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西藏阿里的中印边境无人区,用20年建一座城市,为何这般操作?

自驾|西藏阿里的中印边境无人区,用20年建一座城市,为何这般操作?

文章图片

自驾|西藏阿里的中印边境无人区,用20年建一座城市,为何这般操作?

文章图片

自驾|西藏阿里的中印边境无人区,用20年建一座城市,为何这般操作?

文章图片

自驾|西藏阿里的中印边境无人区,用20年建一座城市,为何这般操作?

文章图片

【自驾|西藏阿里的中印边境无人区,用20年建一座城市,为何这般操作?】自驾|西藏阿里的中印边境无人区,用20年建一座城市,为何这般操作?

文章图片



西藏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 , 这当相于12个江苏省的面积 , 因为江苏只有10.7万平方公里 。 江苏人口总量2021年有8505.4万 , 可西藏人口总量2021年只有364.8万人 , 分布主要集中于东部的河谷地带 , 即昌都、林芝和中间的拉萨与日喀则 , 其余部分的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

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 , 西藏地不养人 。 改变现状就是选择人宜住的环境 , 兴办产业让人口扎堆 , 特别是与印度交界的边境无人区 , 可以落实人口扎堆兴市 , 建立几座城镇 , 既实现了西藏人口的城镇化 , 又让边境无人区充实了生产的活力 。 这样一来 , 边境军防管控 , 除了中国国防的实力之外 , 背后还有依靠的地方 , 有紧靠的城市才有相应人力和财力 , 紧急状态下随时可以补充军需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对新疆边境的代管 , 置换了边境驻军 , 就是一个可以参照的例子 , 让西藏无人区的边境有城 , 也是为了让边防驻军有邻近的后院 , 有了军民共融的根据地 , 让边境随军家属 , 有了故乡归属感满足的社会大家庭!正是在这个大思路的前提下 , 在西藏阿里无人区的狮泉河 , 20年前就定位成了一座要大力发展小镇 , 如今真的建成为了一座小城市 , 目前聚住人口已经达到了2.5万人!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 , 西藏南还有喜马拉雅山 , 西北大都属于海拨5000米左右的高寒地带 , 其中有大量的戈壁滩 。 高寒地带根本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 地不养人的生态模式 , 主导了西藏地多人少!可这个理由仅仅是针对藏西北而言的 。 但西藏东南部属温带气候 , 又不缺水 , 在相应的河谷地带开山辟地大造良田 , 是可以实现农业自给的;只是西藏与内地有大山阻隔 , 地理相对封闭 , 本地人忌讳“改造自然”的观念固守 , 没有从内地来的移民补充到西藏 , 是无法破局的!


应该承认 , 西藏东南 , 有着充足的水源 , 有着宜居的气候条件 , 为什么没有多少人?还是因为没有农业 , 是大山间隔让交通闭塞 , 无力让人口扎堆发展多元产业 。

距中印边境70公里的狮泉镇 , 辖区面积1042平方公里 , 海拨高度4000多米 。 1964年以前 , 该地属噶尔境内的戈壁荒滩 , 属扎西岗区加木乡境域 。 1999年 , 建狮泉河镇 , 到了2011年末 , 有了行政区划 , 狮泉河镇辖2个社区、1个行政村:森格、藏布、加木 。 到了2020年6月 , 狮泉河镇拓增了1个康乐新居社区 , 现辖森格、藏布和康乐新居3个社区、1个加木村 , 镇人民政府驻藏布社区 。

按照现代城市的拓展规律 , 无地可种时 , 只要该城市有企业扎堆 , 照样可以让该地人口猛增 。 而西藏东南有了宜居的温带气候 , 除了拉萨之外的东南部 , 还有林芝、日喀则、墨脱、昌都等城镇 , 完全可以实现城市化 , 是可以让产业扎堆的 , 向该地进行规模化移民 , 打造几个小深圳也是不成问题的!狮泉河镇20年的兴建拓展 , 充分说明在西藏打造人口城镇化 , 是完全可行的 。

要让西藏有了城市拓展 , 前提是要让大山间隔的藏东南有着彼此相连的交通网;同时 , 还得有藏东南区域对接中国东部的横向大通道!川藏铁路线的建设 , 不正好让西藏未来的城市(移入)移民 , 有了未来的展望?!

到时有了川藏铁路的贯通 , 藏东南一些小城镇就可以迈开城市化的步伐 , 实现本区域人口猛增!狮泉河镇 , 完全可以利用川藏铁路 , 从内地的四川或贵州 , 或其他省内吸收移民 , 让狮泉河镇拓展成为一个新的移民城市!

狮泉河镇的拓展成功 , 意味着川藏线的贯通 , 西藏东南的河谷地带 , 完全可以利用内地的财力和人力西输 , 建立多座类似林芝、日喀则、昌都等城镇化的城镇 , 中印边境可以新增第二个或多个狮泉河式的小城 , 只有西藏有了充足的人 , 藏南的回归才会有填充的后备人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