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是怎么来的?
太监这个职业之所以出现,是因为皇宫里有女人,而且有很多女人 。
皇帝嘛,老婆太多,又得让人照料,但是毕竟皇帝只有一个,万一哪个嫔妃红杏出墙怎么办?为了不让皇帝戴绿帽子,除了皇帝以外,宫里不能有其他男人 。
可是问题来了,宫里太大,成百上千的人住在里面,什么洗碗、吃饭、穿衣、睡觉……各种重活得有人干,女的体力跟不上,男的又不保险,所以,只好不男不女了 。
其他网友观点大家好,我是炒米,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关于太监起源的故事 。
太监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其实不太可考,应该是有人类的时候就可能已经有了 。因为在甲骨文里就有关于阉人的记录 。

文章插图
(甲骨文是不是很形象?)
而且太监在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里都有记载,虽然最初的目的或许未必是为了服务皇宫,但是基本个战争有关 。

文章插图
一直到明朝我们的先人还在延续着一个传统,那就是把战争俘获的幼年男孩进行阉割,然后在分配到皇宫和王府 。下西洋的郑和就是明军在攻伐云南时俘虏以后阉割分配到燕王府的 。

文章插图
历史记录最早主动阉割的是易牙,为了讨好齐桓公,狠下心不但把儿子烹了,给齐桓公吃;为了能够留在齐桓公身边,还一狠心把自己割了 。真是个狠人啊!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宦者竖刀以厚献于桓公,亦有宠,桓公许之立无诡 。

文章插图
历史上最后一个有名的主动自宫的太监,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李莲英,不过李莲英完全是因为活不下去了 。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其他网友观点但凡世界上每一种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与价值,尽管有些是不合理的,比如太监 。太监是一种职业,也算是一种文化,不过比较残酷与黑暗,甚至难以接受 。因为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正常的男人为什么不去做一个正常的男人,而是把自己弄得残缺不全,让人都觉得他“不正常” 。

文章插图
太监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群体 。说熟悉,是因为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鼎鼎大名的太监,比如乱秦的赵高;东汉与外戚及士大夫斗的你死我活的典型代表张让、赵忠等人;唐朝以“定策国老”自诩,蔑视皇帝为“门生天子”的李辅国、鱼朝恩之流;明朝将帝王“家务”大包大揽的王振、刘瑾、魏忠贤等滚滚诸公 。可以说,差不多每个朝代都有太监们赫炟登台,大舞特舞的机会 。而且,在我们观赏历史剧的时候,总能看到往来于宫廷之中那些垂手而立、低眉顺眼或衔枚疾走的身影;让人感觉陌生甚至费解的是,很少人知道太监究竟是怎样的一类人,是怎么产生的,及有那些历史渊源 。接下来,我们就对“太监”进行一个而全面剖析 。
太监的起源太监又称宦官,雅称“寺人”或“宦人”等,“太监”一词的使用始于隋唐时期,此后一直沿用到封建社会结束 。宦官可归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最初并不是土生土长于中原,而是源自于生活在渭水西部农业社会多妻制度的周部落 。

文章插图
(秦宦官赵高剧照)
公元前十二世纪时,周部落开始东扩 。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发率众诸侯联军灭商建周,专门滋生太监的宦官制度也随之进入中原 。宦官制度本质上是残酷的,但它是封建王权社会的必然产物,而且在世界史上随处可见他们的事例 。
就其范围而言,西方从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代希腊、罗马帝国及伊斯兰诸国;南方有印度、越南等国;北方有俄罗斯;东方的中国及朝鲜半岛 。差不多都是延续了数千年,随着奴隶或封建帝王制度的消灭而中止 。世界上唯一没有受宦官文化洗礼的国家,恐怕只有日本 。
太监产生的缘由帝王是一夫多妻制的倡导者,更是践行者,当他们拥有宠大数量的妻妾(妃嫔)后,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比如玄宗皇帝坐拥近四万佳丽 。帝王分身乏术,不可能面面俱到、雨露均沾,所以他们会担心众妃嫔有不轨的行为与想法 。为了防止她们“以身试险”,于是帝王们想出了两个办法:
一、修建高墙深院,将其隔离,也就是住进所谓的宫殿 。
二、杜绝她们与别的男人接触,斩断出现意外的可能 。
这样一来,旧的问题虽然解决,但又会滋生新的问题 。因为宫廷中总有些抛头露面的事情需要去做,比如采购东西、为皇帝办一些私事儿,或是传达一些口谕,甚至是到臣下府邸宣读圣旨等等 。如果将这类事情由女人去做,且不论合适与否,势必又给了一个女人接触外界的机会 。长此下去,必生事端 。

