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抱得美人归,有些动物,不要命地走进了演化的死胡同( 二 )


但我们通过观察动物的演化和发展 , 确实能够证明这一猜想的可能性 。

  • 孔雀为爱展颜
我们最熟知的孔雀 , 为了能够抱得美人归 , 并顺利地将自己的基因延续 , 就演化出了一尾华丽的尾羽 , 并且还能在求偶时 , 会直立枕冠 , 吸引雌性 。

动物园的游客经常会看见几只雄孔雀纷纷开屏 , 围着一只雌孔雀转悠 。
时不时地抖动自己的尾羽 , 迈着费力的舞步向雌孔雀展示自己的美丽 。
在这期间 , 这几只雄孔雀还会进行格斗 , 以展示自己的力量 。
虽然雄孔雀通过展示自己能够拖动沉重的尾羽的力量 , 以及自己尾羽的华丽 , 能够向雌孔雀证明自己的优质 。

但是既然我们会说它走向演化的死胡同 , 就说明这样的尾羽也给它的生存和演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
对生存在野外的孔雀来说 , 沉重的尾羽给雄孔雀的飞行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 要拖动这长达两米的尾羽 , 会耗费雄孔雀很大的能量 , 这让它们很难飞高、飞远 。
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 , 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动物时 , 往往很难逃脱 。

而其为了吸引雌性而展开的尾羽 , 可以说是相当华丽 , 而且其色彩还具有十分高的饱和度和明亮度 。
也就是说 , 十里之外 , 你都能看到这样一只开屏的孔雀 。
这样一来 , 能够被吸引而来的就不只是雌孔雀了 , 还有那些饥肠辘辘的 , 准备的猎食动物 。
【为抱得美人归,有些动物,不要命地走进了演化的死胡同】
雄孔雀为了雌性演化而来的漂亮尾羽 , 虽然能够使其基因得到发展 , 但同时它们自己的生存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
在自然界中 , 为了生存本就需要适当的隐藏 , 这样一来反而将自己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
  • 狼蛛刀口舔血
而另一种动物 , 和孔雀相比更是过犹不及 。
这种动物就是狼蛛 , 它在自然界捕杀猎物的行为能够与狼媲美 , 在它的背上还长有狼毫一样的毛 , 这也是其名字的由来 。

它们的猎杀能力主要得益于其强悍的毒性 , 体型较大的狼蛛甚至可以直接毒死一只麻雀 。
而为了能够更好地避免鸟类的抓捕 , 以及更轻易地捕捉其他动物 , 狼蛛练就了一身厉害的伪装术 。
尽管身上有黑色条纹 , 但其整体棕色的外表依然能够和枯叶融为一体 。

其实它们求爱的方式和孔雀有些相似 , 雄孔雀为爱展示美貌 , 而雄狼蛛则为爱卸掉伪装 , 一般来说 , 雄狼蛛在伪装时基本上都是一动不动 , 且处于暗中观察的状态 。
但是一旦它们要向雌性求偶时 , 就会为了吸引它们跳一支“精妙绝伦的舞蹈” 。
其实就是以一种特殊的运动轨迹挥舞自己的条纹触手 。

这样一来它就会面临和雄孔雀一样的危险 , 不过比雄孔雀更可悲的是 , 雄狼蛛还需要避免自己被雌狼蛛吞掉的可能 。
  • 螳螂为爱献身
要说在交配中被雌性吃掉的动物 , 那还是要数螳螂最广为人知 。
在早期的实验中 , 我们会看到两只螳螂在交配结束后 , 雌性通常都会毫不犹豫地将雄性吃掉 。
这样看来雄性为了证明自己对雌性的爱 , 以及为了自己的后代可以说是直接英勇献身了 。

不过需要多说一点的是 , 并不是每一只雄性螳螂在交配时都会被雌性吃掉 。
在1984年的实验中 , 科学家就发现 , 雄性螳螂会在两种情况下不被吃掉 。
一是在求偶时 , 对雌性进行一场“爱的求婚” , 这样雌性就会减少对雄性的厌恶 , 二是在雌性处于饱腹的状态 , 就不需要将雄性作为自己的食物 。
但是自杀式求爱与繁衍的行为在自然界并不少见 , 像鲑鱼 , 宽足袋鼩 , 蝎子等 。

要么就是被雌性吃掉 , 要么就是精尽而亡 。
可以说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后代延续下去 , 这些动物都不同程度地走向了演化的死胡同 。
其他走向演化死胡同的动物除了那些为了吸引雌性 , 获得更大繁衍可能的动物外 , 还有很多动物会在演化过程中 , 为了让自己与后代更加适应现在的环境 , 对基因进行的变异遗传 。

但有些时候这些基因变异会往好的方面发展 , 但在没有把握好度的情况下 , 这些变异也会适得其反 , 让很多动物的演化走向死胡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