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点燃液化气!爆燃瞬间,他以为自己已经牺牲了


嫌疑人点燃液化气!爆燃瞬间,他以为自己已经牺牲了


文章图片


嫌疑人点燃液化气!爆燃瞬间,他以为自己已经牺牲了


文章图片


嫌疑人点燃液化气!爆燃瞬间,他以为自己已经牺牲了


文章图片


嫌疑人点燃液化气!爆燃瞬间,他以为自己已经牺牲了


文章图片


嫌疑人点燃液化气!爆燃瞬间,他以为自己已经牺牲了


文章图片


嫌疑人点燃液化气!爆燃瞬间,他以为自己已经牺牲了



编者按他浑身披火 , 却仍紧紧抓住嫌疑人 , 用血肉之躯阻止即将发生的爆炸;他在监狱工作15年 , 却在监区度过14个春节 , 两个孩子出生时都不在身边;她察疑析微、拨开迷雾 , 开创了全国“零口供”内幕交易案定罪先河;从警37年 , 他因长期超负荷工作 , 牺牲在工作一线 , 他说 , “当公安 , 就要准备好站着进来、躺着出去”;让服刑人员掌握一技之长 , 刑释后能够自食其力 , 是他作为监狱民警21年来一直努力的目标……他们 , 在自己的岗位上 , 将感动带给世人 , 共同构筑起一道巍峨挺拔的精神坐标 , 汇聚成烛照公平正义的光芒 , 穿过岁月 , 直抵人心 。
2022年1月25日 , 中央政法委印发通知 , 评选出潘东升等200名同志为“双百政法英模” 。 今天 , 长安君带您走进他们的故事——
“在浴火的一瞬间 , 我认为自己已经牺牲了”“你们进来 , 我要把你们都炸死!”
并不宽敞的阳台上 , 几名特警突击队员刚出现不久 , 就被犯罪嫌疑人吕某发现了 。 吕某情绪很激动 , 立刻打开了液化气罐 。
当时站在最前面的特警名叫张劼 , 现任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 。 回忆起那天的情形 , 他仍然心有余悸 。

2016年1月的一个下午 , 已经下班回家的张劼接到命令:本市某小区住户吕某在家中准备了若干液化气罐和汽油桶 , 扬言要引爆居民楼 。
到达现场后 , 他和特警队员们发现 , 吕某从屋内用宽约15cm的压花钢条将门窗全部封死了 , 并在墙上用膨胀螺丝钉固定 。
【嫌疑人点燃液化气!爆燃瞬间,他以为自己已经牺牲了】只能破门进去!
“我有类似的处置经历 , 门破开后让我第一个进去 , 我迅速控制住嫌疑人 , 大家配合 。 ”门板破拆并不顺利 , 只砸开一个30公分的口 。 更加糟糕的事 , 吕某已经发现了他们 。
情况紧急不等人 , 张劼丝毫没有犹豫 , 弯腰掰开一根挡人的钢条 , 缩身钻入随时可能爆炸的屋内 。
就在他冲进去的那一刻 , 吕某将危险物点燃 , 火苗迅速燃烧了起来 。
“点着了 , 快躲避!”说时迟 , 那时快 , 张劼奋力将正在打开液化气罐的吕某扑倒在地 。
“嘭”的一声巨响 , 爆燃发生了!
张劼和紧随其后进入的队员被灼热的气浪掀倒 , 屋内顿时一片火海 , 他浑身被火点着 , 却忍着剧痛 , 死死控住嫌疑人 , 以防其进一步作出过激的行为 。
张劼被抬出来时 , 战友已经认不出他的模样 。
由于泄漏的汽油和液化气爆燃 , 他面部及全身30%面积深二度烧伤 , 经6次手术才脱离生命危险 。 他的手臂、背部留下大片的伤疤 。 5年来 , 他先后经历23次大手术和6次激光治疗 。
“在浴火的一瞬间 , 我真的认为自己已经牺牲了 。 ”提起当时的生死一瞬间 , 他说自己很幸运 。

参加公安工作以来 , 他一直战斗在反恐处突第一线 。 他说 , “我是特警 , 该上的时候就应该第一个上 。 ”
“我能不能活着出去都不知道 , 管我干嘛?”“我能不能活着出去都不知道 , 管我干嘛?”
这是一个特殊的分监区 , 里面关押着136名结核病犯 。 他们大多数性情孤僻、意志消沉、敏感易怒 。 有的甚至自杀自残 , 抗拒改造 。 他们早已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 。
正在巡监的张文博 , 是这里的新任指导员 。
改造 , 必须从心入手!
接下来3个多月的时间 , 张文博天天守在监舍 , 逐一找犯人谈话 , 讲法律、聊亲情 , 普及结核病科学防治知识 。 将他们反映的问题用本子一条条地记下来 , 然后再一件件地帮助解决 , 真正做到不嫌弃 , 不抛弃 , 不放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