文章插图
如果由男人负责所有的宫廷琐事杂务,在个别事情上又不可避免地给了他们深入后宫的机会 。这样,帝王照样不能安心 。最终,帝王们想到了一个一劳永逸、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将这部分男人阉割,变为“废人”,以供差遣 。因此,太监也成为多妻制度下,男人(帝王贵胄)与他们的女人之间最理想的媒介 。
太监的来源世界上还没有男人喜欢阉割自己,某小说中的情节,不过是位为练就旷世神功而误入歧途的“武痴”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太监的来源只能有两种:
一、为金钱所诱惑 。
二、受到生活所逼迫 。
然而,宫廷中并不接受成年太监,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又不懂“舍身取才” 。所以,最终还是收买了那些因穷苦而无法过活的父母,孩子们被连哄带骗,带入宫中 。
太监的命运作为太监坯子的孩子们被阉割之后,有生之年是不能再与父母相见的,宫廷就是他们的生老病死的第二故乡 。然而,太监们的命运很悲催,因为他们面对的完全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无依无靠,举目无亲 。宫廷生活的黑暗,远超世人的想像,如果没有足够的谄媚和机警,他们连自保都做不到 。

文章插图
如果想拥有“出人头地”的机会,需得到资深大太监的庇佑,被其收为养子,近而得到接近皇帝的机会 。因为皇帝是权力的魔杖,只有接近了皇帝,才可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因此一位资深的老太监,身边必有一群前呼后拥的“儿子” 。
然而,按惯例来说,往往幸运者寥寥无几,不幸者熙熙攘攘,大部分孩子会悲惨的死去,少部分继续忍辱偷生,极少部分受到命运的眷顾 。所以,特殊的生存环境,惨痛的生活经历,也养成了太监们别致、难以置信的性情 。
太监的性格到此为止,可为太监归纳出几个特点:
一、自卑 。因为他们没有生育能力,算不正常人,更羡慕正常人 。
二、目不识丁,才学匮乏 。因为他们幼年入宫,生存下去才是最迫在眉睫的事情,根本不会得到接受高深教育的机会 。
三、仇视常人,极具报复 。因为他们因贫穷而变为“不正常”的男人,而这一切并非自愿,在他们心底有一种歇斯底里的绝望,一旦遇有机会,必然会释放 。
四、目光短浅,麻木苟且 。因为宫廷生活极度狭窄和现实,活下去,活得滋润虚荣,是他们永远且唯一的追求 。
五、浑浑噩噩,没有节操 。因为宫廷物欲横流,轻视节操,如果太监想做君子,那么更是一种不幸,因为他们来错了地方,投错了胎 。

文章插图
总结:太监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始终是皇帝手中的工具,只有被利用、发挥作用的同时,才会体现出昙花一现般的价值 。如果失去利用价值,等于重新回到生命原点,但唐朝的部分太监却是个例外,因为手中他们掌握了军权 。中国的太监有三个时代,也就是历史上所称的三个“宦官时代”,即东汉、唐朝、明朝,而且都处于朝代的中末期 。
事实上,从太监诞生之日起,他们也被富人当作奴隶买卖和使用 。宋朝时,政府下令禁止民间蓄养阉奴,从此太监才被贴上了专门服务于皇家的标签 。
【太监是怎么来的?】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其他看法!
推荐阅读
- 家庭版烤肉的做法 家庭版烤肉怎么做
- 油炸小笼包制作方法 油炸小笼包怎么做
- 大肉馅饺子怎么做 大肉馅饺子的做法
- 乌龙头怎么做好吃 制作凉拌乌龙头的方法
- 人参鸡汤的做法 人参鸡汤怎么做
- 莼菜鳜鱼丸煲怎么做 莼菜鳜鱼丸煲美食的做法步骤
- 怎么做生榛子 做生榛子的方法
- mp280打印机老是墨盒对不齐怎么办 教你如何正确安装
- 怎么让手机当车钥匙 手机钥匙是怎么样的
- 笔记本电池维修 笔记本电池坏了要怎么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