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本忠院士:“团结就是力量,聚集才能发光!”( 二 )



“最享受的事情是与学生们讨论他们在实验室里发现的新东西”

唐本忠院士在回忆往事时说道:当我还是一个孩童时 , 我就非常喜欢读书 。 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 , 当我跨进学校门槛 , 第一次拿到小学课本时 , 是怎样地陶醉于从那些方块字里幽然飘出的油墨馨香!然而不幸的是 , 上学后不久 , 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 , 中国的教育和出版系统均遭受重创 。 在这种情况下 , 对于一个生活在穷困小镇的孩子来说 , 想要多读几本书简直比登天还难 。 我那时抓到一本书就读 , 有些书甚至会翻来覆去读上十来遍 , 因为很难找到第二本替代品 。 在家乡做临时工时 , 发现当地供销社废品回收站是个好地方 , 因为我可以从站里的旧书回收箱里翻出各种各样的书籍杂志 。 那些书虽然破旧残缺 , 但却可解读书之渴、填精神之虚 。 文革结束后 , 我有幸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接受“正规”教育 。 本科学习期间 , 我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 , 充分享受阅读和学习的美好时光 。 我如饥似渴地学习 , 几乎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例如 , 我能准确无误地记住《有机化学》课本里的所有化学反应 , 包括这些反应的每一个细节 , 如温度、溶剂、时间、压力、产率等 。 对学习的热爱为我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及之后的学术生涯进一步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 , 拓展了我的兴趣爱好 。 现在 , 除了阅读和学习 , 我更享受写作和创造 。 学习是打基础 , 而创造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筑新楼 。 探索如登山 , 我们可以一路欣赏攀登途中的无尽美景 。 如今 , 我最享受的事情是与学生们讨论他们在实验室里发现的新东西 。 我深感荣幸 , 能有机会带领一批优秀学生 , 通过我们的研究去发现新东西、创造新知识!

唐本忠中国科学院院士港中大(深圳)理工学院院长冠名校长讲座教授
教育背景:
博士(京都大学)硕士(京都大学)学士(华南理工大学)研究领域:
材料科学 , 高分子化学 , 生物医学诊疗等;唐教授是聚集诱导发光原创性科学概念的提出者和该领域研究的引领者 。 唐本忠教授于1982年和1988年分别在华南理工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 于1989年至199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了博士后研究并于Neos公司任高级研究员 。 1994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 2008年晋升为讲席教授 。 2021年 , 唐教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任理工学院院长 。 唐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 唐教授已发表科学论文1700余篇 , 他引十三万余次 , h指数163 。 自2014年至今 , 唐教授连续入选化学和材料科学双领域高被引用科学家 。 唐教授获得多项荣誉及奖励 , 如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2017)、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裘槎高级研究成就奖(2007)等 。 唐教授现任Wiley出版社发行的Aggregate杂志的主编 。 2021年11月 , 为表彰唐教授在纳米结构材料领域的开创性研究 , 第七届Nano Today Conference为其颁发2021 Nano Today Award 。 国内全球学者库网站于2022年1月5日公布了“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 , 唐本忠教授位居全球第38名 , 以化学学科上榜 , H指数150 , 论文数2001 。资料来源:
国家科学评论、知识分子、华南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ACS Publications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