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播出后也没办法保护他们 , 任由「次生灾害」蔓延 。
这也是节目第二个备受诟病的地方——
不少小孩子因言行被节目放大 , 被网友嘲笑 , 留下心理阴影 。
比如第七季里 , 和伯父相依为命的小姑娘 。
由于伯父瘫痪在床 , 于是炒菜做饭等工作落到了这个9岁小女孩身上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 她几乎是整个村子里小孩子中最能干和懂事的 。
然而等到节目播出后 , 她却被全网嘲讽娇气 , 矫情 , 没有公主命得了公主病 。
回到家乡后也因此被同学孤立 , 嘲笑 , 导致情绪问题极其严重 , 险些抑郁 。
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当时节目组请哥哥来帮受伤的女孩洗脚 , 小女孩提出不想用香皂了 , 让哥哥帮忙换成沐浴露搓一下 。
可能大家看到这里 , 会觉得就这?
但就是这样一件如今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 , 在当时被无限放大后 , 成为评判小女孩人格的「证据」 。
甚至对她的羞辱及后续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
同样的例子 , 还有很多 , 并且大家发现了一个规律——
同一期节目 , 大部分的非议都集中在了农村少年身上 , 而不是因「不良」而被家长送来变形的城市少年 。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奇怪的现象?
那是由于变形计往往在挑选农村少年时 , 以品学兼优、家庭贫困为标准 , 这些「好孩子」十分符合大众对农村少年淳朴 , 善良 , 好学 , 向上的刻板想象 。
老师曝光的节目组选人:男孩成绩优秀 , 阳光开朗 , 表达能力强 , 表现力也很不错 , 与人交际能力也不错 , 身世可怜 。
而想象的越完美 , 代表着打破它的阈值也就越低 。
一旦他们在节目中表现出一丁点的贪玩、或享受的样子 , 就很容易被扣上「变坏」的帽子——
赖床是变懒了 , 花钱买零食是变馋了 , 不主动帮城市父母干家务是没良心 , 认为城市生活好一点叫忘本 , 稍微流露出不开心就是骄纵 。
在大家拿圣人的要求去衡量农村少年时 , 几乎忽略他们本身也是有孩子天性的 。
况且 , 这些对少年们的非议与压力 , 不仅仅是观众不理智的「锅」 , 也是节目设置导致的必然结果 。
不过 , 哪怕在当年争议颇多的情况下 , 也有人称这是场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社会观察类节目 。
或许行为有争议 , 出发点却是好的 , 没有上纲上线的必要 。
谁知道 , 15年开始 , 陆续有媒体及当年参加过的小孩曝光内幕 。
才令大家发现 , 原来所谓的「社会观察」 , 有剧本 。
首先 , 人为塑造「城市少年的疯狂」 。
参加过《变形计》 , 后来成为演员的李宏毅在一次直播里说 , 节目要求使劲闹 , 摔坏东西也不用赔偿 。
同样的说辞 , 陆续在其他参加过的少年那里得到证实 , 还有人在采访中说——
节目组鼓励他去破坏 , 假如不配合就威胁他们 , 要将他们留在小山沟里 。
甚至 , 在节目结束后 , 工作人员想请他去嫖娼 。
还有老师证实 , 节目组曾要求他们去挑衅 , 刺激城市少年 , 目的就是让他们发飙 , 做一些过激行为 。
其次 , 是给农村少年挖坑 , 故意展示出他们去城市后的骄纵 。
比如前面的「洗脚」事件 , 不止网络上骂小女孩公主病 , 就连《变形计》节目组出版的书籍里也做了如下描述——
来到城市后 , 她的改变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 她居然变得娇气了!她不仅对年长的孩子颐指气使 , 还让他给自己洗脚 。
实际上 , 那天分明是节目组提醒男孩 , 他才会大老远跑去 。
节目将女孩塑造成了骄纵的模样 , 导致她的伯父还要拖着病体 , 费心在某平台上替侄女「正名」 。
最后 , 节目又被爆料出制造「困难」与「冲突」搞噱头 。
比如 , 之前《变形计》中火过的「社会我丽姐」 。
她因在节目中暴走、爆哭 , 将城市哥哥搞崩溃而出名 。
后来哥哥解释 , 其实她在山路上情绪崩溃 , 爆哭不止是有原因的——
节目组为效果 , 将原本的校车开走 , 导致丽姐只能硬生生走两个小时回家 。
一路上 , 摄影师还要围着跟拍 , 最终导致9岁的丽姐情绪爆发 。
不止如此 , 哥哥还爆料 , 明明是导演拿出零食让他吃 , 然而节目播出后 , 却剪辑成了他偷吃零食 。
推荐阅读
- 45岁男子冒充富豪,同时交往7个年轻女孩,还让她们住同一栋楼
- 蔡甸街道姚家林村、独山村和马家渡村拆迁进度。
- 相亲时消费740元,相亲女孩转账520元要求AA,男子:我们不合适
- 别让 「girls help girls」成为最大的骗局
- 女孩独自淋雨,令人怜惜,网友:忘了他吧,我种番薯养你
- 案例:女孩拍艳照发男友卖钱?床照一应俱全,男友:一张100算便宜!
- 新中国成立后最大女毒枭:马秀琴
- 杭州男子饮料中混入“艳浪”迷奸女孩,美女主播:不知自己被侵犯
- 买茶叶时店老板都会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