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人死以后 , 意识还会存在吗?
在量子力学问世以前 ,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由“哲学家”回答 ,
但是量子力学问世以后 , 科学家终于也能鼓起勇气说道:“意识是量子态的 , 生命消亡但意识永存” 。
这个“匪夷所思”的观点最早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马克斯·普朗克”提出 , 并由另一位诺奖得主“罗杰·彭罗斯”发扬光大 。
根据这两位物理学“巨擎”的研究 , 当人类的生物机体“老化”以后 , 人的意识会变为量子态并从大脑“神经元微管结构”中释放出来 。
同时由于量子能量一样遵循守恒原理 , 所以量子态携带的信息并不会完全丢失 , 而是游荡在宇宙时空中变成被神学家口中的“灵魂” 。
不过 , 量子态的意识和大脑微管结构中的意识并不完全相同 , 两者之间虽然有一定的关联 , 却并不能建立对等的“量子联系” 。
其实 , 在量子力学的物理特性刚刚被实验证实的时候 , 科学界就意识到它和“意识”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比如“量子叠加态实验” , 无论多么精密的科学仪器 , 只要人类去“观察”量子 , 它就会从一个“叠加状态”转变为“确定态” 。
这就使得科学界不得不采用“隔山打牛”的办法 , 来观察没有意识干扰的量子状态 。
这也侧面表明了彭罗斯等人“量子意识”的科学性 。
彭罗斯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人的意识转变为量子态以后 , 将会聚集在宇宙的某个地方 , 它们或许会融合成为更大的量子云 , 不过这个概率是非常小的” 。
和彭罗斯持有一样观点的科学家还有很多 , 比如哈佛大学医学系主任“哈莫洛夫·保尔森” 。
他率先发现了人脑中的“微管结构”能够像“量子存储器”一样保存大量“亚原子信息” 。
而且量子相干特征也在神经元微管中找到很多证据 , 这至少表明人类的意识能够与“量子”产生“纠缠关联” 。
如果“意识”永存 , 那是不是代表人类在某种程度上永生呢?
其实并不是 , 根据科学界目前的研究 , 量子态的物质信息很容易被干扰 , 它们之间虽然保持“牢不可破”的能量传递 , 但很快会失去大量的原始信息 , 只保留基本的“意识形态” 。
所以脱离人体的“意识”并不是我们认为的“依然保持理智的状态” , 而是很快成为没有“人格记忆”的原始量子态 。
科学界一般认为 , 宇宙中并不存在“消失的事物” , 所谓“物质不灭”就是这个道理 。
一切物质和能量都是在彼此的转换过程中“相互取代” 。
彭罗斯认为 , 宇宙中看起来消失的物质它的质量和能量将会以“量子状态”重新转换为其他事物 。
人类的意识看起来“没有重量” , 但依然保持基本粒子的能量特性 , 所以它是不会消失的 , 除非我们的宇宙还有一个我们未知的时空 , 专门用来存储宇宙消失的“质量和能量” 。
意识是量子态的观点目前没有得到主流科学界的认同 。
毕竟量子力学作为一门“神奇”的科学 , 以目前我们的技术手段还无法验证这些理论 。
不过科学家大多认同物质世界可以被意识“影响”这一看法 。
我国量子力学奠基人潘建伟院士就曾表示 ,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 意识可以“影响”世界 , 奋斗可以改变结果 , 因为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单元“量子”是不能确定的 , 经典物理学阐述的“宿命论”是站不住脚的 。
【诺奖得主:意识是量子态的,量子力学的物理特性表明意识是不灭的】无论以后科学界对这个理论有什么样的新发现 , 它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 , 通过它我们能够看到曾经一直认为是“玄学”的理论 , 其实在科学上是可以成立的 , 许多现象我们当前的科学解释不了 , 或者说“一知半解” , 但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 , 我们会慢慢揭开它们的真实面目 , 量子力学是如此 , 意识和量子的关系也是如此 。
推荐阅读
-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到底存在着什么矛盾?更高级的理论何时出现?
- 每一个选择就会诞生一个“新我”?平行宇宙很诡异!
- 它性情暴躁,是非洲蛇类的噩梦,带你了解蜜獾的生活世界
- 每天睡觉做梦像是过了几年,现实却只过了几分钟,这是为什么?
- 国外科学家称:可能宇宙之外还有“反宇宙”,在那儿时间可以倒流
- 科学家发现脉一冲星释出巨大物质带 包含大量正物质和反物质
- 彭加木罗布泊失踪事件:他到底去了哪里
- 为什么不挖一个通往地心的大洞——野心背后的疯狂科学
- 声音的秘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