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冰下1千米发现巨型陨坑,5800万年前夺去大量生命


北极冰下1千米发现巨型陨坑,5800万年前夺去大量生命


文章图片




当时这里是热带雨林 。

格陵兰岛西北角的哈瓦沙陨坑深埋在冰川下 。 哥本哈根大学
5800万年前一颗直径1.5千米的小行星坠落在今天位于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 , 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陨石坑 。 5800万年过去了 , 随着气候的变化 , 这个陨石坑被逐渐深埋在了大约1千米的冰川下 。
有意思的是小行星撞击点5800万年前气候温暖湿润 , 覆盖着生机盎然的热带雨林 , 与今天的冰天雪地截然不同 。
直径1.5千米的小行星不小了 。 撞击引发了强烈的地震和森林大火 , 但到目前为止没有迹象表明那次撞击给当时的气候带来全球性影响 。
这个埋在冰下的陨石坑名叫“哈瓦沙(Hiawatha)”陨坑 , 位于格陵兰岛西北角 。 科学家最初在2018年用机载雷达探测仪发现了它 。 但是因为陨坑位于体量巨大的冰川下 , 其形成时间一直没有办法直接测定 。
幸运的是陨坑靠近冰川的边界 。 在距离陨坑边缘只有5千米的地方 , 有一条源自冰川底部的融水河 , 河水将许多沉积物从冰川底部带出 。 通过分析混杂在溪水中的沙粒和卵石 , 科学家发现这些物质曾在突然出现的高温下发生过熔解 , 并有经受过强烈冲击的迹象 。
在对50个沙粒样本中的放射性同位素钾40和氩40含量进行了分析之后 , 科学家发现这些沙粒和卵石经受撞击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大约5800万年前的古新世晚期 。
在距今大约13000年前 , 出现过一次全球性降温 , 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 。 哈瓦沙陨坑如果形成于5800万年前 , 则意味着它与新仙女木事件并无关联 。 13000万年前的那次降温事件至今仍未有合理的解释 。
深海沉积物岩芯的分析结果也显示 , 哈瓦沙撞击事件并没有使全球气候发生震荡 。 但它毁灭了当时格陵兰岛上的大量动植物 , 引发了一次大约8至9级的地震 , 并导致大片森林被付之一炬 。 在冰川下发现的碳可以证明这一点 。
研究人员称 , 哈瓦沙事件只是一次中等规模的撞击事件 。 当时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直径只有可引发全球性灾难小行星直径的大约15% 。 这般大小的小行星击中地球的概率大约是每100万至200万年一次 , 且有75%的概率落入海中 。

【北极冰下1千米发现巨型陨坑,5800万年前夺去大量生命】锆石晶体就像是一枚小小的时间胶囊 , 记录了地球历史上发生过的许多事件 。 通过分析锆石晶体 , 科学家计算出了哈瓦沙撞击事件发生的年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