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月球陨落》:差评!除了特效只剩下炒冷饭了】
曾几何时 , 罗兰.艾默里奇还是好莱坞灾难片的质量保证 , 由他导演的作品 , 无论《独立日》《后天》 , 还是《2012》 , 虽然一直不被影评人认可 , 但在普通观众群体中却有着相当好的口碑 , 可自从《独立日2》开始 , 艾导的水平就开始出现明显下滑 , 曾经引以为傲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都消失不见 , 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止的重复和乱煽情带来的各种尴尬 。
以往艾导的作品 , 不管品质如何 , 至少叙事过程简单明了 , 经常是少许铺垫后就直接进入正题 , 能够满足一般路人对电影的基本需求 。
作为商业娱乐片 , 其定位和属性就决定它首先要服务好观众 , 让他们能够在电影院中迅速获得感官层面的刺激 , 可《月球陨落》连这种最基本的要求都没有达到 , 电影前半段的各种描述和人物介绍简直让人昏昏欲睡 , 迟迟无法进入正题 , 其带来的最直观后果就是不好看 。
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 , 电影各种罔顾观众智商的行为 , 让整个观影过程彻底沦为一场灾难 。
一、铺天盖地的逻辑硬伤
虽说娱乐片不必过分追求故事的严谨和逻辑的顺畅 , 但像本片这样硬伤满天飞的情况也并不多见 。
首先 , 作为一次危机全球的天灾 , 本片的视角却非常窄 , 基本就是围绕着美国NASA以及美国政府的几次简单行动 , 对其他国家的描述或简单、或只字不提 , 由于中国资本的加入 , 我国在这次行动中还发挥了少许作用 , 但更多还是停留在背景板般的存在 。
为突出主角团队 , 本片基本放弃了其他人的努力 , 在月球即将坠落地球这种事关全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件面前 , 这样的处理方式显然没有说服力 。 所以 , 即使布莱恩、乔以及KC三人组拼尽所有去拯救世界 , 却由于整个执行过程的降维打击 , 致使其行动根本无法撑起电影如此庞大的主题 。
将《后天》那种小范围的营救生搬硬套到本片显然不合时宜 , 观众看完后非但不会觉得主角团队如何伟大 , 而只会认为编剧为制造危机故意降低其他人的智商 。
其次 , 人物决断太过感情用事 。 中美文化的差异 , 导致电影中很多人的抉择无法让国人认同 , 例如女主角乔.富勒的前夫相信她一定可以拯救地球 , 于是全然不顾大局要挟美国军方不准发射核弹 , 将全人类的希望寄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信任 , 这是用几十亿条生命去做赌注 , 显得太不可思议 , 更离谱的是 , 美国军方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 默认此种豪赌 , 则把其他人想的太过简单 。
还有桑尼提出要去寻找已经失联的汤姆 , 在自己装备及能力都达不到救人水平的情况下冒险去布满危机的地方 , 这本身就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 , 后续发展也确实如此 , 如果不是因为主角光环附体 , 桑尼会把米歇尔也拖下水 , 可能导演比较认同那种热血式的冲动 , 但当灾难真正来临时 , 这种价值导向会害惨一批人 。
第三 , 无视科学规律 。 电影中充斥着各种天文计算和轨道预测 , 显得非常专业 , 但其实深究就能发现全是唬人 。 例如影片有一段情节展现航天飞机发射基地遭受海啸重创 , 其他工作人员全部转移 , 只留下主角三人组还在坚持起飞 。 为突出千钧一发的紧张感 , 在海水已经将航天飞机淹没的情况下 , 仍然设计航天飞机冲破海浪飞向天空 , 让人看完大跌眼镜 。
推荐阅读
- 20亿只转基因蚊子即将释放,地点就在美国,超30名医生发起请愿
- 原神基础的元素反应你真的了解吗?
- 雪鸮这种动物有多厉害,你了解多少?
- 中国被形容“开了挂”的一年 你看到了吗?
- 南科大揭示Mott相变临界现象的产生由粘弹性复杂力学行为引起
- 古代没有卫星,怎么绘制地图?一个天才提出了解决方案
- 在生物学中,量子处理器可以用作评估基本过程的预测工具
- 原理解释学和表现的多重性
- 通常,二维简并电子气形成在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之间的原子平坦界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