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日常使用消毒剂时该注意些什么? 需要避开哪些误区?
■采访人员 王江黎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 , 全民的个人、居家、公共场所防护意识不断增强 , 各式消毒剂也开始走进大众视野 。 很多人只知道消毒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 , 但并不了解消毒防护需要适度、适量 , 如果方式方法不合理 , 反而会适得其反 , 对身体或环境造成伤害 , 甚至导致意外发生 。 那么日常使用消毒剂时该注意些什么?需要避开哪些误区?采访人员联系采访了疾控专家 。 日常需避开这些室内外消毒常见误区:
误区一:室内喷洒酒精进行消毒
注意:室内使用酒精时 , 要避免采用喷洒式消毒方式 。 电器表面消毒 , 应先关闭电源 , 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 , 否则可能引起爆燃 。
误区二:使用消毒剂时不进行必要防护
注意: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 , 要注意避开口鼻 , 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 , 防止液体飞溅 。
误区三: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
注意:市售消毒剂应该按照说明书标签进行稀释后使用 , 消毒使用酒精应选用75%的浓度 。
误区四:过度消毒而忽略日常清洁
注意:免洗手消毒液含有杀菌成分(以醇类为主) , 有一定的消毒效果 。 但消毒成分往往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 有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 。 如果有条件 , 尽可能还是用流水洗手 , 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 , 认真清洁指尖、掌心、手腕各个部位 。
误区五: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合使用
注意: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 , 极易产生化学反应 , 可能造成伤害 。 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产生的氯气 , 会刺激并损坏呼吸道 , 当浓度达到3000毫克/立方米时 , 能致人死亡 。 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 , 会产生有毒气体 , 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 。 洗衣液同样不宜与消毒剂混合使用 。
误区六:雨雪天气下开展室外消毒;使用戊二醛进行室外擦拭消毒或进行喷雾空气消毒;在湖水、水塘中 , 投放消毒粉、消毒剂
注意:小区外环境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 , 原则上不需要消毒 。 进出小区车辆的外部 , 也不需要消毒 。
【误区|日常使用消毒剂时该注意些什么? 需要避开哪些误区?】疾控专家提醒 , 当家庭无疑似、确诊病人时 , 居家做好日常清洁即可 , 无需特殊消毒;对于有疑似、确诊病人的家庭 , 必须在家里短期滞留时 , 需要每天对居家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当疑似、确诊病人就医后要对居家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 针对钥匙、手机等个人用品外表面 , 可采用棉球蘸取医用酒精进行擦拭 , 或用消毒湿巾擦拭 。 需要注意的是 , 擦拭手机等电器产品时需要关机并等待仪器完全冷却 , 避免静电等导致起火或爆炸 。
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如何正确消毒?专家表示要抓好三大关键点 。 首先应当保持餐饮外卖的配送箱清洁消毒 , 避免餐食遗撒 , 提倡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 对快递运送车辆的封闭式箱体、闸把、扶手等频繁接触的部位 , 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 作用30分钟后 , 用清水擦拭干净 。 其次需要对电脑键盘、鼠标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 , 每天定期清洁消毒 , 同样可用上述消毒剂擦拭消毒 。 最后 , 要及时清洗个人工作服、保洁用品等 , 并进行定期消毒 。 工作服、拖布和抹布可用有效氯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 然后按常规清洗后晾干存放 。
推荐阅读
- IT|乌克兰官员晒出照片 抨击俄罗斯使用“自杀式”AI无人机
- 流程|苹果与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合作,在值机、登机等流程使用 iPad Pro
- 最新消息|螺霸王否认螺蛳粉使用脚踩酸豆角 将邀请用户访问工厂
- 错误|叠螺式污泥脱水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怎么处理?
- Commons|开源转闭源后,法院判定:分支使用“100%开源”是虚假宣传!
- 旗舰|玩游戏流畅不烫手 拍照好 全能旗舰iQOO9 Pro使用体验
- 信息|掌心宝智慧主机支持各种场景下使用
- 图文|浩辰CAD看图王教你:使用镜像功能可以科学“偷懒”!
- 技术|国内芯片厂商尝试使用国产设备 芯源微涂胶显影产品实现小批量替代
- 退役|微软再次提醒:IE 浏览器将在今年 6 月退役,请使用 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