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一无二的古建筑:永定土楼的历史介绍
#mui-player img {max-width: 100%;}说起土楼顾名思义,就是用一定比例的土和和沙子搅拌而成的混合土在加上木料做成的构架建成的房子 。由此可以看出他独特的艺术气息,那么大家知道土楼最早是在哪里出现的吗?不知道的话那么小编就偷偷的告诉你们把,就是在永定,他位于湖雷镇下寨村,在哪里有着福建最早的土楼,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
永定土楼,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 。永定,是纯客家县,是福建拥有最多的土楼的县,总共23000多座 。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 。
土楼分方形,圆形,五角形,八角形,日字形,回字形,吊脚楼等多种内型 。永定区共有着名的圆楼360座,方楼10000多座 。其中最着名的的土楼有-福建土楼王-承启楼,土楼王子-振成楼,土楼公主-振福楼 。其中,承启楼是福建土楼当中建筑规模最大的,2010年进入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楼纪录 。
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着名大迁徙相关 。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 。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 。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 。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 。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 。
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客家是汉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族祖是中原人,因战乱和灾害曾有五次较大规模的南迁历史 。一部分辗转到了福建,形成客家民系 。
【独一无二的古建筑:永定土楼的历史介绍】永定客家土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建筑风格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模式和内涵 。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 。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异、高大雄伟的方圆土楼,以自然村落为单位,错落有致、和谐协调地与蓝天大地、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组合成气势磅礴、壮丽非凡的土楼群体,形成让人“消魂夺魄”的奇特景观 。
推荐阅读
- 花果山风景区在哪里,花果山有什么好玩的
-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什么,清华大学校训的由来
- 值得一去!天津市区好玩的景点
- 煎服不当会导致中药的不良反应吗
- 中药西药合用会导致中药的不良反应吗
- 配伍失宜会导致中药的不良反应吗
- 长期用药会导致中药的不良反应吗
- 用量过大会导致中药的不良反应吗
- 年龄性别不同会导致中药的不良反应吗
- 炮制不当会导致中药的不良反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