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西南这个宝藏地,低调太久了!|中国自驾地理

贵州|大西南这个宝藏地,低调太久了!|中国自驾地理

文章图片

贵州|大西南这个宝藏地,低调太久了!|中国自驾地理

文章图片

贵州|大西南这个宝藏地,低调太久了!|中国自驾地理

文章图片

贵州|大西南这个宝藏地,低调太久了!|中国自驾地理

文章图片

贵州|大西南这个宝藏地,低调太久了!|中国自驾地理

文章图片

贵州|大西南这个宝藏地,低调太久了!|中国自驾地理

文章图片

贵州|大西南这个宝藏地,低调太久了!|中国自驾地理

文章图片

贵州|大西南这个宝藏地,低调太久了!|中国自驾地理

开门见山是每个贵州人最真实的写照 。
92.5%以上的土地都是山地和丘陵 , “山地省”、“公园省”、“喀斯特王国”、“生态博物馆”各种头衔加身 , 雄山奇岭遍布全境 , 可谓一步一景 , 步移景异 。

乌蒙大草原 , 摄影@图虫创意(请横屏观看)
北部大娄山 , 东北部武陵山 , 西北部乌蒙山 , 西南部老王山和中部苗岭 , 五大山脉重峦叠嶂 , 绵延无迹 , 构筑起贵州高原的主骨架 。
而跌宕起伏的“万山”之间是随处而生的“千水” , 乌江、南盘江、北盘江、清水江、赤水河等或壮美或婉约的数百条溪流 。

贵州地理示意图 , 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把这片高原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同时 , 也糅合出了最壮观的喀斯特地貌大观园 。
溶洞、天坑、地下河、峰林、石丛、瀑布等多种形态的地下及地表喀斯特景观蜚声中外 。

英西峰林 , 摄影@VIP读者·大雄
贵州 , 从来都不缺美丽的风景 , 除了异彩纷呈的自然风光 , 众所周知 , 这里还是民族万花筒 , 美国CNN称之为“中国被价值低估的绝美圣地” 。
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这个拥有奇特地貌和壮美瀑布的省份都静默于西南 , 是云贵川夹在中间的“小透明” , 是旅游资源的大省 , 名气却不如两位邻居 。

郎德苗寨 , 摄影@郑铁
只因有太多的偏见 , 让人习惯性地看低 。
穷山恶水、交通闭塞 , “天无三日晴 , 地无三尺平 , 人无三分银” , 甚至连耳熟能详的成语夜郎自大、黔驴技穷都在“抹黑”人们对贵州的认知 。

(贵州屋脊乌蒙山的最高峰韭菜坪 , 每年9月 , 盛放全国唯一的高山紫色花海 , 摄影@图虫创意)
事实上 , “穷小子”早就从2012年国发2号文件出台以来 , 这“黄金十年”间奋起直追 , 逆袭成了“新贵” , 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贵州奇迹”!
如今的贵州年度GDP增速领跑全国 , 是中国西部唯一“县县通高速”的省 , 是创造数十项世界第一的桥梁博物馆 。

北盘江大桥 , 摄影@图虫创意
是全国大数据的中心选址 , 苹果、微软、英特尔、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百度、京东等国内外顶尖企业以及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的数据中心都建在了贵州 。
科技感十足的“中国天眼”徜徉在贵州的群山怀抱中 , 聆听来自宇宙星辰的声音……
贵州 , 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既国际范儿 , 又高端范儿 。

中国天眼全景 , 摄影@新华社记者·欧东衢
“开了窍”的贵州似乎总能化短板为优势 。
既然连绵的大山阻隔了所有可能 , 那就换种打开方式吧 。 2万多座桥梁把千山万壑变成“高速平原” , 通江达海 , 谁见了不感叹一句“基建狂魔”?

镇远古镇 , 供图@镇远旅游局
既然贵州没有五岳名山 , 那就转变赛道吧 , 山地+体育的旅游方式 , 打造一个山地户外运动天堂 。
蹦极、滑翔、攀岩、登山、徒步丛林、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汽车越野、探洞、潜水…… , 在贵州 , 上天下水入洞 , 有一万种户外运动等你来挑战 。
今年年初 , 新国发2号文件发布 , 时隔十年 , 再次聚焦贵州 , 贵州文旅再一次迎来机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