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南极墙”,离地球很近却一直被遮挡,是何方神物?( 二 )



需要注意的是 , 目前我们的探测技术尚且不能直接观察到南极墙内星系的“具体面貌” 。 只能通过汇总各项数据 , 然后观察到南极墙的引力效应 。 不过 , 已经可以将这片巨幕可视化了 , 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
当然 , 科学家如此关注它 , 一是因为它离我们比较近 , 大概在银河系背后5亿光年的地方 , 二是因为它的体型确实非常的庞大 。 可能有人会说这距离还不远?其实从宇宙学的角度来看的话 , 这个距离确实很近了 。


夏威夷大学的塔利博士表示:“南极墙实在是太大 , 相当于一束14亿光年长的光丝反复弯折后塞进了半径为6亿光年的星云里 。 这么小的空间里 , 几乎不可能塞下任何更大的结构 。 ”
除了南极墙以外 , 宇宙中还存在着各种“星系墙” , 它们的结构和庞大程度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 就让我们来看看 , 宇宙中还有哪些“星系墙”或者“星系长城” 。

宇宙中的其他“星系墙”在讨论这些宇宙中的庞然大物之前 , 大家需要先将自己的眼界拔高一点 。 具体来说 , 就是不要觉得太阳系很大 , 甚至将银河系很大这个概念都赶出脑海 。 因为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些大家伙 , 其体型会刷新我们的三观 , 让大家知道什么叫“星系外有星系团 , 星系团外还有星系墙” 。

首先向我们走来的这位代表 , 或者说叫长城 , 是由无数超星系团构成的 。 它的形状也被称作是和中国长城最像的 , 名叫CfA2长城 。 该结构的长度约为5亿光年 , 不过它的精确长度至今依旧是未知数 。 就像科学家观测南极墙受阻一样 , 这一结构也受到各种尘埃和星际气体的影响 , 让人无法确定是否已经将它完全观测到了 。

其次就是史隆长城 , 它是在2003年科学家整理斯隆数字巡天的数据时发现的 。 史隆长城的形状更像我们上文中所提到的“丝状坠连” , 从外形上来看它更像一个巨大的触手或者说拥有无数条触须的水母 。

最后就是目前无法被人们形容的 , 被称为宇宙最大结构的——武仙-北冕座长城 。 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在武仙座和北冕座之间 , 而能够测量到它也很巧合 。 科学家认为这一长城的跨度可能超过了100亿光年 ,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 这是南极墙的7、8倍左右 。

如果我们将银河系放在这座长城之前 , 那么可能就剩下一个小小的光点了 。 总之 , 宇宙中这类大质量结构的出现使得我们对于宇宙“范围”的认知屡屡被刷新 , 且许多的科学家认为这种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可能存在着某种“进阶”机制 。 进阶之后其中的维度可能已经发生了巨变 , 这一情况是人类目前想象不出来的 。

虽然我们目前对这些庞大结构的形成没有办法给出结论 , 但是科学家对其成因还是提出了几种猜想 。 换句话说 , 我们还是相信宇宙的“万物”形成都按照其必然的规律 , 哪怕是大尺度结构也遵从这一定式 。
大尺度结构成因的猜想第一 ,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前文中所提到的暗物质 。 这些暗物质应该是伴随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 , 尽管我们看不见它们 , 但是它们确实是在宇宙中广泛存在着的 。

所以说 , 大尺度结构能够显得这样“固定” , 那么肯定是有所谓的“骨架”限制的 。 举个例子 , 如果说你的身体失去的骨头的存在 , 那么你觉得你会变成什么?星系、星系团或者南极墙这样的结构 , 也是需要骨架支撑才能存在的 。
第二 , 就是“巨引源”的存在 。 这也是一种猜想 , 因为大家都明白 , 星系的聚集需要引力吸引 , 而能够将这样大基数的星系聚集起来 , 证明其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巨大的引力 。 可能是一个大质量黑洞 , 也可能是人类没有发现的其他东西 。

第三 , 科学家认为大尺度结构的形成需要漫长的过程 。 比如说宇宙大爆炸时 , 许多的气体宁宇在了一起形成星系 , 而后来星系之间相互拉扯又形成了星系团 , 星系团在后来的演变中继续“进阶” 。
就像我们打游戏时角色累积经验通关一样 , 大尺度结构也是这样一步步走来的 , 且不能确定它们未来是否还会有扩大的可能 。

总之 , 科学家认为解开宇宙大尺度结构的谜题对于我们探索暗物质和宇宙诞生的历史是很有必要的 , 所以未来针对这一领域会继续研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