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草乌、附子 乌头类有毒吗?有哪些毒副作用与不良表现

【中毒表现实例】1.中毒及死亡:乌头类药物中毒660例,男408例,女252例 。年龄7~82岁 。
药物品种及服法为:生(嚼)草乌,煮草乌,油煎草乌,草乌酒;生雪上一支蒿,煮一支蒿,一支蒿酒;草乌、川乌、一支茜酒;煮附片,附片酒等 。
近半数在服药半小时内发病 。
首发症状为:唇舌麻木、四肢麻木、呕吐、恶心、头晕、眼花、全身麻胀、腹痛、心窝不适、腹泻、肢软、流涎等 。
主要体征有:意识障碍(烦躁、谵妄、嗜睡、淡漠、昏迷),心律不齐,心音低钝,血压降低(0~<10.7千帕),脉搏减慢、加快或消失呼吸加快,体温升高或不升,瞳孔缩小或散大等 。
治疗:高锰酸钾液洗胃,硫酸镁导泻,输液;静脉推注或肌注阿托品,总用量5.5~368毫克,根据病情灵活掌握,以消除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症状为准,最好达到阿托品化此外,根据病情,短期应用呼吸兴奋剂、升压药物,静滴氢化考的松、化钾部分病例并用利多卡因或奎尼丁,利多卡因总量一般规定为20分钟不超过250毫克,1小时不超过500毫克 。有1例在65分钟内连续注人900毫克,共用3000毫克,未见不良反应 。还有少数病例应用能量合剂、甘露醇或低分子右旋醣酐 。
治愈645例,死亡15例,多死于严重心律紊乱,且似与利多卡因使用不及时或用量不足有关 。
2.中毒性休克:女,67岁 。因坐骨神经痛将草乌粉,晚间用黄酒60毫升冲服0.3克,瞬即唇舌发麻,继而遍及四肢及全身,站立不稳,心悸,气闷,难以睁眼;约10分钟后,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多次,语言障碍;继而昏厥,神志不清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不整,叹息样呼吸,血压测不出,心音低弱,呈二联律,40次/分予洗胃;吸氧;静注654-2、地塞米松、阿拉明、多巴胺、乳酸钠等1小时后,血压20/12.5千帕;2小时后排尿 。继用能量合剂及中药生姜、甘草各15克,银花18克,煎服 。次日症状消失,转为窦性心律,痊愈出院63.中毒反应:男16例,女4例 。其中1例煮食搜山虎,1例用酒吞服生落地金钱,其余服食川乌、附子等生服者在服后10分钟发病,其余在15~30分钟发病 。以阿托品为主治疗,平均2.5天治愈
4.中毒反应:1例急性乌头中毒伴严重心律紊乱,用25%葡萄糖20毫升加入万年青总甙2毫升(每毫升含强心甙2.2毫克)配合维生素B6静注,40分钟后血压回升,心电图复常 。后以白密、生甘草各30克煎服2天 。1月后随访正常
5.中毒反应:1例服落地金钱中毒,入院9小时共用阿托品121毫克,7小时共用利多卡因900毫克,仍神志不清,呼吸深快脉搏扪不到,血压测不到,心音听不清,继而无尿心电图多次检查均为扭转型室速 。先予静注5%碳酸氢钠200毫升吸氧,同时使用间羟胺升压,并选用130瓦秒电击复律,后心电图示波转为窦性心律 。室性期前收缩及室性心动过速均消失
6.中毒引起心性脑缺氧综合征:1例52岁男性 。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服120克乌头煎剂,出现中毒症状并多次发生心性脑缺氧综合征,依靠利多卡因(共用1500毫克)、溴苄胺(350毫克)普鲁卡因酰胺(1000毫克)以及联用其他药物抢救成功
7.中毒引起心性脑缺氧综合征:1例38岁男性因腰痛,将有附片10克的中药煎煮3小时后,连渣服下1小时后出现乌头类药中毒症状 。入院8小时内,发生心性脑缺氧综合征12次,用阿托品等治愈 。
此例附子剂量及煎煮时间均合宜,其中毒原因是:①所用附片为云南腾冲所产,较四川附片毒性大18倍;②连渣服下增大毒性8.中毒性心律紊乱:男,21岁 。吞服干附子粗粉(附子根1.4克、茎1克),30分钟开始口唇麻木,渐致行走困难,口唇指甲紫绀,四肢逆冷,冷汗,流涎,频繁呕吐,神志模糊,呼吸困难诉全身蚁走感及麻木感 。监护仪连续记录心电图:服附子后4小时为窦性心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多源性室性早搏6小时后为多源性室性二联律;12小时后为窦性心律 。经急救、洗胃并对症处理,恢复正常此例服用附子的剂量不大,关键在于生物未经制煮,并可能有过敏因素参与所致 。
9.毒性反应:女,30岁 。因下肢关节痛处方用附子15克(先煎1小时),牛膝30克,当归12克,干姜、甘草各9克,麻黄6克煎服后30分钟左右,出现头晕,头痛,口、唇舌、肢端发麻,渐致恶心烦热,心跳气短,呼吸急迫,面色苍白,出冷汗进而抽搐、流、昏迷 。舌淡苔薄,脉象细弱 。诊断:附子中毒 。投绿豆汤约800~1000毫升,6小时后症状缓解
