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要投放7.5亿只转基因蚊子?需警惕背后的影响( 二 )



实验室中取得的结果是这样产生的后代存活率不到3% , 但光是“纸上谈兵”可不行 , 于是在2009年 , Oxitec投了300万只转基因雄蚊到开曼群岛进行野外试验 , 发现投放转基因雄蚊的11周内 , 当地的埃及伊蚊降低了80% 。 在对巴西市区进行的一项试验中 , 也发现转基因雄蚊将当地伊蚊减少了95% , 效果显著 。

看到这样惊人的效果 , 巴西人坐不住了 , 他们太想要去除蚊虫给它们带来的侵扰 , 太渴望窗外的世界了 。 于是 , 巴西政府出资购买了OX513A , 从2013年开始 , Oxitec每周向巴西东部的雅科比纳市投放约45万只转基因雄蚊 , 并持续投放了27个月 。
这样的结果就是 , 27个月后 , 当地野生蚊子的总数下降了90% 。 这对巴西来说 , 钱花得还算比较值得 。

但第一批转基因雄蚊也有很多缺陷 , 比如它们会让雌蚊后代的“儿女”都不能活 , 转基因雄蚊没办法携带致死基因传给下一代 , 这样的话就需要实验室长期不断的投放更多的转基因雄蚊 , 这样的成本是非常大的 。

所以名为“OX5034” 的第二代转基因雄蚊顶着光环出来了 。 经过改进的它们 , 在与野生雌蚊交配后 , 在将死亡基因遗传给后代的同时 , 会保护雄性幼虫的生命 , 这些存活下来的雄性幼虫又会将致命基因代代相传 , 从而大面积的长期的减少蚊虫的数量 。
转基因雄蚊虽然已经被改进 , 但是也有很多人担心 , 如果转基因蚊子真的被大批量的投放到野外 , 真的不会有问题吗?

实验后果2018年左右 , Oxitec又在巴西雅科比纳市投放了5000万只转基因雄蚊 , 此次试验的蚊虫灭亡率甚至达到了95% 。 但这次 , 人们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了恐怖的一幕 , 他们发现了一种“超级蚊子” , 这种蚊子拥有自动修改遗传基因的能力 , 并且它们的繁殖能力甚至超过了以前的伊蚊 。

这个怪物的诞生使得人心惶惶 , 科学家立即对其进行研究 , 结果发现它们都是转基因雄蚊和其它种类的蚊子交配的后代 。 “超级蚊子”的诞生原因就是基因变异 , 并且这些蚊子抗药性强 , 很难被杀死 , 这让当地的人痛不欲生 。
即使如此 , Oxitec公司依然认为 , 这属于可控范围内 , 并且驳斥这是一些人在捏造谣言 , 随意揣测 。 甚至在2020年8月 , 该公司仅在征得政府同意后 , 不顾当地居民的反对 , 在佛罗里达州释放了7.5亿只转基因雄蚊 , 如此不负责任的做法实在让人愤怒 , 佛罗里达州的人们纷纷上街举牌抗议 , 但显然无济于事 。

更搞笑的是 , Oxitec眼看无法说服所有居民 , 于是将装置放在有围栏的私有财产上 , 并向人们隐藏了具体位置 , 以防止遭到破坏 。
其实 , 人们对这个公司有什么不满 , 他们只是担心这种转基因蚊子的投放会不会造成更多基因变异的“超级蚊子”出现 , 那些变异的蚊子未知的危险实在让人难以预判 。 会不会体积变得跟老鼠一样大?会不会雄蚊也开始吸血?这些对未知的恐惧才是人们抗议投放的根本原因 , 实验背后的影响值得警惕 。

除了隐藏设备 , 实验者更应该做的是 , 提出一项新技术 , 使得转基因可以通过编码实现自我清除 , 这样改造的基因就不会持续存在 , 也就谈不上变异了 。
更为安全的实验其实消灭蚊虫的实验各国都有在尝试 , 我国奚志勇团队就提出了更为安全的根治蚊虫灾害的方法——让雄蚊绝育 。
该团队主张通过辐射将雄蚊绝育 , 以及让其感染一种叫多种沃尔巴克氏体的共生菌 , 这种雄蚊不是不能进行交配 , 而是在和野外雌蚊交配后会致其无法怀孕 。 并且 , 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 , 这样的话 , 跟这种绝育型雄蚊进行交配过后的雌蚊就无法再继续进行繁殖 。

况且 , 雌蚊原本是为了孕育幼虫而去叮咬其他生物获取营养 , 那么那些无法怀孕的雌蚊 , 也许就会减少或者不去对其他生物造成侵扰 。 这样看来 , 这可真是绝佳的处理方法 。 为了验证猜想 , 该团队在田野间释放了几百万只这种雄蚊 , 两年后 , 野外种群几乎全灭 。
这样几乎完美的理论和成效显著的结果 , 最后不负众望地赢得了多个国家的认可 。 德国、巴西、新加坡和以色列等国家都采取了奚志勇团队的这种灭蚊技术 , 效果显著 。

在进行与人类日常生活相关的各项科学实验中 , 实验者们应当尽可能地考虑实验全面进行的后果 , 牢牢控制实验的每一个环节 。 将实验可能出现的变量因素一一列出并研究解决办法 , 不要将人类当成检验未成熟的实验结果的小白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