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喜马拉雅发布《2022睡前场景收听洞察报告》,95后是典型夜猫子

喜马拉雅发布《2022睡前场景收听洞察报告》 , 95后是典型夜猫子
喜马拉雅近日发布《2022睡前场景收听洞察报告》 , 报告洞察现代人如何通过音频找到精神家园 , 在夜晚为情绪画上休止符 。 数据显示 , 2022年喜马拉雅用户睡前平均收听1小时以上 , 年轻用户是睡前收听的主力军 。 喜马拉雅用户睡前伴听场景和方式更加丰富 , 睡前收听内容也丰富多彩 , 故事IP、播客电台、白噪音日趋流行 。
噪音|喜马拉雅发布《2022睡前场景收听洞察报告》,95后是典型夜猫子
文章图片

中国睡眠研究会数据显示 , 目前中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问题 , 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 庞大的失眠消费人群为改善睡眠问题需求 , 催生了睡眠经济 。
2022年 , 喜马拉雅睡前活跃用户收听高峰在21点-23点 。 22点达到睡前收听最高峰 , 10.9%夜猫子零点后至凌晨两点还没睡觉 。 因此报告重点关注夜间21点到次日2点的收听趋势 。 在此背景下 , 喜马拉雅睡前活跃用户每日人均收听时长超过1.27小时 。
睡前场景中 , 喜马拉雅63%收听用户由Z世代、90后和80后组成 。 其中 , 18-35岁年轻人占比41% , 年轻用户已成为睡前收听的主力军 。 而这些庞大的睡前收听人群 , 也构成了中国在线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 。 睡前收听人群中 , 00后是早睡党最爱养生 , 与70后均在23点就进入梦乡 。 年轻人熬夜趋势明显 , 95后是典型夜猫子 , 平均凌晨1点后入睡 。 90后则平均0点入睡 。
随着科技进步和音频收听场景进一步丰富 , 喜马拉雅呈现全场景收听趋势 , 运动伴听、哄睡、助眠成为睡前收听的重要场景 。 用户除了手机之外 , 还会使用多元化设备来睡前伴听 。 目前除手机外 , 有62%用户会选择智能音箱作为睡前伴听设备 。 2021年 , 智能音箱、车载终端和智能穿戴等设备 , 在睡前场景收听量增长同比超过了35.46% 。
在洞察报告中 , 可以发现随着收听场景不断丰富 , 热衷睡前收听的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成都、深圳、西安、沈阳、郑州、苏州登榜睡前收听Top10城市 , 杭州、武汉、石家庄、重庆、济南紧随其后 。 除了一二线的繁忙都市人热衷睡前伴听外 , 喜马拉雅平台睡前收听人群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 并将收听足迹覆盖到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城市 。
报告显示 , 在喜马拉雅平台上 , 有声书是全国各年龄段用户睡前最爱收听的内容 。 而随着用户睡前收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数据显示 , 广播剧、人文景点、悬疑、科幻、国学、影视、播客、故事、白噪音和新闻 , 入围年轻人热衷追捧的内容Top10 , 热度上升趋势明显 。
23点-0点的睡前伴听内容中 , 以优质故事IP为主的有声书、广播剧 , 以及明星电台、人文播客、自然纯音乐成热捧内容 。 《大奉打更人》、《星空下的钢琴曲》、《老娘的老娘 | 小S播客》、《德云社相声精选集(高清伴睡版)》《高智商犯罪|紫金陈》、《人世间|梁晓声》、《白眉大侠 | 单田芳》、《看理想电台》、《大自然沉浸式纯音乐全集》、《日谈公园》在该时段播放热度居高不下 。
【噪音|喜马拉雅发布《2022睡前场景收听洞察报告》,95后是典型夜猫子】而在0点至次日凌晨2点间 , 有10.9%尚未入睡的用户在喜马拉雅寻找伴听内容 。 随着音频技术发展和声音采集方式不断创新 , 白噪音、助眠音乐等成为该时段流行热播内容 。 《雨中漫步|雨声催眠 大自然的声音》、《总有这样的歌只想一个人听》、《夜色钢琴曲》、《50首钢琴摇篮曲》、《8分钟3D冥想》等白噪音、轻音乐专辑成为成年人深夜助眠最受欢迎的音乐内容 。
睡前收听人数最多的主播Top20数据显示 , 优质的睡前伴睡内容离不开喜马拉雅主播的优质供给 。 相声评书主播德云社郭德纲相声VIP、单田芳评书、一种侃侃等相声娱乐类主播 , 耳界、声谷等白噪音主播 , 晚安妈妈、多多罗故事等哄睡主播 , 以及新京报等新闻类主播成为了睡前场景收听人群的耳朵良伴 。
通过睡前闭屏场景 , 喜马拉雅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 为在人们睡前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 以满足人们在睡前“情绪放松 , 入睡轻松”的精神追求 , 让人们在一天中最后的时光也可以过得更有意义 , 为第二天的工作与生活储备充足能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