如果让老虎和大熊猫这俩遇上了 , 恐怕大熊猫也是凶多吉少 。

凶猛的老虎
但很难说谁能够完全压制谁 , 毕竟大熊猫也不是吃素的 。 力量和体型上面老虎也没有绝对的优势 , 以老虎这种单独狩猎的机会主义者来讲 , 如果大熊猫完全反抗 , 老虎也许在感到困难之后便会走开 。
不过要是狮子的话就挺难说了 , 狮子虽然各方面都稍逊老虎 , 但狮群可不是单独狩猎 。 雄狮会带领整个狮群进行围捕 , 通过一种分工合作来进行高效的捕食 。

狮群
狮子通常会合力捕杀超过500公斤的大型猎物 , 包括非洲水牛、长颈鹿 , 这些都是它们的猎物 。 食性杂 , 狩猎范围广 , 使得狮群在非洲草原上非常危险 。
如果狮群要对落单的大熊猫进行捕杀 , 很显然即便是熊科动物也很难躲过这种追捕 。 不过猫科动物的耐力普遍都比较差 , 狮子也一样 , 这是由于它们的心脏能力不如其他动物那么强大 。 体型更小的鬣狗在心脏与身体的比例中都能达到1% , 而狮子只有0.5%左右 。

鬣狗
如果大熊猫能够利用地形优势进行长距离的拉扯 , 或许有机会能够脱离狮群的捕杀 。 综合来看 , 狮子和老虎都能猎杀大熊猫并将其吃掉 , 特别是老虎这样攻击灵活多变的捕食者 。
如此看来 , 大熊猫的演化是一种缺陷吗?

正在吃竹子的大熊猫
机智的演化策略要说大熊猫本身在地球上生活了数百万年自然有它们的生存策略 , 很明显这是和它们的食草转换有关 。 脱离了捕食争斗的风险对大熊猫来讲能够提高它们的生存能力 , 这让它们不需要进行老虎、狮子这样的高消耗的捕猎行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