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 有的人 , 不顾实际情况 , 让酒脱离本该有的作用 , 使其承载本不属于他的角色 。 对待这些人 , 法律早已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 , 以下几种劝酒行为明令禁止:第一种是强迫性劝酒;第二种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第三种是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第四种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 。
第一种情况中 , 强迫性劝酒包括多种类型 , 比如用“不喝酒谈不成生意”“不喝酒就绝交”等类似语言刺激对方喝酒 , 再比如 , 在对方已喝醉、意识状态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 , 仍劝其喝酒 。 这些行为都是侵权行为 。
而第二种情况中 ,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是指 , 已经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喝酒 , 或者对方强调过患有高血压、心脏病、酒精过敏等 。 知道对方不适宜喝酒 , 仍死劝硬逼 , 是侵权违法行为 。 此外 , 同饮者、劝酒者有责任将醉酒人安全护送 , 并且劝阻喝酒者不要醉驾 。
再看回江西抚州女子的事件 , 如果说 , 女子是同他人一起喝酒 , 但他人却没有将其安全护送 , 那么女子醉后出现任何人事、财产上的问题 , 同饮的人都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
虽然“一醉解千愁” , 但酒也酿出了不少车祸、人命 。 以酒解愁 , 也只是逃避现实的做法 , 问题不会因醉一宿而自行解决 , 不过是麻痹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