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一锤定音:氢燃料电池车尚在示范应用阶段

【汽车|一锤定音:氢燃料电池车尚在示范应用阶段】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 , 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 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 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经报请国务院同意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编制印发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
汽车|一锤定音:氢燃料电池车尚在示范应用阶段
文章图片

《规划》提出要有序推进交通领域示范应用 。 要立足本地氢能供应能力、产业环境和市场空间等基础条件 , 结合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特点 , 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 , 有序拓展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客、货汽车市场应用空间 , 逐步建立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的互补发展模式 。 积极探索燃料电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领域的应用 , 推动大型氢能航空器研发 , 不断提升交通领域氢能应用市场规模 。
示范应用重点在商用车领域根据《规划》 , “十四五”乃至之后一段时间 , 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重点集中在中重型货车等商用车领域 , 而非乘用车领域 。
《规划》提出 , 到2025年 , 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 , 也就是每年新增1万多辆 。
汽车|一锤定音:氢燃料电池车尚在示范应用阶段
文章图片

据相关统计 , 2021年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1.6万辆 , 中国占比约10% 。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 , 2021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1777辆和1586辆 , 同比增加48.2%和34.7% 。 从2015年至2021年 , 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产量和销量分别是9237辆和8938辆 , 不足万辆 。
国内产销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 主要是商用车 , 包括中重型卡车和大巴车 。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堪称全球最大的一次燃料电池汽车示范 。 总计投入1000多辆燃料电池汽车为北京冬奥会服务 , 背后是30多个加氢站在支持 。
汽车|一锤定音:氢燃料电池车尚在示范应用阶段
文章图片

这些车型包括氢燃料电池大巴、氢燃料电池小轿车、氢燃料电池特种车等 。 福田汽车提供了515辆氢燃料大客车 ,宇通汽车提供了185辆氢燃料大客车 , 吉利星际提供了80辆氢燃料城市客车 , 丰田汽车提供了107辆氢燃料中巴车和140辆第二代MIRAI小轿车(纯进口) 。
氢燃料乘用车不具备推广条件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 , 科技部和北京市组织了一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 , 投入运行了3辆氢燃料电池汽车 , 并建成了国内首座车用加氢站 。 奥运会结束后 , 本人试驾了一款大众汽车的氢燃料电池车 , 由于技术不成熟 , 这辆车启动和加速都有滞后感 , 反应也不灵敏 。 另外 , 加注的氢气是用天然气转变而来的 。
汽车|一锤定音:氢燃料电池车尚在示范应用阶段
文章图片

2008年2月 , 在韩国首尔附近的现代汽车龙仁试车场 , 本人试驾了现代汽车研发的第二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 。 这款车注满氢仅需5分钟 , 续航里程达609公里 。 NEXO是一款两厢轿车 , 技术很成熟 , 反应很灵敏 , 提速也很快 。 驾驶起来很轻松 , 噪音很小 , 和试驾过的其他品牌电动车没有什么两样 。
过去几年 , 丰田汽车开发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 在日本市场很受欢迎 。 此次北京冬奥会投入使用的140辆氢燃料电池小轿车MIRAI , 就是在日本生产的 。 作为全球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 MIRAI自2014年亮相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 。 此次为北京冬奥会服务的丰田Mirai已经是第二代车型 。 据了解 , 2022款Mirai国外售价50525美元起价 。
汽车|一锤定音:氢燃料电池车尚在示范应用阶段
文章图片

一汽、东风、上汽、长城等国内汽车厂家都在从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研发 , 并推出一批样车 。 长城汽车作为中国汽车品牌中唯一国际氢能委员会成员 , 建立起氢燃料研发中心 , 打造出氢动力XEV项目平台 , 并计划2022年推出第一款全新氢燃料汽车 。
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 , 加氢站不足 , 目前国内市场在售车型尚无氢燃料电池乘用车 。
2019年8月召开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 ,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一级巡视员宋秋玲就指出 , 由于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技术尚未突破 ,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 标准法规缺失 , 氢气作为能源管理的体系尚未建立等原因 , 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条件 。 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是互补、共存 , 而不是替代关系 。
汽车|一锤定音:氢燃料电池车尚在示范应用阶段
文章图片

两年多过去 , 宋秋玲的这一结论仍不过时 。
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认为 ,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比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约滞后10年 , 目前仍处于产品导入期 , 正在进入应用成本快速下降的成长期 。 预计今后10年燃料电池成本将大幅下降、性能稳定提升 。 他同时指出 , 氢能全产业链技术复杂度和中外竞争激烈性不容小觑 , 必须众志成城、攻坚克难 。 在产业统筹布局、应用场景拓展创新等方面 , 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 避免急功近利、盲目投入 。 (完)

    推荐阅读