此例附子(先煎)伍用干姜、甘草,处方实属规范 。其发生中毒症状,主要与配伍麻黄有关 。日本花村训充曾报道附子与麻黄合用中毒,在报道34例附子、乌头中毒者中,现有6例是与麻黄配伍有关 。此6例中选择4例,将麻黄去掉,继续服用原剂量的附子,未发生中毒症状;同此4例,再服用原剂量麻黄而去掉附子,亦未发生中毒 。
足以说明是附子与麻黄配伍的毒性反应但《伤寒论》有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未示警戒,临床值得注意 。
10.接触性药疹:男,59岁因患肩周炎伴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用10%头提取物直流电导入治疗,每日次当第2次治疗时,引起全身瘙痒难忍,治疗部位及全身出现红色皮疹,四肢密布粟米大小红色丘疹 。予扑尔敏、葡萄糖酸钙等治疗,1周后皮疹消退J 。
11.接触性药疹:男,32岁 。因“胃寒痛”用制附子、干姜各约1克,捣糊敷脐,当晚脐部发痒,翌日加剧,脐窝及周围皮肤形成直径约4厘米的圆形潮红区,表面布满红色丘疹予局部涂炉甘石洗剂,3日后皮疹完全消退 。以后用附子、干姜分别在两大腿内侧作斑贴试验,于附子一侧皮肤微红、痒感 。此例应属过敏反应
【按】乌头类药物引起接触性皮炎,临床表现为皮肤红、肿、丘疹、水疱或大疱等,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和灼热感 。接触性皮炎一般可分为原发刺激和过敏反应两种,以过敏反应多见 。
【鸟头类中毒的临床表现】中毒后症状多在10~30分钟发生,开始为口腔、舌头灼热、发麻,继而四肢末梢蚁走感和麻刺感,渐向躯干扩延 。很快出现头晕,无力,动作不灵活,视力模糊,言语困难,胸闷,心慌,气短,呕吐,昏倒,甚至昏迷检查有血压降低,心律不齐,心音微弱;腱反射迟钝,瞳孔散大或缩小;严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
【乌头类中毒的治疗】先予1:5000高锰酸钾液洗胃,硫酸镁导泻并输液、吸氧 。针对乌头类毒物对副交感神经及心肌的作用机理,治疗原则是:①提高窦房结的兴奋性,间接抑制异位节律;②直接作用于心肌抑制心脏的自身节律性,降低心肌的应激性 。
阿托品是比较有效的对抗剂 。阿托品可直接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大剂量阿托品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对中枢抑制者有效 。且可以对抗头碱对迷走神经的强烈兴奋而有利于恢复窦房结的统治地位,从而消除低位的异位搏动 。同时,大剂量阿托品亦可直接延长心肌的不应期抑制和消除异位兴奋灶的影响应用阿托品最好达到“阿托品化”(心率增快、瞳孔扩大、口干、面部潮红等)其剂量和总量大小应因人而异,以免发生严重毒副反应如猩红热样皮疹、意识障碍、抽搐、高热、厥冷等)但乌头类中毒病人一般对阿托品有较大的耐受对顽固的严重心律紊乱单用阿托品无效者,应及时改用或加用利多卡因该药能降低心室异位起搏点的律性和心肌应激性,对各种室性心律乱为有效的首选药物 。但那些顽固的严重心律失常,利多卡因的常用治疗剂量每难以控制,可能是此类中毒病人对利多卡因有较大的耐受性 。因此,在严密观察下,利多卡因用量可偏大一些,以利尽快纠正心律紊乱,但要密切观察利多卡因引起的毒副反应(如嗜睡、视力和听觉障碍、感觉异常、呼吸困难等) 。
激素和能量合剂、利尿剂也有一定帮助电击转复心律亦安全有效 。最好是在心电图监测下,依其心律失常的性质,选择用药 。
洋地黄类有害无利,因其有与乌头碱相似的兴奋迷走神经及促进异位搏动的作用,故不宜使用 。
乌头类中毒伴有低血压者,以大剂量阿托品为宜,并适当扩充血容量升压药宜及早而短暂使用 。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心跳骤停改善微循环,导尿,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也是抢救成功的必要措施 。
下面介绍中医药对鸟头类中毒的治疗方法,但应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宜 。
何红、罗恒进在介绍2例急性重症乌头中毒抢救成功的报告中,除上述常规治疗外提出针对患者的休克和心律失常静注参麦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加硫酸镁静滴,取得很好疗效 。人参、麦冬配伍后不仅益气养阴之力增强,而且回阳之力更佳 。实验研究也证明,人参能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有升高血压,改善微循环及抗过敏的作用;麦冬能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所以参麦注射液有一定的抗休克作用 。此外,多年临床实践证实参麦注射液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尤其是加用硫酸镁后效果更为突出研究证明,镁是一种天然的钙拮抗剂,其对心脏的直接作用是延长窦房结恢复时间,减慢心率,延长房室结传导、功能不应期及有效不应期时间,但不增宽QRS波,因此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本草纲目》云:“中鸟头、巴豆毒,甘草人腹即定 。”《食疗本草》
