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并非无限可分,分到最后只是“空”


物质并非无限可分,分到最后只是“空”


文章图片


物质并非无限可分,分到最后只是“空”


文章图片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 原子由质子 , 中子和电子组成 , 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组成 。 1911年卢瑟福用阿尔法粒子轰击很薄的金箔 , 相当于轰击一堆金原子 , 大部分的阿尔法粒子都穿过去了 , 但是有一少部分发生了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 这就说明原子中还有“硬东西” 。

从而发现了原子核 , 大部分穿过少量的偏转或反弹说明原子中大部分是空心的 , 通过计算得知原子核只占整个原子的万分之一大小 , 但是几乎占了整个原子的全部质量 , 并且不同的原子的重量和电荷数也不同 , 进而发现了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 , 那么质子和中子内部又有什么?
【物质并非无限可分,分到最后只是“空”】
和卢瑟福实验类似不过要使用更加高级的“对撞机” , 轰击质子和中子结果发现了“夸克” , 说到对撞机我国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一直反对建造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 , 这也是有原因的 , 1964年物理学家希格斯就提出存在“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所谓的“上帝粒子” , 美国周长10公里的对撞机实验多年都没有找到 , 而欧洲周长26公里花费百亿建造的对撞机(LHC)在2012年“撞”出了它 , 希克斯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
而现实意义是证明了理论物理学家用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东西确实存在而已 , 1964年就计算出应该存在现实中找不到 , 所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莱德曼在他的书中把这个粒子叫作“该死的粒子”(Goddamn粒子) , 但是出版社不敢这么写所以就变成了“上帝粒子(God粒子)” , 所谓盛宴已过也是因为物理学的“标准模型”里所有的粒子都已经被找到 , 上帝粒子是最后一个 。

除此之外人类还不知道的就只有暗物质 , 暗能量和引力的一些问题 , 数学公式中可以计算出暗物质 , 暗能量一定存在并且还有明确的比例 , 但是这靠对撞机也撞不出来这个方法无法验证 , 而关于引力的“弦理论” , “M理论”几十公里的对撞机也无法验证 , 这大概需要一个太阳系那么大的对撞机才有可能行得通 , 所以关于粒子对撞机很有可能建造的意义并不大 。
说回夸克同样的方法高能粒子轰击夸克发现里面竟然是空的 , 什么都没有所以物质不是无限可分 , 到了夸克就没有办法分下去了就只剩下“空” , 那么这个“空”又是什么 , 它只是一团能量 , 所以宇宙不是物质构成的而是由能量组成的 , 并且正是这个希格斯玻色子形成的 。

希格斯“场”把能量聚集起来才有了质量 , 能量就是质量 , 夸克也是一种数学结构具体又分为上夸克 , 下夸克 , 顶夸克 , 底夸克和奇异夸克以及桀夸克 , 这些名字其实也只是为了区分而已 , 叫它数字1数字2都可以 , 但是它都精准符合数学结构 , 上下夸克质量不同数学结构如果稍有偏差整个宇宙或许就不存在了
所以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 也许就是“空” , 就是“能量”也许就是“数学” , 所有的一切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幸运” , 很多个十亿分之一的几率组合才形成了这个宇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