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小时候背诵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来是出自京西这座古村

油菜花|小时候背诵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来是出自京西这座古村

文章图片

油菜花|小时候背诵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来是出自京西这座古村

文章图片

油菜花|小时候背诵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来是出自京西这座古村

文章图片

油菜花|小时候背诵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来是出自京西这座古村

文章图片

油菜花|小时候背诵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来是出自京西这座古村

文章图片

油菜花|小时候背诵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来是出自京西这座古村

文章图片

油菜花|小时候背诵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来是出自京西这座古村

文章图片

油菜花|小时候背诵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来是出自京西这座古村

文章图片

油菜花|小时候背诵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来是出自京西这座古村

文章图片

油菜花|小时候背诵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来是出自京西这座古村

文章图片


【油菜花|小时候背诵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来是出自京西这座古村】
【推荐理由】
京西古道上的重要村落
相传是“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故里
一、初识韭园一条贯穿京西的商贸古道造就了沿途众多古村落 , 韭园村便是其中之一 。 这里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境内 , 南依九龙山 , 北临永定河 , 可谓是依山傍水的宝地 。

整个韭园村由东落坡、西落坡、韭园、桥耳涧四个自然村组成 , 因此也被称作“韭园四村” 。 村居多悬于山腰之上 , 依地势而建 , 分布得错落有致 。

韭园村历史悠久 , 成村于辽金时期 , 是古时候出入京西王平古道的第一个村落 , 村内至今还保留着众多历史遗迹 。

有元代著名词曲作家马致远的故居、金国时期士兵站岗放哨的碉楼、曾囚禁过宋朝徽钦二帝的大寨 , 以及进京的重要收费关隘牛角岭关城 , 还有古民居、古庙、古树等 。


【京西古道】古代拉煤运货的商队在位于京西的这条山路石道上日夜往返 ,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从京城到西部山区 , 再远至内蒙古、山西等地的商旅道路 。

二、不能错过1.马致远故居
“小桥流水人家”的取景之处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 这首脍炙人口的元代词曲《天净沙·秋思》曾经感动了无数文人墨客 , 对于作者马致远 , 虽然很难有史料佐证 , 但韭园村的村民们世代相传 , 坚信这里就是马致远的故里 。

当年 , 年少不得志的马致远在独自漂泊的旅途中 , 写下了“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 ”这首《天净沙·秋思》在文学界享有极高声誉 , 也使马致远被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

虽然马致远的确是元大都(今北京)人 , 但对于马致远准确的故乡 , 学术界还未有定论 , 可以确定的是 , 马致远的很多词曲都与其长时间在京西地区的生活经历有关 。

如果你也曾被马致远的断肠情思所触动 , 那么马致远故居应该是你的首要拜访之地 。 顺着石板路 , 走过小石桥 , 仿佛走进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之中 。
2.大寨
曾囚禁过宋朝徽、钦二帝

位于西落坡村外的一片山腰台地上 , 如今四面围墙大部分已坍塌 , 但地基仍在 , 从空中看仿佛一座坚固的堡垒 , 有一段断面石墙还能依稀看出当年的痕迹 。

从这里的地势及残存的遗迹可以推测出 , 当时的大寨很可能是一座军事设施 。 据传 , 北宋“靖康之变”后 , 金兵掳走宋朝徽、钦二帝北归的途中可能路过此处 , 并将两位皇帝关押于此 。
3.碉楼
留存至今的唯一金代建筑

位于西落坡村的一片民居之中 , 是金国时期士兵用来站岗放哨的设施 , 也是韭园村中唯一保留下来的金代建筑 。

碉楼建于金代中期 , 高约8米 , 里面有三层 , 山石砌成 , 白灰抹面 , 最下层建有通往上层的通道 , 楼身建有方孔用于瞭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