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渔十年:会因为鱼太多导致水中食物不够?鱼会再次进化吗?


长江禁渔十年:会因为鱼太多导致水中食物不够?鱼会再次进化吗?


文章图片


长江禁渔十年:会因为鱼太多导致水中食物不够?鱼会再次进化吗?


文章图片


长江禁渔十年:会因为鱼太多导致水中食物不够?鱼会再次进化吗?


文章图片


长江禁渔十年:会因为鱼太多导致水中食物不够?鱼会再次进化吗?


文章图片


长江禁渔十年:会因为鱼太多导致水中食物不够?鱼会再次进化吗?


文章图片


长江禁渔十年:会因为鱼太多导致水中食物不够?鱼会再次进化吗?


文章图片


长江禁渔十年:会因为鱼太多导致水中食物不够?鱼会再次进化吗?


文章图片


长江禁渔十年:会因为鱼太多导致水中食物不够?鱼会再次进化吗?


文章图片


2020年农业部一则通告的发布 , 让23万渔民失去了工作 , 而且他们还说 , 这个决定可能会导致鱼类的再次进化 。 渔民们为何会失去工作?这样的观点又因何被提出呢?

都知道香飘飘奶茶可以绕地球一圈的广告吧 , 其实按照地球的直径来算 , 我国长江也可以包裹住半个地球 。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的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 , 全长6397千米 , 跨越了11个省级行政区 , 其不管是流域面积、水流量还是其流经区域 , 都注定了长江水中有许多鱼类生活 。

沿江地区的人们也利用江中这些鱼儿发家致富 , 走上人生巅峰 。 但长期的过度捕捞让长江流域中的许多鱼类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 , 虽然国家设置了每年三四个月的禁渔期 , 但并没有多大的改善 。 看这些渔民这么不省心 , 于是农业部一跺脚 , 下达了禁渔十年的决定 。
这可让渔民们坐不住了 , 抱怨的抱怨、抵制的抵制、转行的转行 , 最后甚至提出 , 十年禁渔会导致水里面鱼太多 , 它们没有足够的食物生存 , 这可能使得鱼类再次进化 。

【长江禁渔十年:会因为鱼太多导致水中食物不够?鱼会再次进化吗?】禁渔的原因和过程
长江作为我国的母亲河 , 一直以来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尽心尽力” , 能给的都给了 , 除了水资源其流域内的鱼儿们也为渔民们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 但人类每年数以万吨的捕鱼量远远超过了鱼儿们的繁殖速度 , 于是长江流域的渔民们陷入了无鱼可捕 , 越捕越穷的境地 。
长江整个水系中的鱼类大概有350种 , 其中淡水鱼占到了90%以上 , 渔业资源非常丰富 , 但人类的过度捕捞和不文明的捕捞方式使得一些鱼类濒临或已经灭绝 , 许多鱼类的数量大幅减少 , 体型也越来越小 , 这样的状况越来越严峻 。

农业部为了改善局面 , 于2002年起规定长江流域分段分期设置禁渔期 。
禁渔期一般设置在该地区温度比较高的时候 , 因为这时期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水底藻类和蕨类生物的繁殖 , 能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 , 而且多数鱼类的产卵期也是在温度较高的时期 , 禁止在这个时期捕捞 , 能保护鱼类顺利生产和繁殖 , 能将禁渔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

由于长江流域流经的范围和区域实在太大太长 , 其鱼类和水底生物的生长期也略有不同 , 于是农业部才将其分为多个阶段分开实施 。
十多年过去 , 禁渔期究竟有效果吗?
数据显示:仅长江江苏段存活的鱼类 , 就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61种锐减到110种左右 。
曾经在长江流域中四处可见的江豚在2018年时也只剩了1000头左右 。 从2003年至今 , 人们也没有再发现过白鲟 , 直到2019年9月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根据评估结果得出长江白鲟灭绝 。

不仅如此 , 长江流域中的中华鲟、刀鱼、中华绒螯蟹都面临着消失的局面 , 白鳍豚在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之后又在11年后被认定是极危等级 , 尚未灭绝 。
物种的消失绝不是小事 , 自然生态中所有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生态链中 , 环环相扣 , 即使某一个物种的消失暂时没有影响到人类自身 , 但如果任何物种消失 , 长时间下去 , 人类本身也必会受到反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