云:“黑豆煮食之,杀乌头、附子毒 。”
邱友文报道1例28岁女性,服含有生川30克的中药汤剂1/3量后,剧烈腹痛,阵发挛急,四肢失去感觉 。用白蜜120克对凉开水调服,15分钟后好转,续服至500克,次日诸症悉平 。宋一亭7用绿豆、甘草煎汤加陈醋,解救1例乌头碱中毒成功(按:可用绿豆100克、生甘草15克) 。盛燮荪用生姜、甘草各15克,银花18克,煎服,抢救乌头中毒成功(按:生姜可用100克) 。
【讨论】1.毛茛科乌头属植物我国有40多种其块根为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产于四川者称川侧根分大小称为附子、侧子、漏兰子 。野生者称草鸟 。雪上一支高亦为毛茛科头属,别名短柄乌头、铁棒椎 。草乌还包括落地金钱和搜山虎,搜山虎又名血乌、僧鞋菊另经检测新疆雪莲花也含有鸟头碱乌头属植物含有乌头碱(Aconitine),能溶于水和乙醇,毒性极大,口服0.2毫克即为中毒剂量,3~4毫克可以致死乌头汁古称射罔,用以涂弓矢作战或狩猎,中矢者毙命乌头碱的毒性作用为:①对迷走神经有强烈的兴奋作用;②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③对周围神经先兴奋(如舌、唇、肢端乃至全身发麻等表现早期出现)后麻痹 。乌头碱能提高迷走神经张力,使窦房结及房室结被抑制,失去对心脏有效的控制 。尚有对心肌直接的毒性刺激作用,使心肌的代谢和兴奋发生改变,导致起搏异常、传导障碍和各种异位节律继而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和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 。
2.临床头类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的特点是多样易变,以频发室早最常见,且为多源性,并易形成二联律及阵发性室速扭转型室速,甚至发展为室颤 。乌头类中毒主要的致死原因为严重心律失常与呼吸麻痹 。
3.乌头类药物中毒的血压下降,不仅是由于乌头碱对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而且与其对迷走神经的强烈兴奋及心律紊乱有关乌头类对瞳孔的作用是先缩小后扩大,医者所见的瞳孔改变,与病人就诊时间迟早有关 。
4.乌头类药很早就应用于临床,在《伤寒杂病论》中用生附子的有8个处方,均与干姜配伍 。生姜能制乌头类药毒性用乌头的有3方,均与白蜜配伍,亦值得参考 。
《本草经集注》云:“俗方每用附子,须甘草人参生姜相配者,正制其毒故也 。”《本草纲目》云:“中鸟头、豆毒,甘草人腹即定 。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酸,能与乌头碱结合成难溶的复盐,降低其毒性,并在体内逐渐分解而起作用,可避免机体因短时间内吸收过量生物碱而引起强烈反应 。但附子与甘草制成注射剂时,反而使毒性增加815.乌头类药的中毒,不仅与剂量有关,而其关键在于是否煮透高温久煮可使其毒性降低,煎煮时间长短与毒性强弱成反比乌头类药经水煎煮后,可水解其乙酰基、苯甲酰基而成为乌头原碱,毒性可减低为1/2000~1/4000;而其强心成分去甲基乌头碱棍掌碱不因久煮而失效,甚至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强心作用也加强,此点值得重视 。
6.乌头类药中毒还与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及配伍有关 。饮酒也能增强其毒性,因酒中乙醇对乌头碱的溶解度较大,且能促进鸟头碱的吸收 。
【附录】1.女,50岁 。因右桡骨茎突腱鞘炎肿痛,用生川乌、生°
草乌、生天南星、生白附子、细辛各10克,羊踯根、羌活各15克桂枝30克,加水2000毫升,煎至1300毫升,蒸气熏头面,相距30厘米左右,持续约20分钟 。熏后半小时,感头晕胸闷、乏力、恶心,呕吐1次为食物 。症状持续一夜未解 。次日,服绿豆粥数碗即病情好转,第3天自愈
【川乌、草乌、附子 乌头类有毒吗?有哪些毒副作用与不良表现】2.有小鼠动物实验研究,以炮附子配伍木通3:1的混煎醇沉剂,其生物碱含量较附子单煎明显下降故木通可制约附子的毒性,其减毒效应可能与附子配木通后引起的化学变化有关3但应注意木通本身的毒性反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